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所以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以达到提高作文质量的目的。那么,良好的作文习惯主要有哪些?其内涵又是什么呢?下面从三个方面矛以浅析。生活的发现
一、养成观察生活,收集材料的积累习惯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些丰富的生活能为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而现实是有很多学生写作文时,写不出情真意切的文章,这和他们缺乏生活的发现和感受不无关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的习惯,就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问题。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对客观世界的人、事、物都要随时随地地留心。应该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情到,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真趣,辨别善恶。同时,还要指导学生
运用日记、卡片、生活素描等方式,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把对生活的观察和体味记录下来,建立材料仓库。日积月累,这个仓库就会成为真正的“聚宝盆”,到写作文时就会文如泉涌,一挥而就。所以我所教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一个“说话本”——说给自己的话,而不是日记。虽然实质一样,但从心理上讲,使那些谈“作文”变的学生本能产生一种轻松心理。刚开始写时其内容不作限制,可以是“真情实感”的一句话;也可以是观察生活的几句话;当然,也可以摘录名言警句、文章的精彩片段等等。总之,一个原则就是让学生首先觉得有内容可写,消除他们的惧怕心理,培养其练笔的习惯。天长日久也就由习惯成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它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牛不喝水强按角”的弊病。由“让我写日记”,变为“我要写日记”,这种“用心”得来的知识会使他们一生收益无穷——随时“下笔”,随时“如遇神助”。通过几年的实践,从各届学生信息反馈看,效果确实很好,最起码是让学生都觉得在他们以后的写作中有材料可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