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折枝的意思
    王戎七岁时,和父亲到果园里去。
    在路旁看见一棵李树,结满了李子,长得十分可爱,熟透了的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李子也挂在树枝上摇摇欲坠。于是,他摘了一个李子吃。王戎在路上采摘李子这件事被他父亲知道了,便把他叫过来,问道:“为什么不在路边摘些李子解渴?”王戎说:“果树不是应该生长在路旁的吗?”王戎的父亲听了,便对他说:“因为这样的果实多呀!”王戎听了便回家去了。后来,王戎成了晋国大名鼎鼎的人物,被人们称作“奇童”,可是没有人再知道“道旁李”的故事了。荒谬的意思
    七岁的王戎坐在路边的李树下,吃着美味的李子,父亲见了便问:“你是从哪儿来的?”王戎答道:“是从我家路旁的那棵李树下来的。”父亲说:“李树长在道路旁边,它的果实再好吃,又怎么能摘呢?”王戎听了,就跑回去跟母亲说了父亲的话。母亲说:“确实如此,天下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啊!”王戎听了,说:“可是有人认为‘以为果实不是本地所产的就不要’,我还认为这种做法荒谬,岂不是一样的糊涂吗?”
    树高万丈,根却深植土地;虽然比喻极言事情体积、规模等超越寻常,但根须不能离开原来的地方。道旁之李,离其本根,无枝可依。说明不是当地的果实再美味,即使它长在路旁,也不能随意攀折。李子虽甜,却也需要立足生根;人虽无量,亦当立志自强。出自唐代刘驾《洛桥晚望》:“树高千丈人何在,叶落归根自不知。”道旁的李子虽然又甜又多,但其实离它的本根太远了,它没有依靠的东西。正如人的品德高尚,却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也要懂得自尊自重,才能流芳百世。刘驾是唐朝的诗人,出生于官宦之家。 14岁的时候,他写了一首《春宫怨》的诗,暗讽宫中黑暗。唐穆宗很赏识他的才华,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由于他性格耿直,多次上书谏诤,引起权贵的憎恨,几度遭贬,几乎丢了性命。虽然他官场失意,但仕途坎坷并没有影响他的生活。唐穆宗驾崩后,他从长安奔赴洛阳,准备参加由僖宗主持的储君李复的葬礼。途经洛桥时,诗人凭吊李白墓,想起李白身前壮志难酬的处境,想到自己目前困窘的处境,不由悲从中来,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七绝。“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