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丛刊》2019.02
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59
“晒”的词义演变
■杜淑琪/广西大学文学院
摘 要:“晒”字是从古代汉字“暴”(曝)分化出来的。其本义是“日光照射、放射。”后来方言中出现“曬”(晒),逐渐“曬”(晒)在口语里代替了“暴”(曝)字,才兼表“使干”。随着历史演变“晒”由一个义项逐渐演变为多个义项,其语法功能发生变化,且感情彩和语体彩也逐渐丰富起来。可以说“晒”的词义演变是共同语、方言和外来语糅合的结果。随着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晒”族词和“晒+X ”结构,“晒”被赋予了“新生”。“晒”族词大量产生不仅丰富了当代汉语的词汇,也给今后词汇的发展提供了可以仿拟的可能。关键词:晒 词义演变 结果本文研究的是“晒”的词义在历史中演变的情况,“晒”的本义是什么?包括有哪些词义义项,词义演变的途径以及词义演变的结果。“晒”在现今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词汇,其被时代所赋予的新义与其基本义有怎样的关系?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寻“晒”的词义演变过程。
一、“晒”的本义与词义演变要探究“晒”的本义及词义演变情况,必须知道“晒”在历史发展中有哪些词义义项。我按照历史时间的远近顺序,查了相关的字典、词典,看看“晒”的词义义项的具体情况。
(一)《说文解字》及相关文献中的解释
后羿射日的故事简短
“晒”被收录在《说文解字》中的字形是“曬”,查阅文献发现“晒”在《说文》中并没有独立的条目,可见“晒”在上古用作“曬”。《说文·日部》:“曬,暴也。从日,麗聲。”《说文·日部》:“暴,晞也。从日从出,从□从米。”《说文·日部》:“晞,乾也。从日希聲。”暴”即“曝”之古字,于“六书”为会意,示意“太阳出来时用手捧米让太阳把它晒干”。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晒”的解释是:“曬,暴也。从日,麗聲。《汉中山靖王传》:‘白日曬光,幽隐皆照。’曬与釃同意。散其光也。所智切。音变则所賣切。”从段注看,“晒”
字表示的是“放射”义。因为“白日暖
光”的施动者是“日”,更重要的是从字形上能得到证明。“曬”和“釃”都是形声字,声旁都是“麗”。这是用同声旁的形声字来表示近义词的含义。用“麗”作声旁的形声字“曬”“釃”的含义是从一个本义引申出来的,它们含义的共同点是“散”,不同点是“曬”(晒)为“发散光线”,“釃”(酾)为“漏散酒液”。可见,“曬”字本来是表示“放射”义的,后来它在口语中代替了“暴”字,才兼表“使干”义。
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对“晒”是这样解释的:“曬,暴也。从日,麗聲。《方言七》:‘七暴五谷之类,秦晋之间谓之曬。’《方言十》:‘曬,干物也。’假借为摛。”在这里他认为“晒”的意思是“晒干,使物曝干”之意,并认为“晒”后来假借为“摛”,引申为“日光散布”之意。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对“晒”的
注解为:“曬,暴也。从日,麗聲。所智切。《方言》:‘曬,干物也。扬楚通语也。’段氏曰:‘曬’与“曬”同意,散其光也。’”
综上所述,从“晒”字形看其意义发展脉络。“晒”字是从古代汉字“暴”(曝)分化出来的。本义是“日光照射、放射”。后来方言中出现“曬”(晒),逐渐“曬”(晒)在口语里代替了“暴”(曝)字,才兼表“使干”,所以表示“物体在阳光下晒干”是后来发展的义项。南京大学汪维辉先生在《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中》谈到:“晒”是最初可能是个方言词。在《说文》《段注》《玉篇》中都有记录“晒”这个词,但在西汉文献里尚未见到实际用例。不晚于西汉,某些方言管“暴”叫“晒”。扬雄《方言》对此作了可贵的记载:
管锥编(1)晒,暴也。暴五谷之类,秦晋之间谓之晒。(卷七)
(2)昲、晒,干物也。扬楚通语也。(卷十)郭璞注:“亦皆北方常语耳。”
扬雄时代的扬楚通语词到了郭璞(276-324)时代已经成为了广大北方地区的常语。据此可推测,最迟到两晋之交(4世纪初),口语里“晒”大概已经取
代了“曝”。
集思广益的益是什么意思(二)《辞源》中的解释《辞源》中对“晒”的解释是:晒:“曬”之异体。也做“㬠”。曝,曝物使干。一本作“㬠”。齐己白莲集二题终南山隐者室诗:“风吟窗树老,日晒窦云干。”另注“曬”所表示的含义:①
在日光下取暖或曝物使乾。②日光照射。[曬背]就日取暖。犹言曝背。
由此可看出“晒”是“曬”的异体字,两者只是存在字形上的差异。并对“晒”的义项进行了细化,新增“在阳光下取暖”之意,例如所列举的词“晒背”指的是就日取暖之意。另外,《辞源》中解释到:“晒”也做“㬠”。“㬠”在《辞源》中也有记录:1.shài ①晾晒《南方草木状·甘》:“秋熟收之,蒸~切如米粒。”2.shà②甚,很。辛弃疾《洞仙歌·红梅》:“春未到,雪里先开,风流~。”从中可看出,“晒”与“㬠”虽词形语音上有差异,但在意义上却有联系。
(三)《古今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晒(曬)①人或物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外边~了两大筛子果片。②日光照射。日~霜融作浅池。(宋·陆游)③方言。把人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别把客人~在那儿。
由此可以看出,“晒”出现了新义项,用作动词,是“把人放在一边,不予理睬,使人难堪”之义。这种意思一般常在方言中出现。例如:中国十大风景区
工程验收报告(1)廉春明《珠联璧合》:“老厂长没去,把老护士长一个~那啦!”(东北官话)
(2)关玺华《归期》:“你钻哪儿去啦,头一回见面就~人家大姑娘。”(胶辽官话)
在一些方言中也出现了“晒台”这样的词,也是表示“不予理睬,搁置”之意。比如:他答应的那件事,又给晒台了。
(四)《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晒”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如下:晒:①同“曬”。太阳照射物体;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