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诵读中感悟——《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5篇)
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并会书写笔画“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美,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生字卡片、课前学生准备好语文书、同步阅读、课堂作业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学习10个生字
    1、板书1至10十个数字
    ⑴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们吗?一起大声地和他们打声招呼吧!(生齐读)
    ⑵ 让我们再轻轻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生齐倒读)
    2、出示一至十十个数字:
    ⑴ 这节课,唐老师把这十个数字的好朋友请来了。瞧,你会读吗?(在数字下贴上相应的生字卡片)生自由读。
    ⑵ 谁来读一读?
    ⑶ 小老师领读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打乱顺序领读
    ⑷ 读了这10个汉字,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3、 师1至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二、学习古诗
    1、翻开语文书, 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
    2、请小朋友在诗中到这10个数字,圈一圈,拼一拼。
    3、再拼拼读读,想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现?(“一”的变调)指导朗读第一句:
    这一句诗中还有两个生字宝宝,学习生字“去”、“里”。
    4、把你会读的诗句读给大家听,集体正音。
    5、读整首诗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
    6、出示课件仔细看看这幅图,想想与我们这首诗有什么联系?(学生观察回答,自主图
文对照,在图上一烟村、亭台、花朵。)
    7、这首诗写得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同桌配合,一人读,一人指出相应的图。
    8、教师范读小朋友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感受。
    9、看着这幅图,再来美美地读读这首诗。注意了,读完题目要停留一下再读。
    指名读,评价──齐读。
    10、鼓励背诵小山村真美啊,小朋友愿意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三、指导书写
咏雪诗    1、回忆田字格小朋友,我们知道四线格是拼音的家,那么生字的家在哪儿?
    (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记心间。)
    2、出示“一、二、三”,你发现了什么?
    3、回忆“一”的写法。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练习。
    5、反馈将优秀学生作业在大屏幕上展示。
    四、课间操
表演唱《数鸭子》。
    五、课外扩展活动
    1、《小学生同步阅读》上的儿歌《我来插小旗》:
    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背课文,而且会漂亮地书写“一、二、三”,真能干。老师想把再难一点的任务交给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儿歌)
    ⑴ 自由读,一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字。
    ⑵ 指名读,齐读。
    2、成语瞧,在这些成语里也有不少神奇的数字呢!赶快读一读吧:
    说一不二、一穷二白、三五成、一清二楚、三分天下、四面八方、五颜六、七上八下、十拿九稳、八九不离十、九牛二虎之力。
    ⑴ 自由读。
    ⑵ 你认识了哪一个成语?读给大家听一听。
    ⑶ 齐读:
    3、古诗《咏雪诗》读读背背:
    咏雪诗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材说明】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说的是郊外幽美的景象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的花。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是诗中的画面,图二帮助学生认识和运用十个数字。
    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建议】
    一、认字、写字
    1、认字:
    12个生字重点在读准字音,区分平翘舌音“四、十、三”。教学中可让学生先尝试认读图二下面的生字,再借助文中的注音纠正读不准的音。如同桌的两个学生,一个认我会读的字,另一个对照拼音听读准否,听完后帮一帮,然后交换角。学生自练后,教师用卡片检查,开火车比比哪组读得既准又快。
    认记生字为教学难点。要注意调动学生的认字积累,采用形象、有趣的方法帮助学生认清记牢。如“八”与“入”、“九”与“几”字形相近,可让学生想想“八、九”各像哪个字,不同在哪里。学生答后教师归纳“几”字出头“九”,“入”字分开“八”。巩固识字的形式要多样。如利用图
二做朋友的游戏。让十个学生戴着头饰或手拿阿拉伯数字卡片站在台上先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座位上有相应汉字卡片的同学应答着跑上台“你的朋友在这里。”让大家读一读。又如用简笔画让学生选生字卡片填空(  )块田、(  )片瓜、(  )条鱼、(  )朵花、(  )个球。
    2、写字:
    学生第一次在田字格里学写汉字,写字前要让学生知道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教他们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小格的说法,配上拍手儿歌记一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要会写的三个字只含基本笔画“一”,要认识并指导写法。一只有一笔“一”。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左右各半,长度相等。二两横上短下长,先上横后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也是竖中线两边左右各半,长度一样。三有三横,第三横长。从上到下,不仅左右各半,而且横与横之间距离相当。指导写字可教一个写一个,也可让学生先描一描,看看三个字都有怎样的笔画,长短一样吗?为什么范字写得好?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并点拨要领。写字教学要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本课是第一次指导写字,重点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描、临之后比一比,每笔要一笔写成。
    二、词句
    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是虚数,意思是说距离不远,人家不多,有几座亭台,有许多花儿。本课只要求学生知道“里”在诗中的意思,其他词语注释仅供教师参考,不必专门解释。教学时让学生在插图中指指、即可。解释“里”要结合实例,让学生大概知道一里有多远。如果操场有400米的跑道,就告诉学生一里相当于操场跑道一圈多一点儿;如果教室到校门口的距离有200多米,就告诉学生一里相当于教室到校门口一个来回。总之,一定不照搬注释,抽象讲解。
    三、朗读、背诵
    课文儿童情趣浓,语句琅琅上口,边读边想,诗中的画面即可在脑中形成,在熟读之后可让学生背出来。
    指导朗读时可启发学生设想自己就是画中的孩子,正在告诉别人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让别人也感到那地方真美。朗读时“一”要变调,在第四声前念第二声。句中要注意适当停顿,数词可稍重些,突出山村之小,景之美。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四、实践活动
    1、课后一,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如教室内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谁得多。
    2、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练时注音)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五、教学设计举例
    从图入手,读文认字写字:
    1、谈话引入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什么呢?
    2、出示课题听录音朗读,板书课题,解释“里”。
    3、自读课文对照插图一,说说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在图上出“烟村、亭台、花”。
    4、自学生字画出课文中的数字,读给同座听。
    5、检查自学情况做图二的朋友游戏,重点读准“四、十、三”,辨认“八、九”。
    6、指导朗读课文。
    7、练习写字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学生写时,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8、巩固练习选卡片填空,读绕口令。
    9、布置作业课后一,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下节课交流。
《一去二三里》大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1、一到十的汉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ppt课件。
    3、古诗联唱伴奏音乐。
    4、积木两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出示一到十的汉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古时候啊有一个诗人很伟大,他把这十个数字啊写到了一首古诗中,老师把这首古诗读给你们听,请你们一这十个数藏到了哪里。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师:你听到诗歌中都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又叫什么诗?(强调这样的诗又叫数字
诗)
    师:老师再来读一遍这首古诗,请你一,除了有数字,你还听到诗歌中说了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来看图说一说吧!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