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虹口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12.29
【字 号】虹府发〔2021〕23号
【施行日期】2021.12.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健康促进
正文
虹口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虹口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区政府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虹口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虹口区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9日
虹口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也是打造“上海北外滩、浦江金三角”,谱写虹口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篇章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和《虹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以改革创新增强全民健身发展动力,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机制,完善全民健身治理体系,提高全民健身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
全民健身计划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虹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够基本满足市民体育健身需求,积极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全民健身城市环境,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融合化和数字化,基本实现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体育健身设施举步可就、体育健身组织充满活力、体育赛事活动丰富多元、科学健身指导专业高效、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转型,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
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6%,市民体质监测达标率保持全市前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0.98平方米,基本实现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全覆盖,全民健身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为虹口全力打造“上海北外滩,浦江金三角”做出贡献。
  三、主要任务
  (一)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
  为市民提供优质、均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推进“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全覆盖;实现市级、区级、街道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组织、体育赛事活动全覆盖;推进社区体育服务配送、智慧健康驿站和体质监测服务网络在街道全覆盖。推进城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加强青少年、职工、老年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增加残疾人、军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等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基本实现人人享有高品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目标。
  (二)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
  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管理、服务标准,落实全民健身设施科学配置、日常巡查、
更新维护、信息化管理服务标准。健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标准,明确企业、体育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举办、承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标准,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健身指导服务、市民体质监测服务等标准,完善社区体育工作标准,积极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
  (三)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融合化。
  坚持“大体育观”和“大健康观”,深入推进“体育+”“+体育”,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全民健身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完善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发挥多部门协同优势,加强体育与教育、卫生健康、民政、文化旅游、绿化、科技等领域融合,整合各方资源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跨领域、复合型的体育发展方式,引领全民健身事业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场景、新运用、新业态。
  (四)引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
  将全民健身融入城市数字化转型,推进全民健身管理方式数字化,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智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信息化管理平台,将社区体育设施、众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社会组织、科学健身
指导、体质监测等全民健身大数据在平台内系统集成。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一网通办”,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方便市民查询信息和办理有关事项。
  四、重点措施
  (一)聚焦设施建设,加大体育健身场地供给。
  1.优化体育健身设施布局。启动虹口足球场升级改造工作,从外观、功能、座位数、周边商业配套和交通网络组织等方面进行改造升级和优化。根据北外滩新一轮规划,启动北外滩综合体育设施项目研究,将“一江一河”沿岸打造成全球知名的健身休闲“城市客厅”、宜居宜游的“生活秀带”。推进彩虹湾市民健身中心、北外滩市民健身中心(都市运动中心)、凉城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建设,以满足大型聚居区的配套需要,丰富相关区域的文体设施,到“十四五”末,基本实现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全覆盖。
  2.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完善高品质的“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全覆盖,加大力度布局新建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的同时对现有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十四五”期间,新建、改建
的市民益智健身苑点不少于100个、市民球场不少于10片、市民健身步道不少于14条,总长度不小于8公里。按照《上海市体育设施管理办法》中提出的要求:“新建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体育设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室内或者室外。设置在室内的,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设置在室外的,人均用地面积不低于0.3平方米。”并对辖区内新建居民住宅区的配套体育设施建设进行监督指导。同时,对标、对表《上海市虹口区单元规划(2019—2035年)》,保障涉及8个街道共28处体育设施的设置或置换落地。
  3.“+体育”复合利用项目建设。根据《虹口区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增加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小尺度广场的体育设施供给,充分利用城市空地、闲置厂房、仓储用房、地下室、建筑屋顶等“金角银边”,布局体育设施,构建“处处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遵循依法使用、安全可靠、公益便民的原则,在不改变和影响设施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对合适的民防设施进行功能升级,嵌入体育功能,用于补充市民体育生活服务。促进社区养老设施与体育设施的资源共享和功能衔接。创建示范性市民健身驿站(职工健身驿站)。结合园区、商业体建设,探索“体育+文化+教育+商业+旅游”等多元化运营方式,推进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