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教学:看得见学习成长的课堂
共生教学:看得见学习成长的课堂
                                     
    有人问我:共生教学的课堂有什么特点?因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多少对矛盾,就有多少种共生,所以共生教学的课堂有很多特点。如果要具体说,并不是一两句话所能回答的,但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加以概括,那就是:共生教学,是看得见学习成长的课堂。那么共生教学的学习成长表现在哪些具体方面呢?
    共生教学追求的是看得见的学习成长,其内涵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点。
    一、学习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应该说,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是目前课堂教学最大的也是最普遍的问题。语文教学自然也不例外。相当一部分老师的教学就是“教答案”,教学过程就是老师提问题,学生答案。知道答案,完成板书,一堂课就算大功告成。还有的教学,就是教师报答案,学生记答案,回家做作业填答案,更有甚者让学生背答案。这样的教学就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或者告诉学生什么是错的。与此相似的是,有些老师上课就是展示学生已经会的,而不是去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提出共生教学的初衷之一,就是要改变这样的
教学。因此,我在很多场合跟老师们说:优秀的教师不是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暴露错误的“答案”;课堂上的错误答案越多,试卷上的错误答案就越少。课堂上没有错误答案,什么都是“棒”“棒”“棒”,试卷上却全是“×”“×”“×”。问题就出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解决学生的问题,甚至不敢正视学生的问题,更没有让学生暴露问题。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成长;让学生暴露问题,也是学生学习的成长。
    因此,共生教学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
    我经常说,学生课堂上的一切表现都有教学的价值,常常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合理性。采取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对的。我们既要发现其正确之所在,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和认可,更要发现其需要改正和完善的地方,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学习境地。教学杨绛先生的《老王》,理解“这就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个关键句,很多同学都认为作者之所以“愧怍”,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帮助老王。于是我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思考:杨绛夫妇到底有没有帮助老王呢?如果帮助不够,他们又该怎么样帮助呢?同时又适当介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认识到:当时的杨绛夫妇对老王的帮助已经到了力所能及的地步;然后再根据文本,尤其是抓住老王最后一次送香油和鸡蛋时双方的心理,解读杨绛真正“愧怍”的原因。我相信,这样的问题解决,就是学习的成长。它既是语文学习的成长,也包含
了学生精神的成长。
    共生教学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问题。
    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固然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成长,而如果能够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则是更有意义的学习成长。教学《谏太宗十思疏》这篇课文,我为学生提供了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删节较多的版本,一个是基本没有删节的版本。课文不同,注释更不同。我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讨论几个不同的注释怎样注释更好,再讨论文本的删节到底应不应该。这样立足于学生问题的教学,比之于教师串讲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成长是明显的。他们学会的不只是对一篇课文的理解,也不只是两个文本的优劣,而是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进而学会学习。从这方面来看,钱梦龙先生教学《死海不死》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这节课,钱老师的教学主要就是两个板块:先是让大家说说哪些内容不需要教,然后集中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激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去发现问题。不需要教是因为他们已经解决了自己的问题,需要教是因为他们觉得还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共生教学更要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基于问题的教学,发现问题、激发问题固然重要,但也要追求努力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总是绕着问题走,不仅不敢正视问题,不能激发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也是想办法躲开。或者是“时间关系,暂时不解决”,或者是“顾左右而言他”。有的虽然敢于“正视”,也是形式化地进行“解决”——或者组织一通讨论了事,或者让大家课后探究,缺少诚恳的态度,更没有解决问题的行为。甚至有时候是老师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可当学生真的提出问题时,老师却又置之不理。当然,我们说要解决问题,绝不是教师站出来给一个答案,也不是所有问题都要当场解决,而是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要有切实的帮助,至少能够表现出诚恳的态度。从本文列举的教学事例和我们大量的课堂案例中不难看到共生教学的共生课堂在这方面的追求和作为。
    二、学习行为的塑造和优化
    什么叫学习?一种经典的解释就是“行为的变化”。行为改变理论告诉我们:人和动物都有行为,但人的行为和动物的行为其本质区别在于它具有目的性、调控性、可塑性和创造性。所谓教学,就是基于人的行为的本质特征对“学”的行为进行调控和塑造,即通过教师的“教”来优化“学”的行为。由此可见,所谓教学就是对学习行为的塑造和改变。
    记得有一位外国学习理论专家说过,我们要像体育教练(体育老师)那样进行教学。因为体育老师对学生“行为的变化”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比如老师要教学生跳高,他可以
在简要的讲解和现场示范后,让几个同学先跳一跳。接着他会具体指出试跳学生动作上的问题:或者助跑远了,或者起跳近了,或者跨竿动作不对。然后再通过讲解、示范加以纠正和优化。对照之下,其他学科的老师在学生“行为的变化”上却常常显得无能为力。一方面,现在很多学科的老师“现场示范”能力都比较欠缺,如果事先不把答案准备好,很多老师是很难作现场讲解和示范的(比如数学老师现场做一道题,语文老师现场解读一篇文章,或者现场写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不能像体育老师那样看出学生学习行为上的问题,并加以有效的指导。当然,这与学科的特点有一定关系。因为体育学科的学习行为主要是外在的,而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学习行为更多是内在的。这就对语文老师发现学生学习行为问题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纠正和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首先要能够看到问题和错误背后的原因——不良的学习行为。很多老师习惯的做法,就是根据答案看到什么是正确的,然后对照答案看出什么是错误的,这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意义并不大。学生做了很多阅读练习,然后老师进行所谓的试卷评讲,即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指出什么是错误的,可是学生并没有学会阅读,也没有提高分数;学生写了很多作文,然后老师进行所谓的作文评讲,即指出哪篇作文写得好,指出哪篇作文是不好的,可是学生并没有学会写作,也没有把作文写好。因为老师没
有看到学生写得好或写得不好背后的原因,更没有纠正学生的阅读行为和写作行为。
    首先要塑造策略性的学习行为。比如高考和中考的现代文阅读,学生得分普遍都比较低。绝大多数老师采取的对策就是多做练习,教给学生各种答题的技巧。他们认为学生之所以得分比较低,原因在于练习做少了,没有掌握技巧。这就是没有看到学生学习行为的问题所在,或者对学生学习问题的“诊断”错了。无论是没有看到问题还是问题看错了,都不能达到纠正学习行为的目的。事实上,学生阅读题得分少,少数情况是因为命题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学生的阅读量太少,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学会阅读,于是在考场上没有好好读懂文章就答题,或者文章读懂了却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如果我们能有效地纠正学生这些学习行为,或许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在思考具体问题、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纠正同样也非常重要。可以说,学生对所有问题的错误回答背后一定有一个错误的学习行为。我教作文课“写出认识的变化”,当以《我最最喜欢……》为题作文时,不少同学都是写《我最最喜欢爸爸》《我最最喜欢妈妈》《我最最喜欢某某老师》;接着再以《我曾最最喜欢……》为题写作时,很多同学都换了一个对象。这当然不能说绝对不可以,但这不是我希望的,因为这不能反映他们对人的认识的变化和深化。我于是问同学们:作文题目由《我最最喜欢……》换成了《
我曾最最喜欢……》,能不能还写同一个对象呢?还能不能继续写你喜欢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呢?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说不能。这反映了同学们认识上的两个误区:一是他们认为写到作文里的内容必须与生活中的完全一致,这才是真情实感;二是在作文中不能写爸爸、妈妈和老师的不好。这反映了同学们认识的肤浅和简单。我问他们:你们爱你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难道对他们的认识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变化吗?难道你真认为你心中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就一定没有缺点吗?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就是对生活中的材料不进行加工吗?你们有时候觉得爸爸、妈妈和老师做得并不对,可是却坚决不在作文中表达,这难道是真情实感吗?我告诉他们:作文总是“半真半假”,好作文一定是进行适当加工写出来的;写出爸爸、妈妈和老师的缺点,我们还是爱他们,这才是更真实也更深刻的爱。很显然,我并不是就具体某篇作文进行评点,而是从问题的背后人手纠正学生内隐的学习行为上的偏差。教学《乡愁》,我让学生为诗歌续写第五小节,当同学们进行交流时,大家都能够直接评点好与不好。可是当我出示自己续写的一节诗时,他们就一起欢呼叫好;当我展示作者自己续写的一节时,更是所有人都认为非常好。让他们说说原因,他们的理由是:老师写的,当然好了;作者写的,当然最好了。我说好与不好,不能看是谁写的,而是要根据诗歌原来的主题、结构和特点来判断。我们只有看到学生学习结果背后的学习行为的错
误并加以纠正,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成长。
    三、学习意义的不断发现和丰富
    我认为,教育教学都是一种发现。教育,就是引领学生发现人生的美好、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美好。凡是能发现美好的人,就会热爱人生、熱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教学也是一种发现,不断发现知识的世界,不断发现学习的意义。
    阅读教学就是带着学生在文本中不断发现,发现文本的意义和价值,发现文本的美和文化。共生阅读教学就是始终秉持着这样的追求。我教学汪曾祺《葡萄月令》这篇散文,在认识到文章“说明文的内容、散文的意境和诗一样的语言”的特点之后,我让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有同学说,是熟悉葡萄的人;有同学说,是有文学才华的人;有同学说,是热爱生活的人。于是我读了汪曾祺女儿写的关于这篇文章写作背景的一段话,然后提问:听了这一段话,你们有什么新的理解呢?于是同学们发现作者不仅仅是一个熟悉葡萄、有文学才华、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的人,更是一个能坦然面对困境和打击的人,是一个身处逆境而能够积极面对生活的人。接着我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一个比喻来表述作者与葡萄的关系。在回读课文之后,学生发现作者是把葡萄当作孩子的,他和葡萄是父子关系。作者和葡萄园一起孕育了葡萄,作者就是一棵葡萄,他有
着一颗葡萄一样的心。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就是这样引领学生不断去发现文本和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我教学每一篇课文都是如此。
    作文教学也是如此。现在不少老师的作文教学,就是传授学生写作技巧,而我则致力于引领学生写作的发现。“议论性材料的审题和立意”,我的教学环节主要是:(1)学生阅读“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不能走得很远,而一人则可以走得更远”这则格言并作出自己的选择;(2)为自己的选择寻充分的理由,要求每个人选择的理由不得重复其他同学的,力求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3)寻理由否定跟自己对立的观点;(4)寻理由否定自己的观点;(5)跳出“一个人走”和“一人走”这样的二元对立思考问题,提出新的观点;(6)跳出“一个人走”和“一人走”这对矛盾,从这句话中发现新的矛盾并提炼观点。不难看出,我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引领学生从一句简短的格言中发现广大的理解空间,发现对一则材料的理解和立意有着多种层次的选择。“一则材料的多种运用”的教学,我引领学生发现一则材料可以有非常广阔的运用空间;“写出人物的特点”,我引领学生不断发现“我”的特点以及表现“我”的特点的不同角度和层次;“记叙文情节的展开”,我则让学生根据一篇半成品作文,一次次地展开记叙文的故事情节,而每一次又都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很多学生写不好作文,就是缺少对题目、对自己内心世界、对生活的发现。有自己的
生活的发现发现,就一定能写好作文。作文教学,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去发现写作、发现生活、发现自己。学生学会发现,这就是最有意义的教学,这就是学生的学习成长。
    看得见学生的学习成长,这就是共生课堂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