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读书心得800字5篇
王羲之《兰亭集序》墨迹,乃天下第一行书,其文字亦属天下之第一美文也.品读文中写景.抒情.寓理之与众不一样的语言,不难感知其趣味之纯正与高雅脱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兰亭集序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兰亭集序读后感1
〝花开时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时间如白驹过隙,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是激起千层大浪,还是默默无闻,随之而逝?
景趣之美:
《兰亭集序》属写景抒怀之作,但其真正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不多.原因在于作者写景的追求,不在景而在趣,不为形而为意,不重实而重虚,即以最少的笔墨,创造一种最能体现自我审美追求.最便于抒发独特情理的清淡脱俗而又空灵虚净的意境.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便是文章第一段.也是全文最迷人的有关自然风景的两句描写.前句不写水美山肥.青山叠翠,也不写绿水白浪.彩石丽鱼,而是避开一切具体的彩,用最简洁的线条.最少的笔墨.最清淡的语言,极写山高林茂竹修长.水清流激映兰亭的和谐与疏朗.
水是山的灵魂,山是水的骨肉.唯其水美,方使林茂竹秀;缘何山崇岭峻,只因清流映带.正如某些古代山水画一样,看似无,其实有意,看似简单,其实有趣,这既是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趣之所在,也是时代审美精神的体现.魏晋时期,思想界崇尚老庄,高谈玄理,在山水描写中,往往表现为一种清淡空灵的意象美.后句写天气与风力的描写更突出了人对自然的一种感悟与亲近,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其景中清净淡雅,舒适宜人的灵性美,绝非鸟语花香.虫鸣蝶舞的艳丽与欢快所能比及.
这种以少胜多.以虚当实.以简驭繁的写法,除了表现作者的审美趣味而外,更重要的是以留白的方式,为兰亭盛会中曲水流觞的禊祓之事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背景,有利于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文章整体情趣与理趣的阐发.这也是作者写景的意趣之所在.
情趣之美: 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来看,本文情感呈现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乐〞〝痛〞〝
悲〞〝感〞有张有弛,情趣超凡.
作者写景记事,意在抒情.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其乐融融,自不待言;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仰观俯察,亦视听之娱.这是人在自然美景面前所产生的生理上的一种快感,是一种比较浅的感官享受,当属一种本能的体现,所以作者感到〝信可乐也〞.比这种自然的情趣美更深的是一种人生社会的情趣美.无论静躁,无论内外,人之相与,欣然所遇,快然自足,事过境迁,感慨万千.由此及彼,不难想象,人之一生,修短随化,终归于尽.抛开一切的事务,无论多大的情怀,面对无奈的死生,孰不觉其痛哉!
这种生命的感悟,表面看来与前文之乐截然相反,其实,这正是由耳目之乐联想到了人世间的一切快乐及其快乐过后的感慨,并紧承其怀,想到死生,顿生痛感,此等情怀,绝非俗人所感.
第三段先言〝悲〞,后得〝感〞.〝悲〞不是简单地对前文〝死生亦大矣〞的痛感的强调,而是为人类永远无法超越的认识上的局限性而感到悲伤.具体说来,包含两层意思.不明白为什么昔人兴感之由与自己能如符契一般相吻合,因此只能临文嗟悼,叹息不已,此其一也.明知时人崇尚的老庄思想中视生死为同一是荒诞和虚幻的.,可后人依然会和今人有同样的感慨.
文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许多人以为此处之悲仍为死生,其实不然.这里的〝悲〞系指人类对死生认识上的局限性,即对当时社会文人士族借老庄思想来逃避现实,逸情山水,麻醉自己,漠视生命的态度,而且这种无法摆脱的认识上的局限性古今同一,此为其二.
结尾的〝感〞出自〝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由〝悲〞类推而来.正因为古人和今人在认识上有不可抗拒的共性,所以兰亭盛会的诗文也将使后来的读者产生同样的感触,即情感上的共鸣.文情至此,作者的〝悲〞与〝痛〞应该说已经被〝感〞所取代,转变为一种相对平和舒缓,甚至趋于欣慰或愉悦的状态,进而使文章的情感走向与开头的〝乐〞产生呼应的迹象,使文章感情境界得到升华,较之前文的视听之娱,当属难得的精神享受或超凡的情趣转化.
理趣之美: 理趣之美,在于文章二三段快然自足.倦然有感和临文嗟悼.世殊致一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与人文价值.
兰亭集序读后感2
高中就偏爱《兰亭集序》这篇课文,当时读来只觉得精短清透,字句顺滑如润却无雕凿之迹,称得上是即兴之作中的上乘作品.对于〝兰亭〝这个文人雅集的地方,心中溢满神秘的向往之
情.遥想在山水环抱.诗酒交融的幽境里洒墨挥毫,落出飘如浮云,矫如惊龙的精致书画,是何等闲适风雅!
再读《兰亭集序》时,除了品尝仍爱的清洗文风之外,更多追索的是文中的深层含义.兰亭位于浙江绍兴的兰渚山下,生于得天独厚的水乡之地;又恰逢天朗无云.草暖风微,贤毕至,大家一齐探讨人生,是不由得对生命好处发出刨根追问,对人生的各种境遇作出总结归纳的.兰亭,这样一个巧致的名字,让人联想到一位蕙质兰心的女子从烟雨江南中秉着骨竹伞款步过桥,抑或是轻裘缓带的墨客骚人把盏临风,倚亭望月,感叹吟咏……然而,作者对于生命根本的诘问不是如此悠闲唯美.附庸风雅的,而是苦闷的.反复的.令人百思辗转的.《兰亭集》是与会的41位诗人的结集,也是41个人的思考结晶.
之后查了资料,探索到了兰亭的真实境地:兰亭门前,有〝鹅池〞两字,各成风格,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共同书写的.王羲之的一笔绝妙书法的精髓,就是从鹅的形体上,悟出真谛来的.顺着小径前行,迎面的是一亭,一痕痕沉沉的历史的斑迹显现出来.内一石碑上书〝兰亭〞二字,系清康熙手书.西侧是〝乐池〞,临池有〝俯仰亭〞.东侧为流觞亭,亭内有〝曲水邀欢处〞一匾,正下悬唐名画家李公麟的《兰亭修禊图》.
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澄如镜,在竹影树荫下缓缓并带着轻快的节奏逶迤流过,流得那样洒脱自在.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俯冲的蝴蝶,几片沿溪而下的花瓣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出的人生感叹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小问小论.对于我们学园林的人来说,如何开创一爿曲径通幽宛自天开的富有人性化.情趣化且恬淡文雅的园林天地,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古人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它告诉我们精神和性灵的力量是强大的.
在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一个政治恐怖.国家分裂.民不聊生的时段.魏晋的文章普遍受到了玄学文化及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思想文化背景的广泛影响,反映现实生活.文人们喜爱亲近自然.逸情自然,探讨自然观和人生观,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最爱这两句——〝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值得欣佩欣赏的,是生命最美妙的音乐.若能在期望中存储抱负,或在寄托中充实自己.到人生的乐趣享受生命付出热情,就是在用生命抒写自己的故事传奇,都值得欣慰.
兰亭中这次文人聚集,没有多么高深的影响,但他们的真性情和高雅情趣确实是现代人望尘莫及的.静坐在坦白宽广的天地山水间,想想欢乐成过往,新恋换旧爱,美丽总是短暂的,似乎什么都是无法永久停留.死死生生,人在追寻什么?生的好处到底是什么?王羲之真诚如水,向自
然提出了追问,他只提出问题,答案没有果断得出,而是让人去猜想.去揣度,余味深长.他这种冷静又热情的人生态度.对生命好处的寻实在令人感动.愿自己有一天,也能在自然中有一番彻悟,有一番天真又深刻偏僻的追问.
兰亭集序读后感3
王羲之《兰亭集序》墨迹,乃天下第一行书,其文字亦属天下之第一美文也.品读文中写景.抒情.寓理之与众不同的语言,不难感知其趣味之纯正与高雅脱俗.
王羲之说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确,人生匆匆,短短数十载而已.所以他才认为死和生同样具有重大的好处,他本来就明白〝一死生〞〝齐彭殇〞是虚幻荒.唐的.妄造的.读那些文字,我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人生无常,所以才更加珍惜;正因为死生亦大,所以才有无尽的眷恋……
生活在当今社会,我们并没有像王羲之那时的社会压力,所以我们就应活得更自在.〝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拥有了享受生活的权利,那么就要好好地珍惜,不要等将要失去时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
我们虽没有王羲之那样独特的见解,但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去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那么我想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冥冥之中我们已诠释了自己生命的真谛,如果能够这样,那就足够了.
昨日是已走过的,明天是即将走过的,唯有这天正在走过……生命数十载,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能一帆风顺地走完这一程,固然最好;如若不能,我想只要你曾为之付出,拼搏过,曾珍惜过,那也必将是无怨无悔!
我们并不能够去改写历史,也不能够预知未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好好的活着,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去创造那无尽的回忆与欢乐.请珍惜这绝无仅有的机会去活出自己的精彩,去追求自己活着的好处……因为,只有懂得生命真谛的人,才能够将短暂的生命延长!
兰亭集序读后感4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奠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多少文人墨客血泪的凝聚,铸就了中华文明的精深;篇篇传世永恒的经典,成就了中华文明的璀碟.
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孕育了无数文化瑰宝.指尖在泛着历史气息的书页轻扰,身心在经典韶
韵中升华.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集》更是其精华所在,灵魂所托,它在浩瀚中华文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盏古灯,悠悠古道,盈盈茶香,渐渐神迷,将我带到千年前的晋朝.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不少名士相约在此,谈玄论道,放浪形骸,真可谓〝人杰地灵〞之处.
兰亭集序书法 或许真的如此巧合,我与〝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在兰亭相遇.他醉意朦胧,但只见他泼墨挥笔,一气呵成,一篇不朽之作己成.那是饱含热血的真挚,是蕴含真谛的感悟!
虽我与他不相识,我却能看出他〝此地有崇山峻岭〞的快乐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己为陈迹〞乃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但他们崇信庄子,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
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王羲之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矶珠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案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