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字用法知多少
张文真
贵州省锦屏县民族中学  556700
[摘 要]“而”是文言文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词,只有少数被用作实词外,绝大多数都被用作虚词。虚词“而”使用频率高,出现次数多,也是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掌握的虚词之一;它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是较高的虚词之一,在近五年的全国卷和其他省市卷中,有关“而”字的考题先后出现36次之多。因此,掌握“而”字的用法,对提高古文阅读能力以及高考升学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而”字    用法    浅析
“而”是文言文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词,只有少数被用作实词外,绝大多数都被用作虚词。虚词“而”,使用频率高,出现次数多,也是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掌握的虚词之一;它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是较高的虚词之一,在近五年的全国卷和其他省市卷中,有关“而”字的考题先后出现36次之多。因此,掌握“而”字的用法,对提高古文阅读能力以及高考
升学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作为名词。“而”是象形字,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而”,若人脸面两侧之“颊毛”,引申凡鳞毛之下垂者都称“而”,即“而”字之本义。可见最初的“而”是实词,音“ér”,如之切,平,之韻,日,之部。《说文》九(下)而部云:“而,颊毛也。像毛之形。如之切。”《周礼·冬官考工記·梓人》说:“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戴震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须鬣属也。”段玉裁根据《礼运正义》改“颊毛”为“须也”。中学课文无此义之例句。
二、用作代词。1、相当于“尔”。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①《左传·昭公二十年》:“余知而无罪也。”②《项脊轩志》:“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2006年辽宁高考试题出现此例)③《记王忠肃公翱事》: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④《促织》:“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表示指示,相当于“这样”“此”。《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三、用作副词。1、表示时间,相当于“不久”“才”。例如:①《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②《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此文巧妙地用了二十五个“而”字,除此例作副词外,其余二十四个“而”字均为连词)“已而”是时间副词,可译为“不久”。③“已而道平生。”(2002年上海高考试题。句中的“已而”同例②)2、表示继续,相当于“犹”、“还”。例如:“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四、用作动词。常通“如”。例如:①《吕氏春秋》:“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②《新序•杂事》:“白头而新,倾盖而故。”(《汉书•邹阳传》作“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五、作为连词。“而”字是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之一,尤其用作连词,用处很大,用法很活。正如袁仁林所说:“‘而’字之声,腻滑圆溜,有承上起下之能,有蒙上辊下之情,惟其善辊,故不拘一处,无乎不可,一切去来、起伏、出入、周折、反正、过接,任其所辊无滞。”[1]连词“而”是文言中使用极为频繁、用法极为灵活的虚词之一,它既可以连
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又可以连接句子与句子。但就其所连接的前后两项的关系来看,它的作用大体有二:一是“顺接”,所谓顺接,是说相连的两项在意思上有某种类似,或者有密切的关系,中间没有转折。[2]另一是“逆接”(或叫“转接”),所谓逆接,是说相连的两项在意思上相反,或者不相谐调;不是事理相因,而是有个转折。[3]其具体情况作如下分析:
1、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①《游褒禅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②《屈原列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③《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007年山东高考试题出现此例)④《登泰山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而皆若偻。”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而”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情况:2007年的辽宁卷、山东卷。
2、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译。例:①《鸿门宴》:“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2006年四川高考试题出现此例)②《陈情表》:“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③《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而”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情况:①2008年的福建卷、山东卷;②2007年的辽宁卷、江西卷、安徽卷、天津卷;③2006年的浙江卷、四川卷;④2004年全国卷Ⅱ、江苏卷、浙江卷。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①《韩非子·说难》:“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2003年全国卷作文材料出现此例)②《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报任安书》:“是以就极刑而无愠。”(2005年福建高考试题出现此例)④《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而”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情况:①2007年的广东卷、辽宁卷、江西卷、安徽卷;②2006年的重庆卷、湖南卷(另一题为翻译: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译: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山东卷、辽宁卷;③2005年的福建卷、湖北卷、广东卷、重庆卷。其中,重庆连续两年同考一句:“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触龙说赵太后》)。
4、表示并列,相当于“又”、“和”或不译。例:①《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④《崤之战》:“秦师轻而无礼。”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而”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情况:①2008年的天津卷;②2007年的山东卷;③2006年的湖南卷;④2004年的全国卷Ⅰ、湖南卷。
5、表示修饰关系,用在偏正结构,连接在状语和动词之间。相当于“着”、“地”等,也可不
译。如:①《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②《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③《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而”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情况:①2005年的天津卷、湖北卷;②2004年的湖南卷。
6、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假设的意思,可译为“如果”、“假如”、“假使”。例:①《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②《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条件关系,此类句子有的释为因果,如:①《孟子·滕文公上》:“五谷熟而民人育。”②《孟子·告之下》:“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③“不得已而为盗耳。”(2006年重庆高考试题)
8、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等。例:①《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赤壁之战》:“表恶其能而不用也。”③《劝学》:“玉在山而草木烂。”
9、连词“而”可和另外几个虚字连用,大体都可以看作双音词:“而又”是顺接的“而”与副词“
又”凝固而成,表示并列和进层,多用于复句。例如:①欧阳修《苏君墓志铭》:“亦既有父,而又有字。”②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夫虑之以谋,计之以数,为之以渐,而又勉之以成……”“而乃”是逆接的“而”与副词“乃”凝固而成,表示转折,也多用于复句,例如:①《庄子•盗跖》:“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②《旧唐书》:“光宣大化,而乃盛兴木土,害及黎元,岂不愧也!”“而况” 是顺接的“而”与表示进层的连词“况”凝固而成,表示进层,只用于复句,相当于“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石钟山记》:“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而且”是由表示进层的同义连词联合而成,表示进层,可以连接两个词语,也可以用于复句。例如:①《周书》:“太祖叹其工而且远。”②柳宗元《封建论》:“人不能博噬,而且无毛羽。”“因而”起初当是两个词——一个介词和一个连词,《墨子•非命》:“若以百姓为愚不肖,耳目之情不足因而为法,然则胡不尝考之诸侯之传言流语乎?”《战国策》:“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以上二例的“因”均应理解为介词,后面省略了宾语,“而”起连接作用。“而已”是用于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词,当是由连词“而”和动词“已”凝固而成,相当于"罢了"。例如:①《口技》:“一人、一桌、一椅、
一扇、一抚尺而已。”②《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③《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然而”是由代词“然”与连词“而” 凝固而成。它有两种情况,其一:“然”指代上文所说,“而”表示顺接,可译为“如此就……”或“(既然)如此,那么……”例如:《庄子•大宗师》:“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其极者,命也夫!”其二:“然”指代上文所说,“而”表示转折,可译为:“如此却……”或“(虽然)如此,可是……”[4]例如:①《醉翁亭记》:“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②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后”表示有上一件事方始有下一件事,等于白话的“才”和“方才”。例如:①《论语•为政》:“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②《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六、作为助词。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淮南子•人间》:“虞之与虢相恃而势。”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七、作为语气词。1、用在句中,表示反诘语气。《论语•微子》:“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语气,近于“兮”,相当于“耳”、“哪”。《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白头如新 倾盖如故
“而”字用法千变万化,每年考卷亦犹如大海扬帆,瞬息万变,让人琢磨不透,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其根本,仔细推敲,终会迎忍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