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第702期)
诗歌知识篇
精练|诗歌鉴赏一篇多题(二)
14.下列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这就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是从大处落笔。
B.颔联写莺与燕,“几处”说明早莺还少,“争暖树”说明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这联可谓描摹细致,充满生机。
C.颈联写花和草,乱花初放,而未缤纷,但可以预见即将盛放,会使人眼花缭乱;芳草才生,尚未长高,仅能没过马蹄。“渐欲”“才能”写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D.尾联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湖东”点明诗人行踪,与首联呼应;“绿杨阴”“白沙堤”,颜鲜明,一派春和景明气象。
15.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待游踪。从大处落笔,写出春水初涨,云脚低垂,湖面开阔之景。
B.颔联和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的景物,从不同角度写了钱塘湖早春生机盎然的美丽景。
C.黄莺抢占“暖树”,生怕赶不上;新燕正啄“新泥”,忙碌而兴奋。这两句诗着意描写莺莺燕燕的动态,整首诗歌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D.尾联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直接描写,内容详细地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
16.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
B.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D.全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彩鲜明,富有画面感。
17.下列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颔联炼字精妙。“随”表现出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18.对《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B.首联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从大处落笔勾勒西湖早春轮廓。
C.颈联诗人描写了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景象,绿草如茵刚刚能把马蹄淹没。
D.尾联点明行踪,与首联呼应,诗人完全陶醉于湖光山之中。
19.对《使至塞上》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象征了诗人此时漂泊异乡的飘零之感,蕴含着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激愤与抑郁。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0.下列对《野望》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东皋薄幕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
B.颔联“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
初春的蓬勃生机。
C.最后两句间接抒情,点明湖东景致不足称道,而白沙堤景致最美,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D.全诗紧扣“早春”着笔,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彩鲜明,清新自然。
22.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树树皆秋,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这两句诗写近景、动态,侧重细节描绘;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此联所写为登高所见,境界阔大,彩鲜明。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明,富于音乐美。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此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此联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
2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树皆秋,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此联承“望”字而来。紧扣薄暮。写远景、静态,侧重宏观描绘: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此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雾蔼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此联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
变化,两岸的地势由平原过渡到山地,江水在河道中奔涌,水势极大,流猛且急。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此联写花和草。乱花初放,而未缤纷,但可以预见即将盛放。会使人眼花缭乱:芳草才生,尚未长高,仅能没过马蹄。“渐欲”“才能”,写出早春时节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黄鹤楼赏析
24.对下面白居易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25.下列对诗歌鉴赏,说法错误的是( )
A.《野望》一诗中,诗人内心淡淡的苦闷与惆怅,因为晚秋山景的点染而得到鲜明的表现,而晚秋的山野景致也因诗人复杂的情感注入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长”“圆”二字朴实无华,却是抓住了事物最本真的状态,描绘出一轮圆圆的落日下,那一条黄河杳无尽头的画面,逼真传神,其难以言其妙处。
C.《黄鹤楼》中颔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
D.“月下飞天镜”,着一楼“飞”字,动感十足神韵完备,既写出了“月亮走,我也走”的如影
随形之感,又引起了诗人的美好联想。其想象之奇特,意境之奇丽,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好遐思。
26.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这两句诗交代了诗人“望”的时间和地点,“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表现出作者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这两句写诗人登楼想象昔日黄鹤楼明丽之景,长江对岸树木葱翠,芳草如茵,境界扩大,彩鲜明。
C.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这两句写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7.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这两句写诗人感觉身处陶渊明般的境地,却与之若即若离,只好放声高歌,向前贤寻一丝慰藉。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这两句写诗人从怀古之思回到现实后登楼所见的迷茫之景,境界阔大,朦胧凄迷。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这两句是诗人以传神的笔墨描绘的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孤”“直”二字让简单纯净的景物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这是诗的尾联,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以别致的角度含蓄地护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参考答案:
14.D
【详解】D.从“最爱”可知,尾联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故选D。
15.D
【详解】D.尾联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景的热爱之情。故选D。
16.B
【详解】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联的意思是: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前一联抓住“早莺”和“新燕”的动态,描绘了春的活力与生机。后一联则抓住“乱花”和“浅草”两个意象,展现了西湖早春的美好景,并非选项所说“暮春时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