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诗歌月亮教案及反思
活动诗歌―月亮教案及反思
活动诗歌―月亮教案及反思1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内容,学习说“……醒来了”“……睡着了”。
  2、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⒈课件
  ⒉太阳、月亮、小草、花、小鸟、小兔、小朋友图片 ⒊音乐:《欢乐颂》、《摇呀摇》
  活动过程:
  一、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⒈看课件,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⒉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小结:太阳出来了,……醒来了……醒来了……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⒊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们会唱歌跳舞真热闹呀。让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
  ⒋感受热闹的音乐:随《欢乐颂》的音乐,师生共舞。
  二、继续看课件,理解第二段内容。
  ⒈提问:看,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⒉提问: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
  ⒊感受安静的音乐: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 在《摇啊摇》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三、完整欣赏:
  ⒈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
  ⒉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⒊看图片师生朗诵诗歌。
  四、感受音乐的性质,体验白天的热闹和黑夜的静悄悄。
月亮诗歌
  ⒈太阳和月亮带来了两段音乐。一段是白天,很热闹的;一段是黑夜,静悄悄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⒉听音乐:《欢乐颂》和《摇呀摇》 提问: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⒊小结:第一段音乐好象许多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出来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游戏热热闹闹的,是白天。第二段音乐好象小朋友、小动物都睡着了,静悄悄的,是黑夜。
  五、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欢乐颂》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摇呀摇》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觉的动作。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太阳、月亮作为内容,以帮太阳和月亮朋友作为活动的主线。
冷暖调的两幅背景图帮助幼儿感受了热闹与安静。在欣赏诗歌的时候,我的本意是让幼儿出诗歌中提到的小动物,但可能幼儿的'注意都被太阳和月亮吸引了,当我问太阳的好朋友是谁的时候,幼儿回答是月亮,却没有说是小动物,再次朗诵诗歌后幼儿还是回答不出来,我只能自己把诗歌中提到的小动物出来,导致后面一个环节幼儿一起跟读诗歌并检查出的小动物对不对不能展开,而且由于幼儿对于提问好多都回答不出来,整节课基本都是老师在讲,幼儿只是坐着听,没有达成语言课的目标。
活动诗歌―月亮教案及反思2
  活动设计:
  月亮是孩子们每天晚上都能看到的,虽然它本身不会发光,但孩子们从表面看到,月亮把银光洒向了大地,给宁静幽深的夜晚增添了一丝活力,也让孩子们怕黑的心里得到一丝安慰。月亮对于成人来说触不可及,而诗歌中的月亮却随处可见,成了主人公的玩伴,诗歌极富想象,充满童趣。读后回味无穷。《月亮》这首诗不仅蕴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而且饱含了丰富的情感,作者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将小鸟、青蛙、宝宝的心里话表现了出来,给人一种温暖、甜蜜的感觉。符合儿童的心里特点。诗歌语言简洁、结构重复,意境优美,
适合中班幼儿学习。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能理解作品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美。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正确运用量词:湾、棵。
  3.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句。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配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谈话导入
  师:你们看到过月亮吗?
  幼儿:月亮在天上;晚上才有月亮;有时候清早还能看到月亮等
  师: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圆圆的、亮亮的;有时是弯弯的像香蕉。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非常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我们一起欣赏
  二、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1、教师富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师:诗歌的题目是什么?你们听到诗歌里说了什么?
  幼儿可以泛泛地说
  2、幼儿看图片,再次欣赏教师配乐朗诵
  提出欣赏的要求:诗歌里有谁?他们在哪里看到了月亮?
  (1)师:小鸟在哪里看到了月亮?它说了什么?
  (2)师:青蛙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说了什么?
  (3)师:宝宝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又说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1、幼儿在教师带领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注意语调的轻柔及量词的运用。
  2、组织幼儿讨论。
  (1)师:月亮真的挂在树梢了吗?为什么说树梢挂一个月亮?
  幼儿:这是月亮的光照在树梢上。
  师:小鸟为什么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给小鸟照亮了路;月亮看着小鸟睡觉,月亮喜欢小鸟。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都有道理,月亮光撒在了树梢上,远远望去好像在高高的树梢上挂着一个月亮。
  理解词:挂
  师:这里用了一个好听的词:挂,请小朋友做一个“ 挂”的动作,
  老师示范用“挂”说一句话:墙上挂着一个包。
  请幼儿也用“挂”说一句话。
  幼儿:架子上挂着一块毛巾;晾衣架上挂着一件衣服等。
  (2)师:为什么诗歌中说池塘里漂一个月亮?池塘里真的有月亮吗?幼儿:在池塘里看到的是月亮的影子。
  师:月亮的影子浮在水面,看起来月亮好像漂在水面一样,什么东西还会漂在水面?幼儿:纸会漂在水面;塑料汽车会漂在水面等。
  师:为什么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的影子漂在池塘里,,青蛙以为月亮来和他玩
  幼儿:月亮的影子一会有,一会就看不见了,青蛙以为月亮和他玩捉迷藏,所以,青蛙说月亮和他好。
  教师小结:在明亮的夜晚,水面上就会出现月亮的倒影,所以看上去好像池塘里漂着一个月亮,当微风吹来,水波荡漾,月亮的倒影若隐若现,好像在和青蛙捉迷藏,所以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3)诗歌中还说脸盆里盛一个月亮,你们是怎么认为的?
  幼儿:脸盆里看到的月亮也是月亮的倒影。
  师:为什么用一个词:“盛”来说?
  幼儿:盆里盛有水,月亮的倒影在水中,所以要这样说
  幼儿:好像盆里放了一个月亮。
  师:宝宝为什么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来到宝宝的盆里,宝宝觉得月亮喜欢她
  师:假如在你的盆里看到了月亮的倒影,你是什么感觉?
  幼儿:我觉得很惊讶;我觉得很高兴。
  师:宝宝的水盆里有一个月亮的倒影,就像盆里盛着一个月亮一样,宝宝在玩水,月亮的倒影就像和宝宝玩起了捉迷藏,宝宝开心极了。所以宝宝说月亮和他好。
  3、师:我们明白了诗歌的内容,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最喜欢那句诗,请幼儿读出来。
  4、师:这首诗写的是在静静的晚上,月亮悄悄地来和小鸟、小青蛙、宝宝玩,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要用轻柔的语气,心情愉快的读。请全体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加些动作来表现
  四:创造性仿编
  1、你们还在那里看到过月亮?(启发幼儿说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月亮)
  2、教师出示小河、小鱼的图片,鼓励幼儿运用图片仿编诗歌。
  3、还有哪些小动物在什么地方也看到了月亮?请幼儿把想到的画在纸上,然后尝试按诗歌的句式说出来。
  活动反思:
  从整个活动看,层次清楚,层层递进,每一环节过渡自然,整个活动比较顺畅。教师的提问具有层次性,能将回忆性提问、体验性提问和创造性提问融合起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达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整个活动氛围宽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也比较到位,对诗歌的情感特征、重点句、词的分析比较准确,教师在活动中情感的投入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活动中也很投入,尤其是幼儿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幼儿能做到深情并茂,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