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颂端午节的诗词歌赋
宋代文学家陆游在《六月二日登望仙台作》中写道:“端午南方节,热气带血气。五牌头语,百花齐解意。竞渡水成网,射中毒穿机。春山如妃态,夏水似夫觥。”他的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意境丰富、情感深沉的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妙,展现了端午节的独特景象和历史意义。
唐代诗人杜甫在《端午日百僚献端履》中抒发了一种声沉气定的情怀:“历代除多疫,子孙履所惟。百年易百事,所依在权规。曾是聪明化,至今赖莫追。何如佩画图,扶栏信云飞。”他这首诗倡导了人们保持善良,珍惜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的观念,对端午节有着明确的诠释和认识。
另外,明代文学家杨慎用诗集《方舆胜览》中的一首《端午》,通过咏物的手法诉诸到了人,赞美了端午佳节的文化内涵。全诗从菊花、芳草、蜂虿三个意象入手,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端午节前后自然界的变化和各活动,笔下铿锵有力,语言生动,深情质朴。
明朝诗人文征明的《天望山阁早望断黄鹤楼》中也把端午节描绘的絮叨分明,他指出: “江水平云没,闲人重照见。明月杀人夜,江云罩阙楼。南望九江山,不去湘山秀。但看青楼倚,如绣映南柯。” 诗歌用语打比方,借物喻人,使端午节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具有很高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端午节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传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中华民族。这一古老的节日,以其丰富的意义和情感价值,不断激发着文人墨客的创作热情,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将端午节的各种意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们在徜徉于端午节中缅怀古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