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后记
兰亭集序教学后记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如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一课。在教学过后,有着怎样的教学后记呢?下面是分享的兰亭集序教学后记,欢送大家阅读。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中的古代山水游记类。《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作者的感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尤其是作者寄寓于其中的关于生命的深切感悟,对于后人更是有着启迪人生的作用,《兰亭集序》也因此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对于这样的文章,我觉得有责任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美”与“思”的熏陶。
  我的教学环节简述如下:
兰亭集序书法
  一、导入局部:由成语“东床快婿”引出王羲之,且初步介绍王羲之的性格特点:豁达、雅致,并介绍写作背景。
  二、探究局部:
  1.“乐”的原因
  “乐”的原因直接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个要素来引导学生归纳。
  再让学生通过本文所选景物与《与陈伯之书》中景物的比照,了解作者的人格性情:素淡、雅致。
  2.“痛”的解读
  引导学生寻作者因何由“乐”而生“痛”。 一、由于个人内心变化,致使情随事迁,物是人非,以前曾经快然自足的人与事,如今却感到厌倦;二、乐景不常,盛事难再。“向之所欣”转眼灰飞烟灭,令人触目伤怀;三、对生命流逝感到无奈和忧惧,“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3.悲者不悲
  明确作者的人生态度:“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虽然“死生亦大矣” ,但生就是生,生才能活出无限可能,而死却是一切虚无,所以不能把二者等量齐观。
  三、总结
  对于生死问题,臧克家说:“有的人活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今天我们认识的王羲之也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好“生”这件大事,莫要辜负了我们这美好而珍贵的生命!
  课后反思
  对于这样一篇艺术美与思想美并重的文章,针对我们班学生不爱学习,没有目标,整天浑浑噩噩混日子的思想状态,我将讲课重点更多的放在了对于思想的熏陶上,而文章骈散结合、简洁清晰的语言那么只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我的反思如下:
  一、教师素质方面
  这是我第一次教授这篇课文,在授课上难免缺乏。但在课前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能够联系现在与过去,联想到古句,在适当的时候“出口成章”。另外,我还能注重诵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当然,课文的疏通讲解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我在讲解本文中,不再像以往讲解古文那样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由问题串讲全文,让学生在寻答案的同时自行翻译,遇到问题我再适当点拨。不过对于比拟重要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觞、咏、一、齐的用法)及特殊句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等,我在教学时也没有放过,且对于课后习题中的实词多义,也都以课件形式重点讲解了,以让学生加深印象,有意积累多义的实词。
  二、诵读的根本要求与方式
  《兰亭集序》为背诵篇目,因此在课堂上多要求朗读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文章的记忆,且能更好地体会其骈散间行的语言形式,因此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于朗读做了很多的安排,比方: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自读等。诵读也有不同的层次:从通顺到流利到有感情;从初读感知到细读探究;从一般了解到深化理解;从有所感触到情感升华。
  三、学生素质方面
  我所教授的班级是属于层次比拟低的一个班,学生根底相对薄弱一些,但也能积极配合,认真思考且善于思考,敢于答复下列问题。例如在提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属于什么特殊句式时,学生能联系自己学过的《荆轲刺秦王》中的“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答复出是定语后置句;在提问“如何让生命不虚度”时,学生都能交流讨论,并踊跃答复。
  四、存在问题
  在《兰亭集序》一课的教学中,我虽然能够较好地完成课文的教学,但还是存在着几点缺乏:
  首先,备课不够充分,虽然课前查阅了很多资料,但是由于准备时间仓促,很多没能够想起来,导致个别引导语句不够深刻自然,稍显生硬。
  其次,学生齐读过多,老师范读、学生展示读太少,没能在朗读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没能读出学生的真情实感。
  第三,犯了新教师贪“多、全、细”的毛病,课堂容量太大,导致重点不突出,学生也不易消化。
  最后,在学生答复下列问题时未能对学生的答案进展及时地点评,也没有对学生进展有效鼓励
  总之,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根本完成了预想的任务,整体引导的效果还不错,如果能注意以上几点存在问题,能再放得开些,在感情上再投入一些可能效果会更好。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巅峰,而且是艺术的瑰宝,二者相得益彰,确立了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立意深远的优美散文,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表达了这一理念,学生假设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慨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案例分析将结合苏教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有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法。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送,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为难。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
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兰亭集序》的教学,根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展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的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展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方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比照,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方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
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