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故事梗概:1969年美国洛杉矶社会政治动荡与反叛文化的兴起,旧好莱坞电影的落寞,欧洲电影的兴起以及电视业的蓬勃发展冲击着当时的好莱坞。莱昂纳多饰演的过气的动作演员里克和布拉德·皮特饰演的与他长期合作的替身演员克里夫在电影圈一路挣扎,却发现好莱坞早已不是他们过去所熟悉的好莱坞。与此同时,里克的邻居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和他的妻子莎朗·塔特一家被一“组织”嬉皮士青年盯上……在这青年准备入室行凶罗曼一家时,却误打误撞先进入了里克的家中,在酒精和嗑药的迷幻兴奋状态下,克里夫和里克合力将行凶者打得落花流水,阻止了这一系列的暴行和虐杀。该片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末震惊世界的“曼森家族杀人案”。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曼森及其信徒残忍地杀害了沙朗和她四位聚会的朋友,五人无一幸免当场身亡,与之一同死去的还有沙朗肚子里八个月的孩子,而罗曼则因在欧洲拍戏逃过一劫。
一、后现代主义下的昆汀电影
在一次圆桌专访谈话节目中,昆汀·塔伦蒂诺直言:“到目前这部‘好莱坞往事’面世为止,我认为我所有的电影从隐喻层面上来看其实可以看作是一部大电影,他们互相关联,而这部电影就是整个大电影的高潮部分。”毫无疑问,以制作独立电影起家的昆汀将此次的《好莱坞往事》奉为自己的标杆之作,如
果说之前标准的昆汀式影片展现了“好莱坞中的昆汀”,那么这一部《好莱坞往事》则述说了“昆汀眼中的好莱坞”。作为新好莱坞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昆汀一直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个人风格在好莱坞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的电影也成为了西方后工业、后现代文化下“作者电影”的独特个案。[1]
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以反对、反思、重写“现实性”,主张反理性主义、反本质主义、反普遍主义、反形而上学,消解事物的深度意蕴而走向平面化,倡导大众文化以消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伴随着大众文化工业的兴起,这种既具备大众趣味审美基本要素,又以解构主义为根基,对传统理性和经典进行颠覆的文化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精神已然渗透、融合进了当代电影文化和电影艺术之中。[2]而很显然,充满讽刺意味和解构主义的昆汀电影展现了这一点。
非预科班出身的他从1987年的处女作短片《我最好朋友的生日》开始,就以极端的自我风格和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紧密关联的独特方式脱颖而出。而1992年的《落水狗》和1994年的《低俗小说》则是奠定了“昆汀电影”的基础格调,后者更是捧走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自此,昆汀成为电影圈内炙手可热的新人导演。
二、线性叙事的再尝试
暴力美学,天马行空,不可预测就是昆汀电影唯一可以预测的东西。在“昆汀式”的典型电影中,非线性叙事风格是昆汀叙事最为突出的一点。后结构主义电影里支离破碎的片段对人们传统的认知进行了颠
覆,法国新浪潮代表人戈达尔在此之前也积极反对古典叙事,以细碎的结构创造突兀的艺术风格。而被昆汀玩的出神入化的“非线性叙事”则体现在《低俗小说》和《无耻混蛋》里。《低俗小说》以环状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为人所津津乐道,四段相
日落大道余晖下的温情:《好莱坞往事》
——昆汀的一次“转变”
黄梓润
(浙江理工大学杭州310018)
【摘要】《好莱坞往事》是美国著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第九部影片,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末的洛杉矶,讲述了时代下电影演员们在风云变幻的电影圈里摸爬滚打的故事,并以创造性手法再塑“曼森家族”案。影片通过对这一时期电影的缅怀,实现了一次对自我风格的转变和自我总结。本文将以昆汀式电影为切入点,分析昆汀对于《好莱坞往事》在叙事风格、人物塑造和表现形式上的转变和继承。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暴力美学;昆汀
【作者简介】黄梓润,浙江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本科生。
42
20211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故事打破了正常叙事的时间次序和叙事规则,使得原本的生活变得戏剧化、游戏化;到了《无耻混蛋》中,昆汀同样划分了五个片段,这是他的标志性电影符号之一。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对于战争纪录片的题材,昆汀作出改变的是其故事具备了线性叙事的特点。而在《好莱坞往事》中,同样是回顾再现上世纪的故事,昆汀在他的叙事风格上第一次表现出了某种程度上的“平庸”:既没有出彩的叙事手法也没有昆汀标志性的叙事符号“片段处理”。莱昂纳多和皮特的双主角阵容在叙事冲突和故事发展上也没有给予观众太多的新奇,因此昆汀以往最让人折服的剧作功底在《好莱坞往事》中变得荡然无存,为此许多影迷和观众大感失望并认为《好莱坞往事》前两个小时是没有任何昆汀彩的片段。在站在昆汀个人特有的叙事功力来讲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无论是非线性还是线性还是其他叙事方式,归根结底昆汀真正想做的还是讲故事。昆汀说:“《好莱坞往事》就是我的《罗马》”。正如诸多媒体对该电影的总结一样,《好莱坞往事》是昆汀写给好莱坞的一封情书。在影片中,尽管昆汀以几乎平铺直叙的叙事手法讲述故事,但我们仍然能看到无数个镜头下昆汀对那个黄金
时代的致敬和追忆,镜头里各式各样的年代金曲,杂七杂八的电视剧,聚会上人们放肆纵情的歌舞,霓虹灯下形形的行人……而这种戏仿和引用不仅是昆汀电影的另一大特,也是作为重现历史时代的必要手段。片头里克和克里夫参与的上世纪50年代的“戏中戏”电视剧《赏金法》致敬了五六十年代的美剧,例如《荒野大镖客》《通缉令:不论死活》;帕西诺开玩笑提及的《秘密特工》即是当年借助“007”热度在1964-1968年上映的美剧;里克家中的海报是1949年的西部音乐片《黄金宝马》;莎朗去电影院的黑高领毛衣则是借鉴了其出演的《凶宅惊魂》……而剧中虚构的里克和克里夫则是参考了伯特·雷诺兹和他的替身演员哈尔·尼德汉姆,其中大量关于里克的电影海报则是充满了当年流行的间谍片系列。而处处充满阳光的场景则是向我们展示了昆汀心中最美好的一面,他尽其所能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上世纪60年代末的好莱坞。
三、讽刺滑稽风格的延续
昆汀的电影充满了荒诞和滑稽,而这反映出来的后现代游戏性更多体现在话语系统上——价值的崩塌、消解、虚无、毫无章法。《落水狗》中,人物之间充斥着直白粗显的话来表现人物;《低俗小说》中,文森和朱尔斯在杀手任务中无时无刻不谈着与行动八竿子打不着的话,消解着杀人的暴力和快感……在《好莱坞往事》中,过于平铺
直叙的叙事风格也让昆汀电影的这一特点变得模糊不清。话痨似乎成了真正的纯废话,而一些烘托人
物细节的剧情也在最后不了了之。例如克里夫杀妻终归成了一个疑点,并没有完全地形成人物形象的“弧光”。从昆汀想要表现出时代下人物对命运的选择和梦想的坚持这一方面来看显得不够充分,对影片所想要承载的“厚度”贡献不足。然而另一方面如果借由昆汀对《好莱坞往事》进行的“大电影高潮部分”评价来看,电影似乎又充满了对其讽刺风格的总结和反思。在这场戏中,昆汀塑造了一个并不惹人喜欢的李小龙形象:自吹自擂、不堪一击。而他与克里夫的打斗最后以克里夫被逐出剧作组结束。这场较量似有新旧电影人、新旧电影交替的隐喻,表达了自己对老一辈好莱坞的缅怀和爱戴。影片中成长在反叛文化和动荡环境下的问题青年们企图以暴力摧毁莎朗那般的美好,最终却反而被磕了和醉酒的克里夫、里克以暴力手段制裁。昆汀对自己的“暴力观”的自我嘲讽和反思最终融入到自己的“暴力美学”之中,并借由“嬉皮士”进一步对那个动荡的时代进行了反思。无论从哪一点来讲,昆汀的荒诞、讽刺风格一如既往,并具备了一些人文内涵和文化思考的意味。
四、暴力美学的阐释
对于昆汀来说,在录像店打工的日子是他难以忘记的经历。期间昆汀阅片数万,其中不乏大量B 级片,这为他日后的电影创作生涯里对“暴力”的处理手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鲍德里亚分析提到,在信息泛滥而大众视听系统迟钝的时代下,暴力现象已经独立于理性社会,进入到日常生活中。昆汀电影一向被认为是新暴力电影的代表。借用早年香港电影界评价吴宇森电影的词“暴力美学”来说,昆汀正是通过技术创造性地扩展暴力的仪式感和诗意,在其荒诞、消解主义的电影风格下将暴力行为转化为
唯美主义的镜头语言来展现这种无与伦比的昆汀式“暴力美学”。《杀死比尔》中空前的暴力和血腥产生极端的感官刺激,通过章回形式叙事来弱化线性故事以求杀戮和复仇的完美展现,其中不乏大量“邵氏电影功夫”“日本武士”等文化因素,加深了暴力的仪式感。《无耻混蛋》中女主火烧剧场之前,穿上红裙,抹上鲜艳的口红则是意味着暴力的仪式即将开始。[3]更不用说《金刚不坏》《八恶人》等B 级片中充斥着的血腥镜头。“暴力美学”作为昆汀电影最大特点之一,在《好莱坞往事》最后40分钟里再次为观众呈现了令观众疯狂的暴力仪式。从里克那一句F 语开始,历史在电影中被改写。入室行凶的青年们被里克、克里夫打得落花流水,飞
(下转第46页)
日落余晖43
20211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溅的血液,模糊而血腥的肢体和面容充斥着镜头,肉体和刀、棒、火的激烈碰撞在此时由极端的罪恶变成观众直呼过瘾的解气的力量,一场本该是行凶杀人的残忍案件在此时成为了一次英雄救美、伸张
正义的战斗。独特的暴力消解了历史的悲剧,转换过来的是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再回望和施暴者的再谴责。而里克喷火器的大肆虐杀与影片前后呼应,有着不同于《无耻混蛋》中火烧纳粹的别样风味。在这场打斗的盛宴中,克里夫和里克表现出来的歇斯底里和滑稽表演自然而然地让人重新回到了“昆汀式”的暴力仪式之中。
结语
再回到那个的好莱坞黄金时代末期。里克深陷事业低谷,他会因为自己表演的不如意而责怪辱骂自己,也会因为来自一个与其搭戏的小女孩的鼓励而窃喜,悲喜交加中,是里克对于电影事业的坚持;克里夫是街头游荡的游侠,他正直真实,热爱动物,为朋友打抱不平,在结尾是抗击行凶者保护朋友的功臣;莎朗天真可爱,热爱生活,会为了一点小自尊而向人介绍自己的演员身份,也会因为电影院观众对自己角的喜爱而暗暗窃喜,而电影里她越是幸福,回到历史则更让人感到惋惜。昆汀用自己的方式为好莱坞书写了一个童话故事,表达了他对好莱坞人和电影艺术的崇高敬意和热爱。在他个性化的笔下,
一切摧毁人们梦想和幸福的邪恶都将归于毁灭,所讨厌的人和事都将在他的“暴力”下屈服。而一系列的潜台词下,更是他对美国文化问题的反思,无论是嬉皮士体、越南战争还是过去暴力影视剧对青年人的影响。事实上,昆汀还是那个昆汀,《好莱坞往事》也只是他对真我的又一次展现,仅仅因为影
片少了些固定思维中的“昆汀式”特而持有否定态度亦或是去摒弃影片前两小时的“白开水式”铺垫都是不够理智的。
影片结尾,面对莎朗的热情邀请,里克满怀敬意和羞涩,小心翼翼地靠近邻居的大门,就如同昆汀小心翼翼地走入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下的受害者一样。昆汀的这一封情书更像是一次人们对历史迟来的道歉和慰藉。《好莱坞往事》里日落大道斜阳的余晖属于昆汀导演谦逊温柔的一面,我们或许能更加地去理解昆汀对于电影艺术的那一份敬爱。■参考文献:
[1]李兵兵,常裕博.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与后现代文化语境[J].电影文学,2017(01).
[2]陈晓云.电影理论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6(10),第212页.
[3]高嘉慧.论昆汀电影中暴力的美学意味[J].文化学,2019(08).
(上接第43页)
户、政府和其他外部观察者的责任,并强调不同的价值观。在中国宪法要求国家利益与人民集体的利益一致,因此平台治理模式中集体利益高于平台的商业利益。在平台治理效率方面,国家立法保障了相关政策的实施,避免了治理主体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西方关于平台治理理念则努力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相互交织的价值观,呼吁国家和平台用户分担部分平台的治理责任,但只要平台利益和竞争
关系不断变化就很难达成长期共识。要想突破瓶颈,西方的平台政策制定者应该跳出固有思维,洞见不同国家的平台治理框架,这对西方平台想象或预见未来可能的治理模式将是有益的。■参考文献:
[1][比]的赫特,古特维特.隐私、数据保护和执法:个人的不透明和权力的透明[M].Intersensia:Belgium:Antwerp,2002:61.
[2][荷]范迪克.互联互通文化[M].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and New York,2013.
[3]刘欢.日均拦截谣言210万次,周二是谣言传播最高峰[OL].中国科学院网,2015年6月25日,URL:www.cssn/xwcbx/xwcbx_rdjj/201506/t20150625_2047693.shtml.
[4][英]卡默茨.数字平台政策和监管:走向激进的民主转向[J],国际传播杂志,2020(14):135-154.
[5][美]麦克切斯尼,席勒.国际传播的政治经济学:关于媒体所有权和监管的全球新兴辩论的基础(科技、商业和社会方案文件第11号)[M].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瑞士日内瓦,2019:1-30.
[6][英]库尔德里,米泽斯.数据殖民主义:重新思考大数据与当代主题的关系[J].电视与新媒体,2019,20(4):336-349.
[7][英]库尔德里,米泽斯.联系的成本:数据是如何殖民人类生活并将其用于资本主义的[M].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20.
4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