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本中不同的“脸”所代表的不同人;
2、通过文本学习,再次感受在天灾来临之际,上到中央领导,下到普通百姓为灾区所付出的无私的爱;并引导感受“大爱”的内涵。
3、引领学生体会“大灾有大爱,地动天不塌”的深刻含义;
4、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
对“大爱”内涵的领悟,并体会“大灾有大爱,地动天不塌”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师: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又到了512日。你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日子吗?
2.学生回答。
3.师:是啊,两年前的512日,我国的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场新中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让八万多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千万个温暖的家庭永失至爱。
4.播放鱼片,学生欣赏。
5.谈话导入,师:大灾有大爱。 2008 5 12 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那场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和崇高精神的大展示。 本文作者在2008512日汶川大地震后,亲见全民一心、抗震救灾的动人场面,深受震撼,写下此诗。这首诗在中央电视台大型抗震救灾晚会上由众多明星朗诵时引起了国人强烈的共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名为《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的现代诗。
(二)自主学习
1把诗歌读通顺,读流畅,初步读出感情
2、这首诗写了哪几张“脸”,表达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张是熟悉的脸,他满含泪花安慰失去了亲人的“我”; 第二张是陌生的脸,他勇敢地救出了埋在瓦砾下的“我”; 第三张是美丽的天使的脸,她为“我”包扎创伤;第四张是老师镇静的脸,他帮助学生最先撤离教室,自己却不幸献身;第五张是年轻而又急切的脸,他献出了宝贵的鲜血; 第六张是那最疲惫的脸,他奋力救灾却难以顾及自己的家人;第七张是最可爱的脸,他远在他乡海外,却时刻关注着“我”。
3、为什么每节诗末尾用了同一句话?
“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是全诗要表达的主旨,所以反复强调,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震撼力。
(三)合作探究
再次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
(1)、“撬开了残垣/搬走了巨石”——“撬”与“搬”能互换吗?为什么?
(2)、把“成就了自己的永恒”改成“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好不好?为什么?
(3)、“献出了自己的殷殷鲜血”——把“殷殷”二字删去好吗?为什么?
(4)、“那是一张年轻的脸/是我在排队长列里看到的最急切的脸……”——将“最急切”改成“最有朝气”,与前句“年轻的脸”可能对应得还好一些,这里作者为什么用“最急切”呢?
(4)交流梳理
1. 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撬开了残垣/搬走了巨石”——“撬”与“搬”能互换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撬开”与“巨石”、“搬”与“残垣” 搭配不当。
2)、把“成就了自己的永恒”改成“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原句表达了对那些为保护学生而牺牲自己的教师的敬意,赞扬了他们的牺牲精神,歌颂了他们的伟大品格。 改后的句子只是一种客观的表述,感情平淡。
3)、“献出了自己的殷殷鲜血”——把“殷殷”二字删去好吗?为什么?不好。殷殷二字是为了强调鲜血对人的生命的宝贵,也增加了现场的真实感。
4)、“那是一张年轻的脸/是我在排队长列里看到的最急切的脸……”——将“最急切”改成“最有朝气”,与前句“年轻的脸”可能对应得还好一些,这里作者为什么用“最急切”呢? 这是为突出为伤员献血的队列很长,“最急切”三个字准确地表现了那些献血者的心情及当时的情景。
2.为什么作者从一张张脸上能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者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饱含真情地描绘出这一张张脸,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强烈感受:“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3.分角朗诵。
4.课文小结。
(五)检测拓展
把你此时最想说的话,写成一节小诗表达对祖国母亲的赞美和热爱。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板书:
地动天不塌
大灾有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