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作者:暂无
来源:《祝您健康》 2017年第1期
    谭敦民
全民健身计划    日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把国民的身心健康问题,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是一桩与每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的大事儿。《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纲要》对人均预期寿命提出明确目标,到2030 年,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9 岁,届时,我们国家将进入长寿国家行列。
    ▲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为了达到这个健康中国、造福全民的宏伟目标,《纲要》首先提出,要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那么,什么是健康素养呢?健康素养是指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健康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正确理解,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与基本素质。公民健康素养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基本
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健康数据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9.48%,即我国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的人口比例为9.48%。这个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
    为了尽快补上这个短板,提高居民营养知识素养,《纲要》提出,全面推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开发推广促进健康生活的适宜技术和用品。国家要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健康文化,移风易俗,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健康科学知识宣传力度。
    除此之外,国家还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起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还要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
    ▲ 塑造国民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国民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就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怎样塑造这种好习惯呢?《纲要》提出若干实施措施。
    一是引导合理膳食。
    国家要制订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深入开展食物(农产品、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发布适合不同人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
    在这一部分,《纲要》着重提出: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实施营养干预,重点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部分人油脂等高热能食物摄入过多等问题,逐步解决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问题。实施临床营养干预。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开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建设。
    权威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目前有3 亿人口超重,有1 亿人口进入肥胖行列。《纲要》提出,到2030 年,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二是控烟限酒。
    《纲要》提出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强化戒烟服务。到2030 年,15 岁以上人吸烟率要降低到20%。
    同时,加强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过度摄入,减少酗酒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疾病。
    目前,对吸烟的危害大众几乎都知道;而酒精的危害真正知之者还不多,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酒精不仅会导致其他疾病,还会导致胃癌、肝癌等六种癌症。酒绝对不宜多喝!
    三是促进心理健康。
    《纲要》提出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人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全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水平。到2030 年,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
    ▲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的提高主要靠运动。《纲要》提出制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发展众健身休闲活动,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大力发展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
    《纲要》还提出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职业体及残疾人等特殊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
并重点提出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要求青少年熟练掌握1 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要求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 小时。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 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 以上。到2030 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
    ▲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纲要》把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以及中医药作为重要内容专门提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医养生保健事业发展很快。那么,什么是中医养生呢?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保养、调养等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方法。从已经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发现,我们的先民早在殷商时期就开始注意四时养生了。中医养生属于古代医学的精华,代表典籍是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防患于未然,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的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独步一时,在当今时代更具有独到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
    这个《纲要》明确提出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把中医药的优势与健康管理相结合,为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方面的服务。大力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易于掌握的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从而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除此之外,在医疗方面,《纲要》提出要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把中医作为实施国民健康的重要手段,提出要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强化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提高重大疑难病、危急重症的临床疗效。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使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这里的“非药物疗法”,应该是指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操作方法。
    在中医养生及面向基层方面,《纲要》指出,今后,我国将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推广适宜技术,让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编辑 祝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