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为什么称为天下第⼀⾏书
《兰亭集序》为什么称为天下第⼀⾏书
导语:《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意深远,⽽且因为其⽂笔清新流畅,朴素⾃然。魏晋时期出现了骈⽂的⾼潮,骈⽂⼏乎占有了⼀切⽂字领域,这种⽂体讲究对偶、辞藻、⾳律、典故,极不利表情达意。
《兰亭集序》称为天下第⼀⾏书
王羲之(321-379),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东临沂⼈),后徒居⼭阴(今浙江绍兴),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以静美之感。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笔内厌,突破了⾪书的笔意,创⽴了妍美流便的书风,他所书的《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创造出天质⾃然,风神盖代的⾏书,被后⼈誉为“书圣”。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三⽇,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在⼭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举⾏了⼀次别开⽣⾯的诗歌会,⼀⽂⼈雅⼠,将酒觞放置清流之上,任其漂流,停在谁的前⾯,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
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共成诗37⾸。王羲之借酒兴为他们的诗写了⼀篇序⽂,世⼈简称《兰亭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死⽆常的感慨。⽂章清新⾃然,虽多⽤骈句却并不拘谨呆板。其中⼆⼗多个之字,千变万化,⽆⼀雷同。《兰亭序》⼜名《兰亭集序》,⾏书法帖相传之本,共28⾏,324字,章法、结构、笔法巧夺天⼯,字体潇洒流畅,⽓象万千,此乃羲之三⼗三岁时的得意之作。据说王羲之后来⼜写了⼏篇,都不及第⼀篇好。
他曾感叹说:“此神助⽿,何吾能⼒致。”因此,他⾃⼰也⼗分珍惜,把这部作品作为传家之宝,⼀直传到他的第七代孙。《兰亭序》真迹第⼀次消失了,在公元4世纪,被郗县带⼊墓中。《兰亭序》怎么到了郗昙的⼿⾥?原来,郗鉴是王羲之的⽼岳⽗,也就是说,郗昙是王羲之的⼩舅⼦。因为这层关系,《兰亭序》落到郗昙的⼿⾥应该不意外吧?据说,除了《兰亭序》,像王羲之的楷书《乐毅论》,也为郗昙收藏。郗昙死后,将《兰亭序》等⼀批墨宝带进了⾃⼰的墓中。
⼆百年后南北朝时期陈霸先建⽴了陈朝,《兰亭序》等王⽒真迹在此间再度现世。当时北征军⼈盗了郗昙墓,盗得了⼤量陪葬品,其中就有王羲之及诸名家墨宝。盗墓事发后,这些盗品全让官府没收了,秘藏不⽰⼈。
陈伯茂⼤概在公元565年前后得到了王羲之这批墨宝。但在三年后的公元568年年底,陈国发⽣了⼀场宫廷,陈伯茂被其叔叔陈顼在途中谋杀了,《兰亭序》再次从世⼈⾯前消失,杳⽆⾳讯。后来
不知怎么辗转之后被李世民收藏。李世民⽣前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极,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
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李世民⽣前遗诏要求死后头枕《兰亭序》,即所谓“⽣则同榻死则同⽳”。诗⼈陆游因此感慨,“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
据《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贞观⼆⼗三年五⽉⼆⼗六⽇,李世民“皇帝崩于含风殿,年五⼗三”,同年⼋⽉⼗⼋,归葬于⽣前即营造好了的陵寝——昭陵。昭陵地宫⽯门被封死之⽇,便是《兰亭序》永别世间之时。谁知,在约三百年后,因节度使温韬盗掘关中⼗⼋帝王陵,《兰亭序》再⼀次进⼊了世⼈
的视线,并将《兰亭序》真迹之谜彰显得更加⽞乎。
《兰亭序》⾏书帖体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境界,作者的⽓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称王羲之的⾏草如“清风出袖,明⽉⼊怀”。后⼈评道“右军字体,古法⼀变。其雄秀之⽓,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书”。
关于⽂体特点
《兰亭集序》是⼀篇序⾔。
“序⾔”简称“序”,也叫前⾔,属实⽤⽂体,同“跋”是⼀类。列于卷⾸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在于推荐介绍某⼈著作或某⼀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有⾃⼰作的,叫“⾃序”;也有请他⼈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些评价的内容。
兰亭集序的散⽂特点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篇序⽂,但就其内容和形式⽽⾔,它⼜不仅是⼀般意义上的书序,⽽且是我国⽂学史上⼀篇⽴意深远、⽂笔清新⾃然的优美散⽂。
⽂章从兰亭集会落笔,⾸先⽤简洁的⽂字点明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和与会⼈物,接着⽤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林、⽵等⾃然景物,⽽正是这些⾃然风光引起与会者饮酒取乐、临流赋诗的雅兴,下⽂就⾃然转⼊叙写雅事,叙写与会者“⼀觞⼀咏”、“游⽬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段末
以“乐”字作结,揭⽰了与会者沉浸在美好的⾃然和⼈⽂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
第⼆段作者紧承上⽂“俯”“仰”⼆字和“信可乐也”⼀语,转写⼈世变幻、情随事迁的情况。不管是“晤⾔⼀室之内”的静者,还是“放浪形骸之外”的躁者,他们虽都在⼀时⼀事上“快然⾃⾜”,但是这些眼前的美
景和⼈世的欢乐,“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乐极⽽悲⽣,他们不得不⾯对严酷的现实:“⽼之将⾄”、“终期于尽”,⼈⽣苦短。⾄此,作者⾃然提出“死⽣亦⼤矣”这⼀主旨。本段末以“痛”字反诘作结,不仅为呼应上段的“乐”,更为引起读者深思“死⽣”这⼀⼈⽣最重⼤问题。
第三段作者抓住死⽣问题,进⼀层表明⾃⼰的⽣死观。作者⾸先借古⽴论,说明从古⾄今,⼈们⼀直重视死⽣问题,⾃⼰也不能例外。接着作者针对当时⼠⼤夫务清谈、鲜实效、⽆经济⼤略的社会风⽓,痛斥“⼀死⽣”、“齐彭殇”的⽼庄学说为“虚诞”、“妄作”,从⽽表明了作者积极进取的⽣死观,⽽这正是作者编辑《兰亭集》并为之作序的⽬的。⽂章前⾯两段分别以“乐”、“痛”作结,最后⼀段以“感”字作结,表明作者坚信后世读者会从斯⽂(这篇序⽂)中产⽣同感:认识死⽣问题的重要,树⽴正确的⽣死观。
纵观全⽂,作者着眼死⽣⼆字,借⼀次集会宴游阐明⼈⽣哲理,表明了作者深远⽴意。同样是写了宴游情景,但⽯崇的《⾦⾕诗序》、李⽩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等⽂章,抒发的却是⼈⽣短暂,需及时⾏乐的情怀,⽴意显然不及作者的《兰亭集序》深远。作者⽣活在东晋时代,当时统治集团偏安江东,不思进取。⼠⼤夫崇尚⽞学,清谈之风很盛,⽽作者却公开批评“虚谈废务、浮⽂妨要”,颇想有所作为。从作者给中军将军殷浩、会稽王司马昱、太傅谢安等⼈的信中,可以看出作者忧国忧民,渴望救国家“倒悬之急”的⼤志和旷达进取的⼈⽣态度。
当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作者不可能始终坚持这⼀正确的⼈⽣态度,永和⼗⼀年(公元355年)春,即作者写完《兰亭集序》后两年,作者因深感空怀壮志,报国⽆门,⼜因与扬州刺史王述的⽭盾恩怨,愤⽽称病去官,且到⽗母墓前⽴誓永不再仕。此后便“尽⼭⽔之游,⼷钓为娱”,去寻求“当以乐死”的境界,反映了作者晚年思想渐趋消极虚⽆。这是我们在全⾯评价作者⼀⽣思想时应该注意的。
《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意深远,⽽且因为其⽂笔清新流畅,朴素⾃然。魏晋
时期出现了骈⽂的⾼潮,骈⽂⼏乎占有了⼀切⽂字领域,这种⽂体讲究对偶、辞藻、⾳律、典故,极不利表情达意。在这种骈⽂风⾏的时代,作者能不拘成格,⽤洒脱流畅、朴素简洁、极富表现⼒的语⾔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充分体现了作者散⽂的个⼈风格。特别是⽂中⽤了“贤毕⾄”、“崇⼭峻岭”、“茂林修林”、“天朗⽓清”、“游⽬骋怀”、“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若合⼀契”等词语写兰亭⼭⽔之优美,叙时⼈宴游之雅致,抒盛事不常之感慨,议死⽣意义之重⼤,⽽这些词语从此便被后⼈当作成语使⽤,极⼤丰富了祖国的语⾔宝库,从⽽也奠定了《兰亭集序》在中国⽂学上的地位。
兰亭集序书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