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启蒙老师观后感
读了孔庆霞的《我的启蒙老师》一文后,脑海里立马浮现出这句古诗“有美不扬,天下何观?”(出自隋代著名思想家王通的《中说》·卷五·问易篇。)
作者的启蒙老师齐老师真的是人中之杰、教师之魂,是值得人们永远怀念的好老师、好园丁,是一个有大美的人。
其一,小学老师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学生是很难带的,尤其是混沌初开的启蒙。当学到“东西南北”时,齐老师带着孩子们到校园里,早晨面朝太阳前为东,东的背后是西,右手为南,左手为北。对于一张白纸一样的一年级学生,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辨认方位,并牢牢记住,这绝对是一份独一无二、无法替代的珍贵记忆。
我的观后感其二,在参差不齐、大小不一的班级里,有的哥哥、弟弟妹妹们同在一个班级学习,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她这里并不意味着进行不下去。教育环境难以优化,她的巧妙的方法是,每一堂课前,先听写前一天学习的生字生词,次序是哥哥们先来,再让弟
弟妹妹们后来,我的理解是:如果哥哥们写出来了,弟弟妹妹们会受到激励,如果没写出来,而弟弟妹妹们写出来,反过来会激发哥哥们的上进心,因而会更加奋发努力。从听写时的排序来看,齐老师真的是用心良苦啊!这样既学到了知识,还呵护了孩子们脆弱的自尊心,激发了哥哥们的上进心。农村的孩子学习时间少,放学回到家里有无尽的农活在等着他们,因此,齐老师想尽办法让他们在学校里多学点知识。同时,还设立了学习小组,让成绩好的孩子当组长,每天放学后带领同小组的同学们去家里写作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比赛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其三,让哥哥们在校园里给弟弟妹妹们讲题,把哥哥们的责任感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是一种教育手段,孩子一旦得到了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且有悟性。教育不是把桶装满,而是将火点燃。
她是仁者,尽管全篇文章里,作者没有提到一个爱字,但是齐老师的仁爱无处不在。
她没有分别心,对每一个学生都好,她不嫌弃吃坏了肚子、拉脏了裤子的小女孩,给洗刷干净,换上了她自己孩子的衣服。
她一边上课一边关心着吃野菜中毒了的小男孩,时不时查看他的情况……昏睡了一个下午,睡醒之后,确认他没事才放心。
她给学习成绩优异,但因为失去母亲,家里极度贫困而辍学的女孩子买了书、本子、毛笔等学习用具,定期家访,让她坚持自学,不要把学业荒废了……然而,现实和齐老师的愿望相差甚远,琐碎的家务、繁重的劳动,使文中的“”再也无缘捧起书本……齐老师的好意只能增加她的负担,无奈齐老师只能作罢。
这一段叙事,一次又一次让人泪目,我们读懂了齐老师如慈母般的拳拳爱心和对一个好苗子的万般不舍。想必齐老师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教育是从根本上改变贫穷的突破口,为了这个失去母亲又失学的女孩子,齐老师真的努力到无能为力了。
看到小女孩——作者把写剩的铅笔头劈开,取出笔芯,用白杨树枝卡稳,用自制铅笔写字,她把小女孩叫到办公室,送给她一把彩的铅笔,齐老师的善良体现得如此巧妙,仁厚慈爱和同情关心,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她不想让贫困束缚住孩子们追梦的脚步,她明白,教育就是一个梦带着另一个梦远行,最终攀爬到山顶的执着。教育能扶智,亦能扶志,齐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
齐老师会把学生用水桶挑着送来的酱、醋立刻倒入自家的缸里,她怕把铁桶腐蚀坏了,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造成负担。
她的仁爱还体现在对乡亲们的帮助上。在回了老家一趟之后,买来了一台压面机,为村子里的妈妈们和放学回去需要做饭的小女孩们带来很多方便,节省了很多时间,减轻了家务劳动上的负担。
齐老师的仁爱也体现在自己家庭中,“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她家里有好几个孩子,个个都聪明好学,体育锻炼修其身,博览书修其心。从文中“院门时常紧闭”这一句,就可以看出,这些孩子们一个个有文化、有知识、有教养,因为,有时间能够愉快地打乒乓球,这对村子里其他的孩子来说是不可能的,是奢望了,所以,他们关起门来悄悄地打乒乓球,尽量做到不打扰别人。
她是勇者,有任劳任怨的美德和舍我其谁的担当。低年级的学生不好带,但齐老师每次一年级至二年级,反复地带,不厌其烦,任劳任怨,她愿意填补这个空白。因为她知道教育是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任何一个个体都需要师爱的平等和全面而且有个性的教育。她有勇气,在关键时刻不畏难,敢作为。
作者笔下,一个随夫到偏远一隅、甘于奉献、醉心教育的女教师已跃然纸上。我靖邑之地,土地干旱贫瘠,百姓民生维艰,庠序难继,正是因为有幸遇到了齐老师这样的师者,洒心血于三尺讲台,埋英名在童蒙之间,燃尽红烛,接续奋斗,乃有今日之规模。
一个好老师,能够造就无量的人才,真正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彰显得淋漓尽致,向齐老师一样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致敬。
作者儿子的成才,与其说是她苦口婆心教育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她因外在条件的影响。作者从童年开始就没有受教育的一般性条件,还不要说很好的条件,在她内心里刻下了深深的伤害和无限的遗憾,作者在有限的外在条件下,用尽全身力气努力学习,考取了中专。参加工作后,不停地努力,通过自学走完了大专、本科的教育过程。正是这种身教的精神,激励着她的儿子发奋攻读,顺利地考上了清华大学。在家乡小县城并非省重点中学,能有这样的成绩也是来之不易。也可以说,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这难道不正是启蒙老师齐老师对作者点亮心灵后,薪火相传最好的说明吗?
齐老师使文明之邦薪火相传,靖邑子弟弦歌不辍,则斯功同于黄河奔腾、乌兰高耸,永为
我乡邑之幸、人民之福!
有美不扬,天下何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