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阅读教学
形象变得生动可感,同时还能由衷地感受到作者给予犬堰河的高度赞美。在学生反复吟诵的过程中,人物形象、情感已了然在心,大堰河已经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在情感充分品味的情境下就可水到渠成地“归纳领悟,再次美读全诗”了。
整堂课通过美读,品到了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通过美读,品到了诗人采用排比反复抒发的澎湃激情;通过美读,品到了这首看似诗味不足,却充 满形象美和情感美的魅力诗章。
古人曾说:“诗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多了些急功近利,少了些回归诗文的本真规律,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去把教材和高考考点对接,也不愿意花时间去等等被我们远远甩在身后的诗文涵咏与品味。于是乎,语文课堂缺少了语文味,语文课上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文学作品审美的盲人。
回归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重拾被我们遗忘的诵读就是一个重要途径。当然,诵读不是无目的的读,也不是毫无章法的乱读。诵读的终极目的是深入理解与感悟诗文感情主旨,诵读的方式也是由表及里的层层深入。在整个诵读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做好诵读全程的总设计,要在创设情境、以身示范、反复吟咏三个环节上下足功夫,做好这三个环节,就能叩击诗文的灵魂,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作者通联:江西赣州市兴国中学]
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索----以《故都的秋》的教学为例
■孙正旦
散文因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与其他文体相比,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散文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导致教师无法形象地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感知与理解,故学生只能凭借自身的感觉去体会散文阅读中的审美境界,而学生自身的审美体会能力不足,阅读时,很容易造成审美困境。因此,进行深度理解就成了学生的难题。如果教师直接引导,又会使学生受到教师阅读教学的控制和同化,以教师给予的固定模式去阅读,学生又缺少了自身的审美体验。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体会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语文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走出审美困境。
《故都的秋》处于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中的散文单元,属于学习任务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本单元中选取了《故都的秋》《荷塘月》《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等散文名篇。这些课文语言优美,融情于景,意蕴深厚。郁达夫《故都的秋》描写故都北平的秋天,抓住富有特点的景物,细腻刻画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尤其是把悲凉的秋味写得特别美,作者的审美旨趣也隐含在字里行间。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存在着不足,需要教师在鉴赏方法和审美感知等方面加以引导。
写景抒情散文
在此,本文以《故都的秋》的教学为例,探究一下新课标下背景下散文教学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结合。
一、以语言之钥打开情感大门
语言是打开作者心灵世界的钥匙。品味语言的过程,就是品味作者的审美趣味;揣摩文字的温度,就是在斟酌作品的思想情感。朱光潜说过:“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一切阅读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进入文本,才能和作者进行思想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
当然,品味语言也是有方法可循的。在《故都的秋》的教学中,笔者通过替换法、删减法、对比法、互参法等鉴赏方法,带学生领略作者笔下的悲凉之美。具体设计如下:
1.替换法
⑴故都的秋⑴北平的秋
(2)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2)租人家一椽屋子来住着
(3)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3)朝东瞧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4)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4)都听得见它们的嘶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