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综合XUEKEZONGHE
2021年2月
Feb.2021教0帀・TEACHER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苏宁波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泽头中学,山东威海264400)
摘要:每一所乡村学校的文化都植根于自己的土壤,具有自己的特性,优秀的学校文化能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文章从构建“润泽”价值体系、孕育“润泽”环境文化、开发“润泽”序列课程、助力“润泽”教师成长四个方面,探索出了一条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乡村学校;文化建设;润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9-05文章编号:1674-120X(2021)04-0099-02
优秀学校文化是乡村学校发展的根基,为师生高质量的生命成长保驾护航。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泽头中
学(以下简称"我校”)力求借助乡村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属于自己的特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建设特鲜明的乡村学校。
一、以传统文化为源头,构建“润泽”价值体系
由于每一所学校的地域文化不同,师资组成不同,学校可以融合的办学资源不同,所提炼的办学理念和建设的内涵也不同,从而会形成独立的学校文化品性。
(一)基于四个需要,提出“润泽”教育
"润泽”一词来自儒家经典《礼记》,我校取“温润而泽”一词聚焦学校办学特,用文登学中的为人处世之道唤醒师生善良意识,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浸润师生,增加师生传统文化积淀。泽,是一种愿景,一种期待,也是我校的培养目标,体现为“厚”和“远”,即让当前的教育教学行为能够遵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教育教学活动能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本质,对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润泽”就是尊重个性,博思勤践,深润细琢;遵循规律,格物致知,厚泽惠远。
润泽教育提出的现实意义,主要有四点。
一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需要。我校位于文登学代表人物徐士林的故里,这片土地留下许多徐士林的美德故事,从中挖掘人文内涵,引领师生感悟徐士林精神,让士林精神润泽每一位师生,润泽学校的方方
面面。
二是立德树人的需要。培养学生做有理想、有爱心、懂感恩、有担当的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是教育本质的需要。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教师以七分的等待、三分的唤醒,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并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
四是民俗民风的需要。我校历史传承下来的淳朴民风,奠定了润泽教育实施的社会基础,外部环境的时承性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呼唤润泽教育的萌芽。
(二)基于四个方面,挖掘“润泽”内涵
润是一种教育方式,可以从"深”和"细”上做文章。水润万物,"深”入内心,润物"细"无声。我校教育的管理、教学、德育等各项工作都可以围绕"深”与"细”来体现学校特有的手段与过程。
润泽教育的内涵,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有美感。学校要有自己的"魂”,具有独特的人与人的和谐美。学校的制度、行为准则得到师生自觉遵守,形成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美。全校师生有共同的价值观。一个班级一个特有文化,一个学生一种精神风貌。
二是有人性。人性的极致是仁爱。领导团队有责任担当,有人情味儿。教师把学生放在心上,全方位呵护学生的成长。
三是有温度。管理中充满人文关怀,温暖人心,让师生处在友好、融洽的教育之中。
四是有故事。叙述校园中发生过的经典故事,辨清学校精神,让故事中蕴含的精神在学生身上传承和弘扬,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
我校在润泽教育的特实践中,围绕"润知行,泽致远”的校训,确立"崇文尚学,家国担当”的育人目标,构建"有美感、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的学校文化。
二、以家国担当为底,孕育“润泽”环境文化
我校着力打造校园"八景”,努力让校园处处有景观,处处有故事。通过"主题•景观•故事”的方式,在墙、路、廊、厅、园等显性文化载体中融入家国责任担当的底,让师生随时能看得见,耳濡目染,有助于责任认同和价值共识的形成。
(一)以字为本,用心建构“润泽”墙文化
我校将校园围墙设置成体育文化墙、劳动文化墙、环保文化墙、健康文化墙,提醒学生健身、爱劳、
修德,让学生的成长与责任担当的意识紧密相连。每个楼宇的大门都书写了润泽教育楹联,激励师生担当责任,向上生长。
作者简介:苏宁波(1972—),男,山东威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文化和综合实践教学。
099
学科综合2021年2月
教学楼里,中厅墙壁分别是“家乡”"祖国""世界”
三幅地图,激励学子"立足家乡—
—家乡这么美,我要建设好她”"胸怀祖国—
—祖国这么强,我要把她建设得更强”"放眼世界—
—世界那么大我要有能力去看看”,凸显教育中的家国责任担当意识。办公楼和教学楼墙角设有"我爱书”吧,师生自由借阅,教学楼中厅摆放电脑,方便师生随时网上阅读,了解世界动态。教学楼精心开
辟了"士林赞”"英雄赞”"祖 国赞”“世界赞”四条文化长廊,展示士林美德故事、家乡英雄、100位改革先锋人物以及世界名校,让师生步步受教育,构建起坚实的精神根基。
(二)以景观为魂,精心设计“润泽”名片
我校精心设计和布局园区景观,深入挖掘人文故事,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教学楼前的"逐梦园”,矗立的"逐梦”
雕塑寓意师生如鲍鹏展翅,大展宏图,为自己赢得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士林园”,矗立着徐士林雕塑,先贤用他的炯炯目光注视着我们,启示我们要发奋学习。"润泽园"里矗立的景观石,赫然写着校训“润知行,泽致远”,隐喻师生必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学习和做人完美一致。办公楼中厅的"水润”景观,启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如细水般滋润心田,循循善诱,也希望学生懂得滴水之恩,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爱心信用”超市,引导师生诚信做人,润泽彼此。公寓楼后的“士林乐耕园”,建有开心农场、爱蜂护鸟园、感恩林三大区块,将劳动生活与学习融合,打造幸福味道的校园生活。各处景观有主题、有故事,精彩各异,又互相联系融合。
三、以乡土资源为依托,开发“润泽”序列课程
学生的成长扎根于高品质的课程学习。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乡土文化的精华是无可
替代的彰显课程特的宝贵资源。我校依托本地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以课程建设为探索路径,从学科分立走向课程融合,架构“润泽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特建设的落地。
(一)㈣种底,浸润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在提炼、升华文登学精神之后,再从课程上夯实着力点,准落地点,发力扎根点。我校确立了"一个中心一崇文尚学,家国担当”的育人目标,浸润“四种课程底—
—传统文化、红文化、劳动文化、信用文化”,并立足乡土实际,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
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与教育教学融合,把课程所承载的"润泽"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师生的实践体验之中,不断丰富课程内涵。
(二)序列课程,助推学生多元发展
依托乡土资源,因地制宜构建"润泽课程”。我校位于文登学的发源地—
—母猪河畔,如果把源起昆箭山余脉的母猪河主流比作润泽课程,那么十八个支流就好比润泽课程体系下的序列课程,每一个支流就是一个课程分支。母猪河方圆百里,有千年银杏林、徐士林故居、林一山故居、万顷蒲公英、千亩金鸡菊种植园区和百年四月雪等特资源。依托乡村资源,我校先后开
发了"'长江王'林一山”"'一代完人'徐士林”"研学旅行”"乐耕园""母猪河文化""知乡韵”等十八门课程,让学生的发展与乡土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润泽课程丰富多元,如母猪河一般滋润这片土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长。
四、以智慧幸福为原点,助力"润泽”教师成长
只有用文化浸润的团队才更具凝聚力。我校坚持人本理念,让管理服务教师成长,让每一个人到自我,让每一个人幸福快乐地生活。
(一)搭建学习平台,以活动促进教岬发展
从教师的真实需要出发,为教师解决专业发展问题。围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我校从六个方面进行推进:借力伙伴校资源,立足农村中学实际,主动与伙伴校对接,举行网上教研活动,向伙伴校学习;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举行"芬芳四月,读书醉美”全科阅读启动暨"世界读书日"赠书仪式,为党员、班主任、语文教师、体育教师、骨干教师赠书,进一步掀起读书热潮,定期召开各个层次的读书交流会;为青年教师压担子,召开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专题会议,组织"青蓝工程”结对活动,加速青年教师成长;组织部分领导和骨干教师前往名校进行参观学习,实现一人外出培训,全体教师受益;搭建专业阵地“润泽大讲堂”,有针对性地邀请各类专家进校,为教师传经送宝;抱团发展,根扌居农村中学同科教师少的现状,学校与同处农村的兄弟学校联合发展,实现乡下教师资源共享;学校对教师专
业能力发展给予全方位帮助和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多成长的机会。
(二)坚持人本理念,让件理服务教师成长
让管理服务教师成长,心中有爱,德润人心;让学校有家的温暖,充满人情味儿;让教师充满追求,学校充满活力。
一是做教师专业发展的鼓掌人。为教师工作出谋划策,—起参与其中,助力教师实现自身的价值。不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以展示教师风采,推广优秀典型事迹;设立各个类别的奖项,把更多的教师写进"光荣榜”。此外,当教师在优质课、论文发表、各类比赛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时,可以通过QQ业务、、文化长廊等不同版块展示教师风采。
二是以活动让教师到家的味道。例如,举行"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教师健步走比赛,从学校步行到蒲公英实践基地,品一杯蒲公英茶,带来一份生活的惬意,激发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庆元旦,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包饺子,品尝祝福的饺子,感受着家的快乐、家的温暖。"三八”妇女节,进行“才艺女红”展示,一起发现和分享生活的美好。
“润泽”教育,力争让乡村学校的每一个生命享受到拔节成长的快乐,绚丽盛开,努力为莘莘学子擦亮最美的人生底。
四月雪
参考文献:
[1]王继华.文化育人德润天下[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
出版社,200&
[2]李伟胜•学校文化建设新思路:主动生成[M].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
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