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汲取:吸取。
  推敲: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地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入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2.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中的问题。
  二、导入
  前两年高考作文题,就是以本文的开头的图形为题,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出示四种图形。
三、 分析课文。大屏幕显示学习目标:
A、确立科学思路,树立创新意识
B、理清文章思路,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提问:不看课文,请回答“从下列四种图形中,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来”,并说明理由。
  讨论并归纳
  (l)答A因为A是唯一没有角的图形。
  (2)答B因为B是唯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3)答C因为非对称性图形只有C一个。
  (4)答D。因为D是唯一一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
  结论,这些答案都是正确的。
  2.提问: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说明了很多人都局限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
  3.提问: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讨论并归纳: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4.提问: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讨论并归纳: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5.提问:本文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哪两个事
例?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一两个事例。
  讨论并归纳:
  (1)约翰·古登贝尔克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2)罗兰·布歇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补充事例(略)
  6.提问:创造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
  讨论并归纳: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形成的。
  7.提问:“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8.提问: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9.提问: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给课文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全文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提出问题。(1~2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分析问题。(3~12段) A、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B、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
  第一层(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4~5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6~8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谈读书教案
  第四层(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解决问题。(13段)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10.提问:本文用什么顺序论证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的?
讨论并归纳: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进行论证的。
四.探究练习
教师在大屏幕分别展示三道题,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一个圆,假如你是下面这些人,他会把它想象成什么?
A、天文学家  B、数学家  C、艺术家  D、乞丐
有一个100ml的药水,但到盖子的地方还有几毫升却不知,要怎样做才能知道有多少毫升?
司马光年少时,与一儿童一起玩球,球掉进里一个树洞中,洞很深。大家束手无策,司马光灵机一动,叫儿童们端水来,一盆一盆端来,水流进洞中,球终于浮出来。
(1)如果洞底是沙地,灌水法行不行?
(2)如果洞底恰好和别人的建筑相通,你认为最经济的办法是什么?
当你在前进的路上遇到困难,不要丧气,换一个角度,你会看到另一个答案——成功在不远处微笑。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因为有另一个答案,等你发现它时,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五、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从实践中探求真知。
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难点: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了解“格物致知”以及题目的含义。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出解释“格物致知”意思的句子并阅读理解。
明确:“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格)事物(物)获得(致)知识(知)。出自于“四书”之一的《大学》。本篇题目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具有从探察物体而获得知识的精神。题目即本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简介。
3.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
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实验过程具有哪些特征?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特征之一: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实验的特征之二:实验的过程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尤其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
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