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亲情散文
毕淑敏亲情散文
毕淑敏亲情散文【1】
受邀到一家医院去看望汶川地震被救出的孩子,他们都已被截肢,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援助。
我说,要去看孩子们,该带些什么礼物呢?邀请方说,他们什么都不缺,快被各式各样的慰问物品埋起来了。
您只要带上问候和心理帮助就成了。
这后两样东西当然是要带的,可是,我还是坚持认为一定要带上礼物。
于是,我和先生跑遍了北京的商场。
我们的孩子早已成人,这些年来,我们再没有瞄过一眼玩具市场,如今像两个老顽童,在玩具柜台拥来挤去,指手画脚地让人家拿了这个拿那个,挑拣不停。
太大的玩具,病房里耍起来,医生会埋怨的。
太复杂的玩具,失去了手脚的孩子恐怕摆弄不了,便心生沮丧。
太需用力量的玩具,他们羸弱的身体难以承受。
太没个性的玩具,又怕孩子们了无兴趣……唉,难啊。
我们快马加鞭地把自己修炼成了玩具专家。
沙里淘金,终于到了一款又安全又有趣又个性化又有丰富变化的玩具。
它们是绒布做成的动物。
摸上去,有一种绵软的绒毛感,亲近安稳。
想这些孩子,曾在如山的砖瓦水泥砸压下苦等待援,一定怕极了冰冷坚硬。
这种茸茸质感,该是他们的喜欢。
玩偶的背后有一道拉锁,打开之后有一电池箱和电路板。
好在这些机关通常是看不到的,都藏在玩偶们憨态可掬的肚子里。
这组“设备”的功劳就是让毛绒玩具有了会说话的本领。
你只要轻轻按一下玩偶们的左手,就开始录音了,时间大约一分钟,说得快些可录下三四句话。
然后就是滴滴的警报声,录音终止。
录好音后,你捏捏玩偶的右手,机关被触发,玩偶就把刚才录下的声音复播出来,好像一只忠实的鹦鹉。
5月28日,我早早赶到了医院,我把孩子们的名字写在手上,以防自己一紧张说错了。
躲到医院的会议室里,把玩偶从精心买的礼品袋里取出来,一一为它们录音。
对着黑白相间的大熊猫玩偶,我说:“×××小朋友!你好!我也是从四川来的,从此咱们是好朋友!六一节快乐!”
“×××”,是这个截肢小朋友的名字。
我觉得对于一个非常幼小的孩子来说,名字意味着这个世界上独属于他的精神意识。
在咱们古老的传统里,受了惊的孩子,是要被父母反复呼唤名字,来回魂灵。
这一刻,我最遗憾自己嘴太笨,不会说四川话。
若是小朋友听到乡音,一定倍感亲切。
当我走进病房,第一眼看到这些孩子们的时候,尽管我当过8年军医,是总计20年医龄的大夫;尽管我对即将到来的残酷,已经做了最大可能的思想准备;
尽管我不停地对自己说,毕淑敏,你不可以哭,为了孩子们的福祉,你必须要保持镇定。
他们需要从我们成年人身上看到力量,看到希望,所有的惊慌失措都不可饶恕……可我还是错愕得肝肠寸断!我只有拼命调动起全部的精神,维持最基本的平静。
有一瞬间,我觉得躺在病床上的不是真实的孩子,是一些白绸折叠起的布娃娃。
因为只有在摔碎的布娃娃身上,我们才曾看到这样的断壁残垣。
可他们静静地凝视着我们,那轻轻的呼吸,证明着生命的顽强存在。
这是被苦难之咽凶残嚼碎的天使,又被仁爱之手拼缀起来的残缺的羽毛。
那黑若点漆的眸子,曾见识过最暗无天日的深渊;那宣纸般柔弱的身躯,曾背负过天崩地裂的塌陷;
那已永远离去的肢体,
曾忍受过锥心刺骨的碾磨;那跳动着的小小心脏,还要黏合多少次才能修复完好如初?
……
当我把录音玩偶拿给他们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闪过光芒。
我托起他们的小手,让他们揿动机关,那手指细弱得像一截断筷。
当他们听到从玩偶肚子里发出响亮声音时,他们的嘴唇微微地上翘了。
当玩偶说出他们的名字时,孩子们无比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当玩偶说出祝福的话语时,孩子们终于静静悄无声息地微笑了。
近在咫尺。
这是我一生所看到的最为缓慢的笑容,无比脆弱,像一个帝企鹅的蛋在冰天雪地经过长久的孵化,终于探出小小的额头。
然而这微笑又如此强韧,一经绽放,它就动人心魄地灿烂起来,携带着抵挡不住的芬芳。
我匆匆走出了病房,因为我再也控制不了滚滚而下的泪水。
不是因为他们的悲惨,而是因为他们的坚强。
负责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的协和医学院杨霞研究员说,孩子们正在不断地康复中。
她讲道:其中一个小姑娘说,马上就要到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少年儿童要……话说到这里,小姑娘突然改口了,说,我们残疾少年儿童要……
多么感人至深的改口啊!
从5月12日14时28分他们被埋入废墟,黑暗中的煎熬,肉体的断裂,目睹同学在眼前死去,饥寒交迫,截肢,感染,创伤,高烧,颠簸……
这无尽的苦难,铺成了一条怎样尸横遍野血肉模糊的路啊!小姑娘却用没有腿脚的下肢走过来了,留下一串串透明的小小脚印。
她完成了从震惊、恐惧、否认、愤怒、孤独、抑郁到“接受现实”的阶段,她走得多么快啊,像一缕旷野中的清风,其速度是我们成年人都追赶不上的.。
毕淑敏亲情散文【2】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
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
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
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毕淑敏散文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
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
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
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
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毕淑敏亲情散文【3】
“柔和”这个词,细想起来挺有意思的。
先说“和”字,由禾苗和口两问部分组成,那涵义大概就是有了生长着的禾苗,嘴里的食物就有了保障,人就该气定神闲,和和气气了。
这个规律,在农耕社会或许是颠扑不破的。
那时只要人的温饱得到解决,其他的都好说。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达进步。
人的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单是手中的粮,就无法抚平激荡的灵魂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作“吃饱了撑的——没事事”。
可见胃充盈了之后,就有新的问题滋生,起码无法达到完全的心平气和。
再说“柔”这个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