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疏通课文,积累整合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我给大家介绍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看到大家兴趣浓厚,所以我特地给大家展示一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书法图片,让大家感悟一下这一“书中极品”(幻灯片展示)。全篇共324个字,字字笔力挺拔,笔势纵横。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描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而失传。人们对这部书法作品有一句评价,说它“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同时《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而且其文也是“文中上品”,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篇传世佳作。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书法魅力,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
二、检查预习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贤.毕至,少长
..咸集。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列坐其次
..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所以
..游目骋怀所以,表凭借,用来。
足以极视
..听之娱视听,耳目
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
故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同。
所以
..兴怀,其致.一也所以,···的原因;致,情致。
(设计意图: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再次进行复习巩固,疏通文意)
三、文本研读
1、通读作品,把握情感
【过渡】在暮春之初,王羲之与众友在山水怀抱中曲水流觞,畅叙幽情,其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学生出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
【明确】“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即:(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把握作者的“乐”情
【过渡】在第一、二段中,作者的心情是非常快乐、愉悦的。下面就请我们班的女生用你们银铃般的声音来给我们大家朗读一下第一、二自然段希望大家能够随着我们女同学的朗读来穿越时空,回到1600多年前的兰亭集会。并请大家自由讨论,以一个活动记录者的身份来填写下面的活动记录表。
【明确】
【小结】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然而在兰亭盛会上,良辰、美景、赏
心、乐事四美俱全,所以信可乐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把握作者的“痛”情
【过渡】参加兰亭雅集如此快乐,但王羲之笔锋一转,呼出“痛哉”,我们来看看痛由何来?在第二自然段的开头,作者就概括出两种人对待世俗生活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请同学概括出来。【明确】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静:谈玄悟道);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躁:归隐山林)。
【过渡】面对世俗生活,人们的爱好和取舍千差万别,但人生的忧患是相同的,请同学们在文中出关键句。
【明确】:
①“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曾不知老之将至”
当遇到了自己爱好的事物,一时感到快乐满足,但岁月流逝,生命短暂,却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人生短暂之痛
②“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人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到达了自己的目标,感情就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于是就会产生各种感慨。——世事无常之痛
③“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往事不在之痛
④“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其结果是殊途同归,最后归结于消灭(死亡)。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人生无常之痛
【补充时代背景】当时社会急剧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士人对生命常有恐惧之感。且因为朝代
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内心苦闷,感伤时光飘忽,终期于尽。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悟言一室之内”和“放浪形骸之外”有一种更具体的领会,便于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缘由。)
【小结】虽然世人有不同的追求,但有相同的生活历程(追求—满足—厌倦),一样的生命归宿(终期于尽)。“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个体的生命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而作者发出“死生
亦大矣,岂不痛哉”的叹息。
4、把握作者的“悲”情
【过渡】那么作者的情感又如何由“痛”而“悲”了呢?齐读课文第四段。
【明确】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死生亦大矣;
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崇尚虚无;兰亭集序书法
三悲后人叩问今人: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
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古人、今人、后人同悲,可谓千古一悲!
【小结】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痛的是人生短暂,好景不长;悲的是人生代代相痛,永无休止,这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因此,这里的悲是“悲叹”。
五、拓展探究
结合历史人物来谈谈对人生的理解。
曹操曾经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他最终成为了乱世枭雄。
李白曾经感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但他成为了一代诗仙。
苏轼曾经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但他终成一代文豪。
所以,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谓是“消极其表,执著其里”。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拓展阅读,使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同时避免空洞说教,学生积极性也高。)
六、课文总结
作者从兰亭盛会职“乐”写起,兴尽悲来,抒发人生苦短之痛,沟通古今,抒发千古同悲之叹。王羲之所谈论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既然死亡必然降临,与其空空悲叹,不如行动起来,善待上帝赋予你的生命。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既然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应该用一种英雄主义的情怀去拥抱生命,热爱生命。
(设计意图:对课文思路简要梳理,便于学生进一步整体把握)
七、布置作业:翻译全文并背诵全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