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模式的研究”课题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由顺平县实验学校数学组承担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是属于保定市教研室立项的课题,今天,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专家、领导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小组:是由若干人员结合成的单位。这里的小组是指由学习成绩、能力、性格、兴趣、性别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组成的异质的体,组内的学生积极互赖,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
合作:指个人或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采取的协助行为,考虑的是怎样通过合作以利于问题的解决,合作对个体的智力发展和社会品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合作学习:关于合作学习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阐述,我们所研究的合作学习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学生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具有共同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
二、课题研究的条件
1.研究背景
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减负增效的大气候背景下,更加要求我们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有效教学,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增强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还有利于转化后进生,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进而尽可能的避免发生两级分化的现象,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之上获得进步和发展。
2. 我校小组合作现状
我校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形成一定的氛围,学生已经能够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合作,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同学们都具备合作的能力和意识,无论是课堂、还是课间,都能见到小组合作的现象。
3.基础条件
本课题组共有6人,都是中学一级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的比例占80%,具有本科学历比例占100%,都在一线工作多年,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精神,其中刘伟焱老师曾多次在中考中获得学科优胜奖,马新敏老师、郝宏伟老师曾被评为“县级教学标兵”,本人曾先后被评为“县级教学标兵 ”“市级教学标兵”,在教研室组织的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在中考中多次获得学科优胜奖,并参与了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讲授,获的领导的好评。
三.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的教育方式,教育形式,要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如何在课堂小组学习中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在新形势下,发展学生的能动性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2、课题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
1)扭转教学现状: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现代教育的发展则趋向以学生,学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并重视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适应了现代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
2)学习形式的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记忆,注重知识的运用,而现代的学习形式更加注重让学生明白知识的转变和形成过程,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一步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的合作学习,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交流,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3、市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近年来,我市一些地方学
校改革课堂教学,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应用与研究,都验证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目前,市内学者对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等理论问题还未取得共识;对如何处理小组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的关系,如何处理教师、学生集体、学生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等实践问题,还未形成一个立论点高、方法程序明晰合理的基本思路。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①“体动力”理论认为: 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创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②在教学中,只有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热烈讨论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团体中每一个个体的力量,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③合作教育理论: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体的力量是无限的。还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具体
实施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促使小组同学之间的互学、互助、互比、互励,通过学生之间的体智力互补,不仅使学生学会关心和友爱,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研究的内容、目标
(一)、研究内容:
1)增强合作意识
①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②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科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以下合作技能的培养。①学会倾听②学会讨论③学会表达④学会组织⑤学会评价
3)强化合作要求
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本人初步概括为四点要求,莫让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①小组合作的时机要适当。
②小组合作要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
③小组合作的学习目标要明确。
④小组合作要有明确分工。
(二)研究目标:
①通过课题研究提炼构建有助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一般模式和探索出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民主的意识、竞争的意识、创新的意识和善于表达的能力。
③小组合作学习中,研究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完善的联系,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效的评定及多元的评价策略。
研究重点: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的研究及小组探究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研究难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六、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实验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13—20114月):
完成课题方案的指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
(二)研究阶段(20115—20137月)。
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分期举办各类研讨活动,广泛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报告等。
20115—20121月:各年级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等,了解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现状,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缺陷和漏洞,分析形成的原因。出阶段成果:论文:《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20122—2012年年7月:各年级研究小组完成子课题,通过总结经验和查阅资料等方法,探究“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形成典型案例,阶段成果: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报告
20128—20131月:各年级研究小组通过行动研究、查阅资料、总结经验等方法,探索出具有创新性的“小组合作技能训练”的研究策略,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并形成阶段性成果:撰写论文一篇。
20132—20137月:各年级研究小组通过行动研究、总结经验等方法,进一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和策略,并整理优秀案例,汇编成册。阶段性成果:撰写阶段性报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