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散文发展(一)
30年代散文发展(一)
30年代散文发展(一) 第二个十年的散文创作在第一个十年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和二十年代相比,具有着自己独特的呈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化的分野。这是30年代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1927年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之后,受政治形势的影响,30年代的散文创作派系,通常都以政治倾向来划分,即属于左翼作家的散文;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作家的散文;以及政治态度比较超越的京派及其他作家的散文等。
文体意识比以前大大增强。这是30年代散文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不同创作风格的追求在更大程度上还体现为对散文的社会功能和文体要求的不同理解,30年代的散文并没有因为政治化和诸多论争而走向危机,相反,却因为多方面的艺术探求而获得了生机,杂文、小品文和抒情性散文都各自有长足的发展。
第一节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
左翼作家处于被国民党当局实施的文化围剿的压迫之中,他们当然更看重散文的现实批判性和论战的效果,作为匕首和投的杂文就很自然地成为他们首选的文体,这样,30年代就又出现了一个杂文创作的繁荣期。
"鲁迅风"杂文:30年代,除了鲁迅仍在继续创作之外,在他的影响下又一批新的杂文作者涌现了出来,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瞿
秋白、茅盾、唐弢、徐懋庸、聂绀弩等。这些足以证明鲁迅对这一时期的左翼作家杂文创作的巨大影响,这些作家的杂文风格特是可以用"鲁迅风"来加以概括的。
"杂文双璧":徐懋庸和唐弢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杂文新秀中的"双璧"。
徐懋庸(1911-1977):其知识渊博,长于思辨,其杂文贴切泼辣,文风质朴,主要也是针砭旧物,但是和鲁迅比,视野和力度都比较小。主要杂文集有《不惊人集》、《打杂集》、《街头文谈》。
唐弢(1913-1992) :其杂文简明而有文采,是政论和艺术散文笔调的结合。学到了一些鲁迅的风格,但是却比不上鲁迅的深刻和广博。主要杂文集有《推背集》《海天集》。
梁遇春(1906-1932):是一位独树一帜的文体家,杂感随笔作家。其生前死后结集的随笔有《春醪集》《泪与笑》,写的机智幽默、富有才情。其知识广博,能够旁征博引,好发议论,喜欢标新立异,但又不失法度。
第二节"论语派"及其小品
一、"论语派"的形成
论语派是以1932年林语堂创办的《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以杂文为主的小品文流派。这个流派拥有三个刊物,即《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代表人物是林语堂、周作人。该派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保持"冷静而超远的旁观者态度"。其主张和倾向受到了当时进步作家的批评。
二、三十年代的林语堂和幽默闲适小品
林语堂是"论语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幽默大师"。
1932年9月,他创办了《论语》半月刊,1932-1934年,又相继创办《人间世》《宇宙风》,一时幽默闲适之风盛行文坛。文学主张:林语堂的文学主张主要就是幽默和闲适。
幽默。早在20年代,林语堂就开始提倡幽默,到了30年代,又将这个主张重新提起。幽默,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美学追求,更是一种写作的立场和人生的姿态。林语堂所主张的幽默和讽刺是不同的,他认为,讽刺具有"酸辣之味",而幽默必须先有深远的心境,去掉讽刺的"酸辣之味",读者得到淡然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幽默。
闲适。林语堂认为,小品文应该"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认为小品文,既不能安邦,也不能亡国,只是一种散文的笔调。作文时,和读者之间仿佛是老朋友之间叙旧、娓娓而谈,潇洒自在,这就是"娓语式的笔调",也是他小品文的主要范式,在实践上提高了随笔体散文的文体地位。
在当时那种阶级紧张对抗的气氛中,林语堂的这种文学立场很自然地就站到了文学的主流圈外,并引起了左翼文坛的批评。不过他并不理会,仍然是和现实拉开距离,以自由主义的立场写"热心人冷眼看人生"的文章。
30年代是林语堂散文创作的高峰期,其散文题材非常庞杂,几乎无所不谈,他西学和国学的底子都非常深厚,熟悉中西文化,所以习惯用中西比较的眼光看问题,作品文化含量高,幽默从容睿智,行文轻松自然,从另一个方面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三、"五四"落潮后的周作人与"论语派"
周作人是论语派实际上的精神领袖。他和林语堂一样,都是现代散文闲话一派的宗师。这一时期出版的杂文集有《看云集》、《书房一角》、《夜读抄》、《苦茶随笔》、《苦竹杂记》、《风雨谈》、《瓜豆集》等,人生态度明显走向了消极,从1934年发表《五十自寿诗》之后,已经彻底地从早期的新文化运动的战士蜕变为一名隐士,虽然有些作品也暗含讽世的意味,但总体的政治倾向却是消极落后的,直至最后在政治上完全堕落,沦为汉奸。
第三节抒情散文的创新和随笔、游记、报告文学
一、抒情散文
富于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在30年代继续得到了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何其芳、李广田、缪崇、丽尼、陆蠡、吴伯箫、芦焚等人。主要以京派为主,单以文字之美而论,当首推何其芳的《画梦录》。
(一) 何其芳及其《画梦录》
何其芳(1912-1977)是汉园三诗人之一。著名散文集《画梦录》可以说代表了他的最高成就,该书1937年获得了《大公报》文艺奖中唯一的散文奖。收入散文作品16篇,主要写于1932年-1935年。
《画梦录》艺术特点:
1、追求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采用"独语"的调式,刻意画梦,在黄昏的灯光下,抒写青年知识分子不到现实出路的寂寞、孤独之情和有所期待但又无从追求的苦闷心理。
2、善于运用绚丽精致的语言、繁复优美的意象、奇特的想象、轻灵的笔调,来委婉地传达内心的复杂情愫,诗情洋溢,而文字
充满了纤弱的感情和雾般的朦胧,风格绚丽而缠绵,集合了晚唐五代诗词及外国印象派的艺术之美,是对现代艺术散文体裁的独特的创作。其中的《梦后》、《岩》、《黄昏》、《雨前》等篇,都是精致的美文。
何其芳努力使散文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但有时雕琢过分,失去了自然。这种唯美到极致的情怀在30年代的知识分子中很有共鸣,但是它也很容易就转化为对美的迅速放弃。他后来
认为自己"先前由于孤独,只听见自己的青春的呼声,不曾震惊于辗转在饥寒死亡之中的无边的呻吟",从1936年写《还乡杂记》开始,他的感情开始变得粗起来了,艺术见解发生了巨变,从此再也没有了精致之作,抗战之后,他奔赴延安,走上了革命道路,风格日趋朴素自然,但却也失去了他独特的风格,不再富于艺术的独创性。
(二) 李广田及其《画廊集》等
李广田(1906-1968)也是汉园三诗人之一,但其主要成就在散文上,虽然和何其芳一样都追求散文的独立的品格,却与何其芳的风格截然不同。散文集早期主要有《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等。
李广田散文的艺术特点:
1、追求朴野无奇的境界,喜欢以记叙某种独特的人物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如老渡船、
柳叶桃、问渠君、投荒者、看坡人、山之子等。
写景抒情散文
2、善于把抒情和叙事、写景结合起来,风格平实浑厚、感情沉郁而略带悲凉,具有较明显的
柔美格调。
抗战之后,李广田的散文开始进一步贴近现实人生、感情由沉郁转为泼辣,在柔美中融进了阳刚之气,但在艺术成就上没能超过前期。
(三) 丽尼及其《黄昏之献》等
丽尼(1909-1968)是专心写散文的作家。和何其芳相似,他的散文也经历了从低吟"悲风曲"到高歌"抗争曲"的转变。
丽尼散文的艺术特点:
1、注重抒情,注重探索和展现灵魂世界,大多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显得率真热烈。
2、注重文体之美,注意调的搭配和韵律的和谐,无论是独语式、对话式还是诗剧式,都
富于音乐感。
3、善于运用象征和暗示来传达奇妙的感觉和意识
4、风格悲哀而忧伤,虽然多是"个人的眼泪和向着虚空的愤恨",却因为他的真挚和不屈而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
《黄昏之献》是丽尼的第一个散文集,写的是青春梦幻消逝之后的空虚和怅惘,弥漫着一种忧郁而又美丽的黄昏气氛,此后又相继出版了散文集《鹰之歌》和《白夜》,逐渐开始关注现实人生,抒情性有所减弱。由于生活的牵累,丽尼后来不得不从事其他职业,令人惋惜地结束了他的散文创作生涯。
(四)陆蠡及其《囚绿记》等
陆蠡(1908-1942)和丽尼齐名,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
和《囚绿记》。散文集《海星》、《竹刀》写于抗战之前,多是以青春回忆为题材的散文诗,写年轻人的回忆、幻想和沉思,歌唱童真和自然,探求人情美和人间爱,感情厚实,
文字浓重,细腻真切。散文集《囚绿记》写于上海孤岛时期,名篇《囚绿记》是一篇咏物言志的散文,通过描写常春藤永远向阳光生长的习性,而歌颂了一种不屈不挠地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文笔婉约蕴藉,看似幽婉的文字却表现出一种悲壮美。陆蠡后来被日本宪兵队拘捕,惨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