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和黄鹤楼赏析《送元二使安西》
授 课 者:周绍清
教学目标
2.运用求同求异两种常见的比较鉴赏法进行诗歌鉴赏,在比较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
3.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品味意境与情感的能力及作品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送别诗鉴赏的要点;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教学难点
运用求同求异法进行诗歌比较鉴赏。并学会知识迁移,运用比较法鉴赏其他诗歌。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比较阅读法;探究阅读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 、“送别”曲子 、 一些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首送别诗。
二、比较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送元二使安西》
1.伴随“送别”曲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送元二使安西》。(提醒学生注意比较节奏、语调、情感)
2.请一个学生试着朗读。
3.全班同学齐声朗读两首诗,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4.在朗诵的基础上,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两首诗的初步理解。
5.讨论与点拨
思考:
①两首诗从内容上讲均为送别诗,它们分别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送别的背景呢?
②你认为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③在抒情方式上两诗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适时板书,进行归纳。)
归纳: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
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象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西出阳关无故人",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则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对朋友的关切,尽蕴于杯中矣。所谓"惜别意悠长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说破也。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但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一位朋友要远去四川做官,诗人作此诗相赠。全诗先收后放,先说同是宦游之人,同有惜别之意,然后陡然一转,说那里没有朋友呢,男儿分别,何必哭哭啼啼做女儿态呢?气势豪迈,意境开阔,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成为歌唱友情的千古名句,这首诗应当说是送别诗的精品。
从抒情方式来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直接抒情,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是借酒抒情。
通过对两首诗选取意象、诗歌风格、抒情方式三个方面的比较鉴赏,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
两首诗的内涵。
三、学生分组赏析李白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高适的七绝《别董大》,进行探讨阅读鉴赏,着重比较它们在风格和抒情方式上的异同。
1.学生分组探讨3分钟,在比较的基础上以“我更喜欢 ”(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高适的《别董大》)的方式由各组代表发言,谈更喜欢的理由。
(主要由学生讲,重在鼓励启发学生说,老师根据学生发言,提炼关键词稍作板书。)
归纳:李白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景象宏阔、别情深挚,以喻显情。高适的七绝《别董大》意境高远,前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于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联系上下文,可知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和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彩。
2.在探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比赛朗读背诵两首送别诗。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一节“送别诗比较鉴赏”课,我们知道了诗歌比较鉴赏这种方法,也知道了诗歌比较鉴赏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如鉴赏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从内容及主题倾向来看,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有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也有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而间接抒情的,又有多种形式:以喻显情的,借酒抒情的,借景抒情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常见意象的寓意来理解诗歌感情:杨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还有长亭、月、酒等意象。通过对诗歌作品进行比较鉴赏,不仅能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好地把握各自的突出特点,感受诗的意境美,而且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朗诵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思考的作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