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全民健身计划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2.02.08
【字 号】南政办〔2022〕3号
【施行日期】2022.02.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体育
正文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南政办〔2022〕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大中专院校:
  《南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2月8日
 
南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全民健身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间,南平市认真组织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工作部署,以承办2022年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为契机,以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市、区)为抓手,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方位推进全民
健身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人民众体育健身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举步可就,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更加丰富,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便捷有效,体育社会组织健全规范,人民众参与体育健身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2%,城乡居民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2%以上,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带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依托闽北山水资源特,建设与城市功能相融合、文化传承相呼应、乡村振兴相适应的城市绿道、健身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道等生态化、网格化健身设施。以承办2022年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为契机,统筹推进县级一个体育场、一个综合体育馆全覆盖,高质量完
成武夷新区体育中心等体育场馆建设,推动一县一条马拉松赛道建设。鼓励公园、绿地、城市边角地等区域建设嵌入式体育设施。支持在保障安全、符合规划、合法利用的前提下,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建筑屋顶和地下空间等闲置资源改建全民健身设施。充分利用旅游景区、运动休闲小镇等规划建设休闲运动功能区、户外运动区等特体育设施,探索“体育+生态”绿发展新路径。借助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和改造一批体育基础设施。编制并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规划建设众身边、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场地设施。
  继续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将公共体育设施维修维护、管理资金等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评估督导,优化开放绩效管理方式,加大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的绩效考核力度。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设施使用、管理和更新维护的管理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承接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造完善体育场馆硬件设施,做好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体育局、发改委、住建局、城管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教育局、生态环境局
  (二)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按照“经常化、特化、大众化、生活化”要求,持续办好市、县(市、区)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老年运动会、家庭亲子趣味运动会、“三大球、三小球”等众性联赛。支持县(市、区)发挥资源优势,持续培育打造“一地一品、一地多品”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结合全运会、省运会体赛事活动,组织开展“我要上全运、我要上省运”系列赛事活动;结合全民健身日、农民丰收节、重大节庆等时间节点,举办闽北特众性赛事活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体育精准扶贫等,开展农民趣味运动会、美丽乡村骑游、美丽乡村徒步等特赛事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举办覆盖各类人的线上赛事活动,开辟全民健身线上线下互动新模式。
  依托大武夷生态资源和闽北特文化优势,不断提升赛事活动等级水平和影响力。持续打造武夷山国际马拉松赛、大武夷超级山径赛、武夷山国际公路轮滑马拉松公开赛、武夷山全国脚斗士精英赛、武夷山全国桥牌公开赛、武夷山体育舞蹈全国公开赛等国际国内系列品牌赛事;做大做强全国郊野钓鱼赛、中国龙舟公开赛等国内自主品牌赛事;做特做新南平全国自行车爬坡赛、邵武张三丰故里古道越野赛、邵武云灵山户外运动挑战赛、武夷山
健身气功大赛等特品牌赛事。加强闽浙赣皖协作,联合打造气排球、乒乓球等全民健身品牌系列赛事活动。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体育局、教育局、卫健委、文旅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
  (三)大力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建立健全市级“1+4+X”(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人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健身团队)、县(市、区)“1+3+N”(体育总会+人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健身团队+健身团队)、乡镇(街道)“1+N”(单项体育协会或人协会+健身团队)、社区(行政村)“1+N”(人体育协会+健身团队)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加强市、县两级体育总会建设,健全市、县级体育总会。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职工体育俱乐部、健身团队等基层体育组织的发展,加强城市街道、社区、小区和乡镇、村落全民健身站点建设,实现基层众健身有组织、有阵地、有指导、有活动。
  落实《福建省关于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做实做强各级体育总会,指导各级各类体育社团、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实现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和专业化运作。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和扶持力度,采用孵化培育、人员培训、项目指导等途径和方式,提升其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对获得3A以上等级的体育社会组织在资金、场地上予以倾斜,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示范效应明显的体育社会组织。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体育局、民政局、团市委
  (四)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
  建立健全县(市、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培训力度,优化等级结构,提升科学健身指导能力。定期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技能展示交流大会,开展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活动。组织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进机关、进社区、进镇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敬老院,开展“走基层送健康”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弘扬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精神,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营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氛
围。
  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常态化。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引导市民养成科学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积极推进体卫融合,探索建设居民体质健康数据平台。开设“全民健身系列大讲堂”,开展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慢性病预防、运动处方制定等专题讲座,提高城乡居民健身科学素养。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体育局、卫健委、团市委
  (五)促进重点人健身活动开展
  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体协等团组织引领作用,推动职工、青少年、儿童、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少数民族等重点人参与健身、乐于健身、受益健身。开足开齐体育课,落实课外体育活动制度,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习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开展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问题的体育干预。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机制,推动青少年俱乐部和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有序发展。推进新周期“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建设,
提高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普及、推广、开发适合老年人参与的健身休闲项目,倡导健身养老、健康养老、绿养老,办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全面推行工间健身制度,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活动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