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学校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明日之学校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明日之学校读后感 篇1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他在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在这三个领域均有不凡的建树,实际上,杜威认为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者是直接关联的,在他指导下,创设了芝加哥实验学校,这成了他践行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实验室。《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实际上是一本文集,收录了六方面的内容: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教育中的道德原理、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明日之学校。
“以具有社会用途的事物为媒介的教育,无论对智力以及道德发展都是必要的。儿童越是密切地或直接地从社会环境中学习,他所获得的知识就越是真实和有效。”正是秉持这样一种观念,杜威倡导“从做中学”。他和他的女儿伊夫林为我们详细记述了20世纪初在美国进步教育
运动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新型学校所进行的教育革新实验。实际上,他是在勾勒一副理想的“明日之学校”的蓝图,这就是之所以他描述的是“今日之学校”而称它为“明日之学校”的原因。
在杜威看来,在“明日之学校”里的儿童是通过“从做中学”而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经验的,他明确提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杜威所说的“从做中学”指的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地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它涉及各种用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只要它们包括为了达到目的的有意识或深思熟虑的努力……它们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搜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因此,杜威的“做”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和科学探究等方面,而且,他在教学实践中更重视手工活动。他要求在课堂中为儿童准备具有充分活动的地方和适合儿童活动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要在学校里设实验室、工厂、园地等,让儿童在制作的活动中学习。他在《明日之学校》中说,学校的工作是以对学生有内在意义和价值的活动为中心的,这些活动中的大多数还是儿童自己首先发起的,儿童从这些活动中学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获得不同的学科本身——算数、几何、语言、植物学等等——就是各种各样的经验”。在对美国印第
安纳波利斯第45公立学校进行介绍时,杜威也指出:“这所学校的工作几乎都是以对学生有内在意义和价值的活动为中心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所学校的儿童是‘从做中学’的。反思我们当今的学前教育,虽然“从做中学”的观念我们都接受了,但真正做起来却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时,我们着急于孩子们的“从做中学”,迫不及待地告诉孩子们答案,有时,我们又限于条件,无法提供满足孩子们“从左中学”的各种操作材料。尽管这样,我相信只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是“从做中学”,我们还是可以为改变现状做点什么的。
全书最后归结到了“民主的教育”这个问题上。杜威认为,在最近150年间发生了改变人类生活和思维习惯的两大变化,一个是民主观念的发展要求教育上相应的变革;另一个是通过科学发明带来的变化,也必须在课堂中得到反映。把公立学校划分开来,结果表明一部分学校追求传统的过多的书本教育;另一部分为应付从事手工劳动的人进行过多的“实际”教育,这是与民主精神完全不相容的社会宿命论的计划。杜威的结论是,以机会均等为理想的民主教育,把学习和社会应用、观点和实践、工作和对于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的认识,从一开始并且始终如一地结合在一起。在这里,杜威再次表现出了他的教育理论中的主要东西是社会改良主义。
1915年,杜威和他的女儿写下了不朽的教育篇章《明日之学校》。杜威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思想是人类教育的宝贵财富,它能够给今天的教育改革带来最直接的启示。
明日之学校读后感 篇2
看到《明日之学校》这本书,给人一种希望;看了书之后,又有一种不着边际之感。
《明日之学校》是杜威1915年的著作,时至今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时近百年,杜威这本著作的价值仍未被中国社会真正重视,更不要说发现可行的实践方法。中国高喊教育改革,高喊减压减负,高喊课程改革,这些已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而实际情况是:中国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读书越来越辛苦,辛苦到父母都不舍得的地步。在现在的中国,还只能看到“明日之学校”的海市蜃楼,不着边际。
杜威在“教育即自然发展”一章中的一个观点,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力量。那就是:把作为一个儿童用得着的东西交给儿童,而不应该只是拿成人所积累的知识即与儿童的生长迫切需要毫不相关的东西强加给儿童。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归结到本质,学习是为了生存,达到一个再高些的层次就是为了生活,
如此而已。当中国的孩子是辛苦的。中国当今的教育真是在不惜一切代价迎合一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从还是母亲肚里的一滩血团开始,中国的儿童就已经在接受胎教了。对于胎教我不置可否,听一些古典音乐和胎教故事,这些不会增加大人和肚里的负担,即使无益那也无害。一旦进入小学,中国的孩子就被宣判了12年有期徒刑,直到进入大学才获得解脱。在12年服役过程中,中国孩子被要求强制学习的内容果真有必要学吗?
当今学校教育似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每每遇到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影响孩子命运的考试,媒体总是不舍放弃新闻报道的机会。孩子的家长也竞相参与到孩子的大战中,“家校通”时刻联系着家长和学校。但是,这些人的关注无法给我们孩子的学习条件带来根本的转变。当我们的孩子在受教育的漩涡里痛苦挣扎时,这些人只能做到像围观众般里三层外三层的越积越多,时而发出一两声无奈的心疼的叹息。中国教育渴望受到更多学者专家、政府机构的关注。但愿明日之学校早日成为今日之学校。
明日之学校读后感 篇3
这一段时间,我认真读了《明日之学校》这本书,书中的内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令我受益匪浅。《明日之学校》一书不是一本教育学,它只是对课堂工作的一种描述,并从理论
方面作些说明。尽管这样,我在本书中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哲学的印记。因为实际上本书所描述的是“今日之学校”,称它为“明日之学校”,意味着在杜威看来,它们是代表新学校未来的共同的趋势。而在文中的几个观点让我得到很大的启发。
一、应当给学生什么
学习本质上是跟人的生长即“自然发展”一致的一件事情,是人性的一部分。因此应该研究儿童在生长中需要什么,从而给他们什么,根据与生俱来的能力培养他们,而不应该根据成人所积累的知识,把它们强加给儿童,因为其中不少可能跟儿童的成长毫不相关。人们总是想一个成年的完美人应该掌握什么,然后把这些东西灌输给儿童,却不问儿童需要什么,能够学习什么。比如很多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读名唐诗宋词,学习外语,奥数,音乐。我们为什么硬要他们学习一生也许用不着的东西,而忽略了他们目前需要的东西呢?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等到需要用的时候再去学,岂不是太晚?但在书中杜威根据他的经验和书中的案例表明了他的看法:就像成年人不会去学他不适合不感兴趣的东西一样,把不适合儿童的东西强加给他们,效果也是很差的。正如杜威所说:误用时间比虚掷光阴浪费更大,教育不当的儿童比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儿童离美德更远。这句话对我这样一个从事教育的教师来说有很大的提醒意义。
二、学习过程中的“自由”
在书中阐述的几所学校里,学生都拥有了高度的“自由”。如在同学之间自由组合在教室里完成感兴趣的手工,教室中没有座椅,可以随意坐在地板上听老师讲课。这在传统观念而言,这种自由是不被允许的,学生在老师讲课时应该安静地端坐在课桌旁,在得到老师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发言。杜威批评了这样的观点,课堂上的过分的纪律反而是对学生的束缚,所以每次被解除束缚,就会爆发出喧哗和躁动。他认为,当儿童需要时,就应该给他活动和伸展躯体的自由,并且经常能够提供真正动手练习的机会。这样他就不会过于激动兴奋继而喧哗吵闹,在无人监督的状况下也能自己做正事。有时候不需要过分抓课堂纪律,应该给予学生必要的自由,通过培养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进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纪律也有保证。
以上两点是我读完这本书的一点点感想体会,还是有许多不成熟之处。《明日之学校》的确是一本有启发意义的好书,可以反复阅读,总能到新的启发和观点。其中的观点新颖,即使对于今天的中国的学校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杜威说,没有一种教育是进步的,除非它在不断取得进步。所以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学习、掌握、
运用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具备职业道德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多读一些教育书籍。
明日之学校读后感 篇4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这本书是杜威在一百多年前于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期间六本著作的集合,包括《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和《明日之学校》。其中《明日之学校》篇幅最长,名字也最吸引我,因此仔细阅读了这部分。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对印第安那葛雷学校的详细记述。葛雷是新兴的钢铁城市,但葛雷学校不是专门为钢铁公司培养工人,或者满足工业某一类专业训练的要求。沃特认为,问题不是要传授各个人具体工作需要的知识,而是要保持和激发少年时期的自然兴趣和热情,使每个学生能控制自己的身心,并保证他成功地做一个人和一个公民。葛雷学校的课程与印第安那一般公立学校所规定的一样,但是它力求把工作和社会的需要密切联系起来。“从做中学”是葛雷学校的基本要求,“所有儿童应当在适当的条件下忙着工作、学习和游戏”。
> 家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