小学食育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已不是以往简单的吃饱转变成享受美食,健康美食,本课程就是通过中外饮食文化、历史的学习,以及健康有益的饮食习惯培养,提高学生对美食修养的提高。因此我就本学食育课程做如下实施方案。
二、课程内容
所谓“食育”,即是指通过饮食教育及饮食相关过程进行的各方面教育,养成对食物营养的正确判断能力,通过健全的饮食生活达到健康的目的;通过饮食相关过程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人性,促进儿童少年的营养健康及德、智、美、劳等全面发展。在实践中,这种颇为有趣的“食育”,很易被儿童所接受,故在家庭和教育机构中得以迅速推广。
根据课程纲要,美食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初级阶段:
1)、理论知识:从学生日常实际的饮食为切入点,学习了解日常食品的基本营养、讲解基本的营养均衡饮食。
2)、实操技能:介绍学生日常食品的快捷简单制作方法。美食文化
(学生运用日常的瓜果、豆类、奶等实际搭配制作美味营养的早餐或者新鲜果汁等)
2、中级阶段:
1)、理论知识:第一部分:通过中西方美食历史、体现中国悠久的美食历史
第二部分:通过介绍中国美食文化、导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美食菜系
第三部分:介绍中国大江南北的民间名小吃以及渊源历史和发源地。
2)、实操技能: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拼盘基本技能和彩搭配
(学生使用蔬菜、瓜果等基本材料进行实际搭配制作操作 )
3、高级阶段:
1)、理论知识:通过实例讲解,了解日常饮食的健康美食与不良饮食对人身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
2)、实操技能:学生制定健康美食菜单,实际说明各自美食菜单的特点
4、课程重点:
1)、学习中国悠久的美食文化和历史。
2)、了解并掌握简单的美食制作
5、课程难点
1)、运用所学知识制定科学营养美食食谱
2)、能够清晰的说明中外美食的特点和渊源
6、课程实施方法:分别以日常饮食和中国美食两个主线,使学生了解科学健康饮食,以及中国悠久的美食文化和历史
三、课程建议
通过理论常识的学习,推动科学健康的美食氛围。通过亲手实际动手制作美味饮品、形形拼盘、以及制定个人健康美味食谱等基础应用上,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健康美食的生活习惯,并能够做到对家人和周围人的饮食进行基本的评论。
1)食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
让“食育”进入生活课堂。当“吃得饱”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如何使孩子吃得科学、吃出健康、吃得开心、吃出品位、吃出习惯、吃出学问,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孩子,单纯的说教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课堂真刀实的实操,在体验中渗透食育的理念,才会为孩子身体健康、卫生习惯、学习兴趣奠定良好的基础。
2)食育和环境创设认知相结合
环境创设不仅仅只是用于校园美化和欣赏,更重要的是创设环境是否带给孩子们教育功能,是否带给他们食育认知的作用。如果我们将食育蕴含在孩子天真烂漫的环境体验活动之中,其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我们可以利用墙角旮旯、绿地树下开辟种植活动区。如每年的植树节和农作物种植季节,我们可以带领孩子种一些时令的蔬菜,让他们通过随时的观察、浇灌、除草、施肥等亲身体验活动,感知了解平时吃的蔬菜来自于哪里,知道健康绿食品的生长过程。另外通过让孩子亲手栽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使其了解一些蔬菜的生长环境、营养成份及对身体的益处。然后在蔬果成熟后,和小伙伴、老师一起采摘亲临其境的劳动,大家共同体验丰收的喜悦及采摘的乐趣。再把采摘回来的一部分蔬果经过精心加工做成各种食品,孩子们吃着嘴里是香喷喷、甜滋滋的,别提心里有多高兴啊!
我们还可以在室外走廊、墙角做一些盆载吊挂植物,可以一起做种子发芽的实验、记录、绘画等,让他们从记录种植的过程中感知植物生长的规律,加深对健康、营养食品的了解,并在参与食品制作、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增进对健康、营养食品的认识和情感,从而克服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3)食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相结合
我国历史悠久,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饮食文化必须从幼儿阶段抓起。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国家的各地小吃及历史民俗文化,提高孩子们的饮食兴趣,每
逢民族节日家园积极配合,利用家长大等资源,让他们走进课堂,共同实施传统食育文化的主题活动。如:开展以节日等为主题的亲子活动课程,通过了解食品的加工的全过程,进一步了解食物的来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