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评定成绩                     
      “剑”一种作为礼器的兵器
               
    文物鉴定与修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摘要、关键词  ……………………………………………………1
正文 …………………………………………………………………2
一、剑的产生 ……………………………………………………………2
二、剑作为礼器的作用 …………………………………………………2
(一)剑从实用佩带到礼仪佩饰其实质是一个功能扩大和功能转移的过程。…………3
(二)为礼器的最早例子。  ………………………………………………………………4
(三)有关佩剑的著名传说及故事  ………………………………………………………4
三、剑从礼器向兵器转变所体现出的文化转型 ………………………5
小结 ………………………………………………………………………6
参考资料  ……………………………………………………………7

【摘要】:
诸侯割据和各国新旧势力的矛盾,又使各个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状况极不平衡。几个强大诸侯长期割据一方,依靠其经济实力和自然条件,各自独立发展。由于政治不统一,同一传统的经济和文化,受到人为的阻碍,再加上各地生活条件和民俗习惯等因素,则使此一时代的经济和文化,不同地区各有不同特点。总体说来,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剑的形制有了新的变化,达到成熟、鼎盛的时代,形制多样,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以大的板块分,有中原式、吴越楚式、巴蜀式与滇式等。文化的转型在战国~西汉时期最为明显,由秦朝的崇武到西汉的崇文,也反映在了剑的变化上。
【关键词】:
  礼器  兵器  装饰物
前言
在夏商周到秦时期礼器更多的为青铜器,虽然陶和原始瓷有出现,但作为祭祀的礼器主要是青铜器。从现有资料分析,东周时代的青铜礼器如以产地划分,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即:中原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山东地区。剑作为众多兵器中较为特殊的兵器,在体现中华传统文化里,发挥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剑的产生
传说剑是上古时蚩尤或黄帝所造,有古代文献记载为证:《管子》曰:“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势备》中也曾记载道:“黄帝作剑,以陈()象之”。《古今图书集成·戎政篇·刀剑类·名剑记》甚至还记载有轩辕剑、夏禹剑等,《古今名剑录》亦记录了夏商周三代诸天子的许多名剑,还有许多以佩剑行德为主题的剑铭,但都没有出土 实物佐证。若从文献出发来看,剑的起源似乎完全归功于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最早的青铜剑实物是属于西周早期的,《礼记·乐记》有关剑的记载:“武王克殷反
商……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散 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散军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冕笏,而虎贲之士说剑也。”据这段文字的记载,商末周初战事曾用剑。但剑并不作为主要的兵器,可能仅为王与禁卫军所用,毕竟中原作战多为车战,故剑这种近体格斗之兵器很难得到快速发展。可能在作为贵族统治者猎奇玩赏之用的同时,有的还用于战事,但并不普遍,在礼仪方面的地位亦并不高。
所以剑的起源其实应该是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作战方式等多种因素分不开的,而各地剑之起源亦不能一概而论,它们或者有自己的源头,或者由外地传入,又有自己经过改制的风格,如吴越之剑在春秋时期就因其精美极富盛名,且具有自己鲜明的、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风格和形制发展的序列。战国时代之以楚,按照事物发展、文化积累的规律,其必有自己本身的源头,因吴越之地地处丘陵地带,不利于车战,故短兵器易于流行发展。
《吴国青铜兵器研究》①一文中提到“吴越是我国最早铸造青铜剑的地区之一。”《新序·杂事篇》曰:“夫剑产干越。”高诱注曰:“干,吴也。”而北方草原地区则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携带些带有刃部的近身防卫武器,所以剑在此地出现较早便不难理解。各地不同之剑
刻舟求剑故事只是由于后来的交流,更为了便捷、实用,形制用法才渐趋于一致。所以真正大规模用剑较晚的中原剑反倒是后来各式剑的综合。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剑的形制有了新的变化,达到成熟、鼎盛的时代,形制多样,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以大的板块分,有中原式、吴越楚式、巴蜀式与滇式等。此时,扁茎短剑、直柄直刃剑已极少见,而新型的扁茎长剑、脊茎剑、筒茎剑、柱茎剑则十分流行,其共同的特点是:剑刃近锋处均作刃口内收弧曲的外形,形成所谓的束腰,增强了剑直刺的功能,而且,剑身普遍加长,形制规整,附件齐全,剑不仅作为短兵格斗之武器,而且成为表示身份、等级的礼仪佩带物。
剑作为礼器的作用
(一)剑从实用佩带到礼仪佩饰其实质是一个功能扩大和功能转移的过程。
考古界一般认为仪佩剑的起始应与吴越贵族的佩剑有关。《周礼·考工记》说:“吴越之金锡,此材美者也。”从现已发现的数以十计的越王剑和吴王剑来看,其制作和装饰已大大超出兵器的原本用途。如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剑格镶嵌绿松石,
剑身饰以菱格暗纹,并刻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乍用剑”。这种剑并非谁人均可拥有,它不但有等级之分,而且是权力、地位、威仪的象征。
剑在古代为什么使用时间既长而又普遍,不仅因为它是携带方便的武器,更因为它是封建官僚、士大夫社会地位、身份的象征,《正以》曰:春秋官吏各得带剑。《说文》上记载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则带剑,无事不得带剑。而且所配之剑在长度和重量上,都因佩带者的爵位高低而有所不同,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考工记》)刀剑不仅在长度、重量方面有等级之分,而且在制造、加工和装饰等方面的选用的材料,工艺精细程度上差距也很大,很多出土的铜、铁刀剑通身上下精雕细琢,镶金嵌玉,使一件杀人凶器成为绮丽华美、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宝,这都是为了炫耀使用者的显赫身份。
但由于年代、地区和使用人身份高低不同,剑的饰物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不齐全的。如江苏程桥镇出土的早期剑物,只有剑首和璏两种,而没有剑鞘上的玉饰物──玉珌、玉璏和玉琫。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玉具)剑,其饰物可说最全的了,但也未见玉琫。魏晋南北朝
时期,(玉具)剑饰物更为简单,见到的只二例玉剑首,而没有其它饰物。如南京市出土的(玉具)剑,只有玉璲,仍是残缺不全的。各类饰物出现的年代也不是同时的,其中玉琫可能只在汉墓中才有。(玉具)剑的主要用途是供高层统治者享用,以显示尊卑有度礼器,所谓天子用玉,诸侯用金。又古人还认为玉能防尸体腐烂和辟邪,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因此,(玉具)剑似又有彰德和防止人体不会杀伤之用。(玉具)剑物上的云纹、谷纹、蚕纹及龙虎凤鸟、兽面等纹样,皆是古代吉祥、尊严的思想反映。
(玉具)剑是中国历史上一定时期的产物,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它对了解和研究当时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以及礼制和武器的产生、发展演变都是很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为礼器的最早例子。
白化文:《关于青铜剑》一文注:现知考古发掘所得时代最早的铜剑,当推1974年北京琉璃河出土的三柄和1975年北京昌平出土的六柄短剑,墓葬的年代都属西周早期。见《文物》19761164页。《汉书·匈奴传》:汉赐以玉具剑;《汉书·王莽传》:莽疾,孔休候之,莽缘恩意,进其玉具宝剑,欲以为好。
(三)有关佩剑的著名传说及故事
1.履及剑及的故事
据《左传·宣公十四年》记载,公元前595年,楚庄王因为宋国杀了自己的使臣,气得鞋也忘了穿,剑也不带了,一甩袖子飞跑出宫,准备亲自远征,他的随从人员连忙捧着这些必需品追去,这说明剑在当时对于奴隶主贵族已是不可须臾离身的佩饰。
2.“季札挂剑”的故事
“季札挂剑”是春秋时代有关佩剑的一则有名的故事,据《史记·吴太伯世家》《新序》等记载,公元前544年,吴国的公子季札出使中原,途经徐国(地在今安徽泗县北),徐君见了季札的佩剑,很是羡慕。季札想送给他,但考虑到出使之需要,当时没有送,归途重经徐国,徐君已死,季札就把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离去。
3.“弹剑而歌”的故事
据《战国策》《史记》载,齐国有个叫冯;的人,曾寄食于孟尝君门下,左右以为孟尝君
贱之,便使他“食以草具”。谁知他,“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不复歌。”
4.荆轲刺秦的故事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秦法臣侍殿上者不得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于是荆轲刺秦王政时,“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执匕首之。……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左右皆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遂杀之。”情急中的秦王政竟难以拔出长剑以自卫,由此反而可以知道,作为最高统治者,其剑之长并佩于身后,且用之不便,也许平时仅仅为佩饰,实际并不用。
5.“刻舟求剑”的故事
据《吕氏春秋·察今》载:“楚人有涉江者,其剑从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则故事在讽喻楚人的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同时,亦说明战国末期佩剑已成为普通人之装饰,不仅为贵族阶级所独享。
三、剑从礼器向兵器转变所体现出的文化转型

    显著的转型是在战国后期~西汉。战国时期各国为了称雄都纷纷开始了变革。此时百家争鸣也为各国的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手段。当时流行的学说是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他们提出依法治国,对内使用残酷的刑罚来统治人民,对外崇尚武力来开疆拓土,称霸七雄,尚武之风日渐盛行。秦国也依靠法家学说逐鹿中原,消灭了六国,终成统一中国的伟业。但秦王朝只传二代就被迫涛汹涌的农民运动所推到,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汲取秦王朝灭亡的教训,以休养生息为主,对内逐渐的废除了残酷的刑罚,对外使用“和亲”手段稳定住匈奴人。到了汉武帝时期,更推行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德治国”施仁政的思想也使尚武之风,渐渐的转变为尚文之风,国家政策的改变也反映在了剑的作用与变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