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意象
[摘要]: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月亮经过一代代文人雅士的修饰润,形成了它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美学意义。月往往营造出一种优美、宁静、朦胧的意境,月还往往与秋相连,与愁相连。古人何以对“月”情有独钟,总的来说,是因为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样的,因此认为月可以超越空间,所以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诗还是词,都喜欢借月托情。
[关键字]: 月 优美朦胧 秋月 愁苦悲凉 营造意境 传达感情
[正文]:
月亮应该是夜空中除了星星之外最引人注意的景物了。皓月当空,当人们仰望苍穹之时,总会引发无尽的遐想与感慨。正所谓:“月圆像画,月缺是诗。”回忆我们中学学过的古诗文,会发现,古今中外无数的诗人、文学家都曾用自己的诗词作品诵咏过“月”这一意象,“月”这一意象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以下是课本中出现过的有关“月”的诗句:
古体诗: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明明如月,何时可啜?月明里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我欲困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春江花朝秋月夜,每每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有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格律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月亮诗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将月。(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江夔《扬州慢》)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以上诗句说明,“月”的反复出
现应该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月亮经过一代代文人雅士的修饰润,形成了它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美学意义,月亮作为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的自然景物,为什么会备受文人雅士青睐呢?“月意象”的介入参与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下面我们进行深入地分析:
(一)高中语文诗歌中“月”的特点:
首先,我们先看一看“月”作为自然物象的一般特点,阅读一些课文中的诗词我们会发现,诗人笔下的月的形状或是圆润的或是弯弯的,月光或是皎洁或是朦胧。她们融入作者感情之后变为意象,这些意象组织在一起,往往就营造或烘托出一种优美、宁静、朦胧的意境。这就是“月”这一意象的第一个特点。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等一些美好的神话流传,说明人们一直把月当作美好的景物来描写。因此文人笔下的月无一不是优美而耐人寻味的。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这就鲜明地营造出一个秋日的傍晚,一明月为背景的一副和谐、宁静的生活画面。
又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李白是非常喜欢写月的诗人之一,据统计,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提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李白最爱月,李白之死,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在这首诗中,作者只写“半轮月”,这就引发人联想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以及另外半轮月会如何美丽,再加上对月影的描写,虽然月明朗,但仍不失朦胧的意境。其实,不仅古人爱这样写月,现当代作家也爱把月写的优美而朦胧,这一类最典型的代表要数朱自清的《荷塘月》。
其次,在从意象分析到意境这一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月”往往与“秋”相连。古诗文中出现月的诗句很多,而出现月时有秋相伴的诗句同样很多。前人特别喜欢把秋季与月联系起来,他们所描绘的月亮很多都是秋季夜空中的月亮——“秋月”。比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也是秋日夜晚离别时的月。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表层现象,也许是人们爱把秋季与萧条、哀愁联系在一起的缘故吧,就像刘禹锡说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再加上月可寄托作者深邃得感情, 所以往往写月、写秋的诗词都离不开愁苦的情绪,这才是表层现象后的深刻内涵。这就牵扯到“月”这一意象的第三个特点。
再次,“月”往往
与“愁”相连。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间词话》)诗词中的意象之所以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是与作者写作时的内心感受紧密相连的。“月”这一意象也不例外,也许是因为月亮的皎洁与朦胧可以映衬文人不平的内心,所以诗人们喜欢对月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正所谓见景生情;那么写月的诗文也就大多蒙上了一层孤寂、凄惨、哀怨的彩。此特点最典型的例子应是白居易的《琵琶行》,诗歌中共有五次写到“月”:
开篇诗歌就以“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诗句来渲染饯别的悲惨。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使白居易和他的朋友们陶醉。一曲琵琶声息之后,人们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里,声已息而意未尽,甚至连水面都无波痕,皎洁的秋月烘托了四周的寂静,表达了听众如痴如醉的情感。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秋月春风”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浓缩了琵琶女卖唱人生。感慨幸福人生的短暂,写人的老去、失宠,衬托寂寞与孤独。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后的生活场景,用月来衬托人的孤独、凄苦。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作者听了琵琶女的苦诉之后,因同病相怜而自叙身世。这两句
诗实际是白居易悲惨孤独苦闷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白居易屡受排挤,被贬官异地,人生旅途上无丝毫快乐可言,再加上忧国忧民,心情自然沉重,怎么还有闲情雅意来沐浴春光,观赏明月呢?美好的场景,孤独的场面,反衬人的寂寞。
除此之外,像柳永的《雨霖铃》写月,是为了抒发与情人离别而自己前途渺茫的愁苦之情;李煜在《虞美人》中望见秋月,像到了自己国家灭亡、寄人篱下的孤独与悲哀;苏轼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将月”(《念奴娇 赤壁怀古》)写出了词人的壮志难酬;刘禹锡的《石头城》、江夔的《扬州慢》也写出了山河破败,国势衰微,江河日下的凄凉;等等一切说明,“月”的确是古人抒发内心愁苦的一个非常普遍且十分合适的意象。那些内心充满愁思的文人墨客借朦胧而皎洁的月来抒发心中之块垒,不仅使诗文的意象生动,也是景中之情更耐人寻味。
以上三点仅是高中课本中出现过的月这一意象的特点,其实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月这一意象的特点,远不止这些。比如:人们最容易把月与思乡联系起来,借月抒发去国怀乡之情。像大家耳熟能详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
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都是“今夜泸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此类特点的典型代表。再如,诗人也爱用乐表现美好的、纯洁的情感,像李白的《玉阶怨》把月亮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把
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还有诗人借月展示广阔的胸怀,像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辽阔的原野里,白沙如雪;雄伟的燕山上,新月似钩。这是一幅多么雄奇壮阔的图景!与其说是诗人对大漠、白沙、燕山、新月这些奇景进行描写,还不如说是诗人展示了自己想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广阔情怀。在此,对这些课外诗句暂不做细致分析。
从月的特点和这些例子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凡是有“月”这一意象的诗词往往有优美朦胧的意境,背后隐藏的作者的伤感,这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凄美”,这也许是“月”这一意象特有的意境。
(二)古人何以对“月”情有独钟
古人何以对“月”情有独钟。总的来说,是因为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样的,因此认为月可以超越空间,正所谓“天涯共此时”。所以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诗还是词,都喜欢借月托情。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各不相同:有感叹世事多艰、光阴易逝的;有排解怀才不遇、慨叹宦海沉浮的;更有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蔡若虹曾说:“人们喜欢自然,赞美自然,往往结合者生活的想象和联想。自然风物的特点,往往被看作人的精神拟态。”正因如此,才会有那么多写月的佳句流传。除此之外,古人喜欢写月还因为“月”这一意象在诗词中有很多特殊的作用,诗人可以用它来加深诗歌的韵味:
首先,前面已经说过月可以营造优美、朦胧、伤感的意境,其实月营造的意境,远不只这些,比如:
月还可以营造阔大、磅礴之境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永恒之境: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苏轼《赤壁赋》)
其次,月不仅可以传达愁苦的感情,它还可以传达其它更丰富情感,比如:
抒发喜爱之情: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深秋的夜晚,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儿像弓一样
。诗人喜从中来,不禁赞叹:这是多么可爱啊!充分体现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抒发狂放愤激之情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这充分体现了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与人生态度。
展示广阔情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辽阔的原野里,白沙如雪;雄伟的燕山上,新月似钩。这是一幅多么雄奇壮阔的图景!与其说是诗人对大漠、白沙、燕山、新月这些奇景进行描写,还不如说是诗人展示了自己想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广阔情怀。又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以及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咏月的佳句,充满了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妇孺能诵。
(三)高考中出现的“月”意象
以上是对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月”这一意象的简要分析,之所以要分析不仅是因为“月”这一意象在课本中频繁出现,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意象在高考试卷的诗词鉴赏中也曾多次出现。翻一翻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我们会发现,几乎每年高考都会有某地的试卷在诗词鉴赏中出现“月” 这一意象。比如: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杜甫)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岳飞)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
行尽江南数十程,晚风残月入华清。(杜常)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王安石)
都流露出作者因某种原因而忧愁的情绪。
“月”这一意象,应试时采用合理的诗词鉴赏方法,先从意象入手,分析景物的特点,再去体会意象交织而成意境,再总结出作者的情感就能准确把握“月”这一意象的特点,再考试中使诗歌鉴赏成为考生的强项。
综上所述,“月”作为一个常见意象,一直受到文人的喜爱,是有着深层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它的介入参与,塑造了许多纯美的形象,营造了许多凄美的意境,给了中国文人无数的感伤、无数的慰藉,也给中国文学增添了无限的彩、无限的光辉。作为高中生更应去细心体会月的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