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3篇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下面是分享的《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3篇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以供参阅。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1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
    2、 熟读《两小儿辩日》;
    3、 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学习资料: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盘盂(yú) 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沧凉(cāng) 决(jué)
    2、 解释下列划线字:
    孔子东游(向东) 辩斗(争辩)
    问其故(原因) 去人近(距离)
    探汤(热水) 多知(通智,智慧)
    不能决(判断)
    3、 说出下列两组一词多义的含义:
    ① 一儿以日初出远(认为)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②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
    孰为汝多知乎(认为)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译句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
    ② 孰为汝多知乎? 译句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教学过程
    一、课文内容把握。
    这篇短文写两个小孩儿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本文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争辩,然后摆出两小儿的不同看法,继而提出两小儿所持看法的依据,最后写孔子不能作出判断而受到讥笑。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
    二、问题探究。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
    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3、“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
    “笑”是讥笑,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是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若从下文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
    4、 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⑴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赞扬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⑵ 孔子不能决也。
    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5、 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
    ① 从两小儿的辩斗的角度:看问题要透过表象看实质,要发扬勇于探索大自然、探求真理的精神。
    ② 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拓展迁移。
    庄子欲刺虎
    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
    ①选自《史记.张仪列传》。②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③馆竖(shù)子:旅馆的童仆。④须:等待。
    1.解释加有下划线的词:
    (1) 庄子欲刺虎(想要)
    (2) 馆竖子止之曰(劝阻)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3) 两虎方且食牛(吃)
    (4) 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名声)
    (5) 两虎果斗(果然)
    (6) 一举果有双虎之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