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好问、善问的人
“?”,就像一枚倒挂的金钩,在科学之光的照耀下,发出诱人、美丽的光芒,它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勾起人们求知的欲望,更勾起人们探索的热情。在我的眼中,“?”是问题,是疑问,是困惑,更是发现,是激情,是创造……
“?”,自古以来,倍受人们推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告诉我们疑是打开科学大门、不断进步的金钥匙;《礼记·学记》中“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则告诉我们学习既需要好问,还需要善问。
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在苹果树下思考问题时,一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坠落下来,不偏不倚,打在这位科学巨匠的智慧的脑袋上。这一砸,不打紧,一个伟大的“?”诞生了:苹果为什么会落下来,而不飞不天去呢?一个伟大的问题最终带来一个伟大的发现,也成就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因此,“?”的美丽源自对生活的发现与探索。
沈括是我国明代的科学家,自幼好问多思。一次,他读到唐代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寺上桃花始盛开”时,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寺上桃花又开得这
么迟?问母亲,母亲不清楚。只到有一次,他随母亲到山上的寺庙烧香,才发现山上的气温比地面上要低很多,所以山上的花儿也比地上要开得迟。正是问,让沈括永远保持着求知的热情。因此,“?”的美丽又源自对现有经验的质问与生活的累积。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孔子被人们尊奉为“圣人”,他不顾路途遥远,登门向老子求学,更有礼问于祭祀之人、普通百姓,甚至是稚子。因此,“?”的美丽不仅在于向问于师者,还在于不耻下问。
细看百家,“?”的美丽,贵在一问,成在探索。我们就应该做做一个好问、善问的人,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美丽的人生。
生活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