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峰会中成就生命的飞跃
铜山区徐庄实验小学 王 艳
这里所说的“峰会”既非政要参加的高峰论坛,也不是精英聚集的经济会议,而是我区教育系统近年来开展的一项特活动——读书峰会,时至今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对于有些老师来说,读书峰会参加完也许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可于我而言,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和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改变了我的思想观念、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增加了我的文学底蕴、提高了我的教学质量、成就了我生命的飞跃。
峰会调动我读书的内驱力。身为一名偏远村小的老师,对于前几届读书峰会,我是听过但无缘参加。第一次邂逅读书峰会,已经是第四届了。那是2008年4月份,作为学校中青年语文教师的代表,我有幸参加了在徐州师范学校举办的主题为“我为书狂”的第四届读书峰会。虽然时间的车轮已经“走”过了6年,可那天参加场活动的场境仍历历在目。在那届峰会上,我领略了几位特级教师课堂之外的风采,激情的武云飞老师、朴实的程广海老师、坚韧的胡近勇老师、睿智的张敬义老师,他们都是为书“痴狂”的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山东教育报刊社主编、北京教师周报的特约编辑陶继新老师说的“做教师的,不管是语文老师,还是其他科的教
师,都应多读书,读中外经典,让生命成就飞跃。”那天的收获颇丰:从陶老师那里,我知道了作为教师要想有一个生命不断飞跃的过程,只有靠读书,尤其是读经典,读经典中的经典,和大师进行心灵对话。从那一刻起,陶老师那闪着阅读思想光芒的“理念”调动了我读书的内驱力,鼓舞着我“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让阅读成为我生命的必须”。回校后我为自己制定了整学年的学习计划。2008年,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学生第二》、肖川先生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和《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卢梭的《爱弥尔》等县教科所推荐的第一套“10本书”一一走进我的视野,成了我每日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读完之后,我就写,写教师专业日记、写教学反思、写经验总结、写论文,“读写”个不停。为期一近学年的“恶补式”的读写“充电”,“刷新”了我的“大脑,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开阔了我的眼界,增加了我的文化底蕴,提高了我的人文素养。
那一年,我撰的文章《关爱让他回到同学间》发表在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期刊《现代教育科学》第5期上,《激趣·荐物·授法·搭台·养习》获县优秀论文一等奖,同时在市第十一届“科研杯”论文评比中二等奖,读书笔记在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读书活动评选中获得县二等奖,我的班级常规管理经验《多管齐下,让班级管理迈上新台阶》在全镇班主任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那一年,鉴于我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我被学校安排负责学
校的教科研工作,走上了教科研管理的工作岗位,成长为一名学区校的教科研负责人,和教育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
峰会让我的教学锦上添花。在第四届读书峰会上,从陶继新老师那里,我对读书和教学的关系有了更明晰的认识:读书是教学生命的活水,教师要想上出精彩的课,一定要多读书,只有多读书,多积淀,课堂才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读写应成为教师生命成长的双翼;只有读的多了,才会厚积薄发,才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智慧。为了上好语文课,我读张敬义老师的《探索语文教育的真谛》,读窦桂梅老师的《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网上的名师课堂实录,读《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努力采拮教海之蜜,12月4日被镇小学中心校指派面为全镇小学语文老师上了一节语文阅读指导课,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2010年8月,我的语文教案获区优秀教案贰等奖。在2012至2013年,我所执教班级的语文成绩连续两年均位于全镇前三分之一,这是阅读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最好见证。
峰会引领我走上专业化成长的道路。2009年4月,作为学校(原大许镇大吴小学)教科研的负责校干的我不仅参加了在房村中心小学召开的东南片“阅读·管理·质量”片级阅读现场会,还参加了在新区清华中学召开的级县第五届教师读书峰会。在第五届读书峰会活动中,
生命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房村小学的邢燕子老师。观摩了邢燕子老师执教的阅读指导课《草房子》,听着主持人的力荐和邢老师的个人成长小传,作为邢燕子老师的同届校友,我发现:同届来毕业,同样做教师,邢老师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上,还是个人专业发展上,都不是我所能企及的了,当时汗颜不已。那时恰逢徐州市首届教师个人小课题立项之时,痛定思痛,天性倔强的我决定从我抓的教科研做起,努力学习、勤奋钻研,做一个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我参加汉语言文学本科段的自学进修,撰写教育博客、搞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读教育名著、做笔记摘抄、写读后感、“马不停蹄”,铆足了劲儿向前“赶路”。记得刚做小课题研究时,我连课题方案包括哪几块内容都不清楚,对于下一步的研究更是无从下手,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方案,我利用课余时间骑车30多里外的大许实小请教做课题很有经验的解玲兰老师和方振民老师,有时他们一遍讲下来,我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时,为了完成一个课例,我要熬到夜里二、三点,直累得腰酸颈疼,眼布血丝。工作多时,看到自己忙得像陀螺,别的老师在那儿没事闲谈,心里想放弃,但生性倔强的我还是坚持读书、做笔记、搞研究。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与历炼,现在的我已经学会做课题方案、熟练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能真正独立地开展小课题的研究了。从2009年到2013年,我申报了3个市级教师个人小课题,1个区级小课题,除了今年的区给课题以外,其它三个
市级课题均已结题。2009年12份,我不仅顺利地通过了市教科所的网上结题论证,而且帮助另外三位对小课题结题不报任何希望的青年教师也顺利结题。在2009学年度县教育论文评选中,课题类论文《我的课文朗读指导》获县三等奖,普通类论文《且行且思——我的语文教学谈》获县一等奖。而最让我骄傲的莫过于在我的带动下,整个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呈现出一片大好局势,学校里读书的氛围浓了,同事们学习的兴趣高了,年轻教师写教育博客的越来越多。学年末,我被县教科所授予“2007~2009年教科研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论文《践行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获二等奖,并于发表在省刊《读与写》(下旬刊)上;10月,在徐州市第二届“科研杯”《成长·路获》读书心得评选活动中,我撰写的《〈借名师成长经历 探专业发展路径〉读〈成长·路径〉有感》荣获市读书心得一等奖。《〈学会合作〉教学设计(第二教时)》发表于《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12期;2012年2月,我从原单位大许镇大吴小学调入现在的学校徐庄实验小学,依然以饱满而又高昂的激情行走个人专业化发展的幸福大道上,就在当年,我被铜山区教科所授予“优秀读书个人”的光荣称号,同时被评为铜山区优秀班主任;2013年,我很荣幸地被评为徐州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就这样,我——一个曾经来自偏僻村小的青年教师,在“读书峰会”这位“圣贤导师”的指引
、鼓励下,努力学习着,付出着,践行着,也在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着,成长着、发展着,收获着。虽然这成长有我自身的努力,但我觉得“读书峰会”功不可没,如果没有这个平台的搭建,没有她的引领,我想,此时此刻,我可能还是那个因身处偏僻村小而心安理得地只知备课、上课、批作业、辅导学生,浑浑沌沌、默默低头拉车、得过且过的学校“主妇”。感谢读书峰会,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感谢读书峰会,让我的职业生涯如此的充实而富足,让我的生命有了质的飞跃!心香之旅书常伴,诗韵轻灵墨愈芳。各位朋友各位同仁,让我们借着“读书峰会”这个舞台,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使之普及化、生活化、精致化,读出人生最美的姿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