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古人云:“死生亦大矣!”王羲之在 《兰亭集序》 中所引述的庄子
之语,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对生死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正如这句话所说的那样,死生是一件大事,生和死的问题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关注和思考的终极问题。
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暮春良辰,面对兰亭周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美景,遍邀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之余,曲水流觞,把酒咏诗,畅叙幽情,是为赏心之乐事。四美毕具,“信可乐也”!
王羲之对兰亭之景之人之事之乐的描述,寥寥数笔,不仅文字本身读来令人齿颊生香,回味无穷,而且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得山水之大美,得身心之至乐”的美好境界,让人心驰神往。关于这种大美至乐在《论语·先进》 中曾点也曾经有类似的言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也曾为之喟然而叹。可见,对这种大美至乐的追求,虽古今异代,但依然可以遥相呼应。
但是王羲之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能够欣赏大美,品味至乐,得到“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这种当下体验和感受,而且能够把目光投向将来,认识到“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必将“感慨系之”,并进而深入
地思考生死的终极问题:随着时日人事的变迁,当下的快乐到了未来难免变化消亡,但还会有新的快乐随之替代;可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随着人生命的终结,所有的快乐也会随之烟消云散,并且所有继续生长快乐的可能性也随之不复存在。思虑至此,“岂不痛哉!”这样的伤痛正是基于作者对个体生命必将走向衰亡的清醒认识而引发的。这已经非常深刻了,但作者并没有就此停滞,而是把思考从当下延伸到往古来今的所有时间,从自身个体拓展到人类全体,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赋予了这种伤痛一种普适的意义。这也是这篇经典散文之所以在千载以下依然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命的必将消亡是每一个生命无法摆脱、无法超越的局限性。既然这样,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自身有限的生命就是紧接而来无法回避的问题。《庄子·齐物论》 中曾经说过:“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并生,物我一同,所以人应该纵浪任化,一任自然。可王羲之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生死寿夭,不能混同齐一,等量齐观,旗帜鲜明地否定了庄子对生死寿夭的看法和态度。
那么,王羲之究竟认为应该怎样看待生命、对待人生呢?
回到 《兰亭集序》 的文本,我以为王羲之对待有限生命的方式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欣赏山水之美,享受生活之乐,领悟人生之理,让生命在这种欣赏、享受、领悟中获得高雅飘逸的审美情趣和宁静闲适的生命境界;其二,是通过吟咏啸歌,借助诗文、书画,“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将这种欣赏、享受和领悟定格下来,从而使当下的个体生命
体验获得永恒的生命和价值。 《兰亭集序》 的书法称誉古今,被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文章时至今日依然为人竞相传颂,就是这一点的最好印证。
王羲之这种生命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与当时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五胡乱华,永嘉南渡,让东晋文人深刻地体会到了国破家亡的深沉悲痛。《世说新语·夙慧》 记载: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这段文字中,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非常清晰地呈现了他内心的伤痛,但更值得玩味的是,明帝司马绍对“长安何如日远”这个问题的两个回答,第一个从客观距离的角度,得出“日远”的结论,可见他的聪慧;而第二个从主观心理的角度来说“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得到“日近”的结论,更可见他对国事的忧虑,对故土的眷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更加显得难能可贵。后来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中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与之可谓异代交辉。
在这种共同的境遇和普遍的心态之下,南奔的士人有两种迥异的对待方式,一种是积极地准备北伐,
以期收复国土,这以庾亮兄弟、殷浩、桓温、谢玄等人为代表;一种是消极地逃避,延续西晋士人奢侈享乐、纵欲任性的生活方式,今朝有酒今朝醉。
对于第一种积极复国的主张,王羲之是不赞同的。殷浩北伐的时候,王羲之曾致书阻止,后来殷浩失败意图再度北伐的时候,王羲之又致书劝谏,放弃淮水流域,退守长江天险。后来桓温北伐,和王羲之一起参与兰亭集会的另一位士人孙绰也曾经上书反对。这从侧面印证了从政治态度的角度来看,王羲之是赞成偏安江左的。
但是对于第二种消极处世的方式,王羲之也是不赞同的。这从他给吏部郎谢万的书信中可以清晰地读到:
倾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戒以轻薄,庶令举策数马,仿佛万石之风。君谓此何如?比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颐养闲旷。衣食之余,欲与亲知时共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邪!
(《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告诫子孙不能轻薄,而应敦厚退让,在平和宁静的田园生活寻生命的乐趣。这就是王羲之有别于第二种 (下转第256页)
向死而生
——王羲之《兰亭集序》之生命观刍议
胡小勇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王羲之在 《兰亭集序》 中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本文试图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从文本、作者和时代几个角度切入剖析王羲之生命观的本质及其历史根源。
关键词:向死而生;兰亭集序;生命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student Parent society
student Parent society
256
学间的团结。每周组织学生总结成绩,指出存在问题,及时表扬先进,树立典型,适时批评,督促后进,尤其对于后进生,则抓住时机挖掘出闪光点,进行鼓励,达到以优点带不足、以鼓励促进步的教
小组积分制的推行中,激励扮演着重要的角,激励政策与小组积分制度同在,以巩固德育教育效果。而激励机制也使得学生个体高度重视小组德育积分和个体德育积分,激励策略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为了巩固小组积分制带来的德育成果,笔者在推行小组积分制时也增加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让学生们的激情始终如一,如让负责人每天黑板上公布 “早读之星”的人选,每个星期的班会有表扬,一个月下来还有各小组的得分排名,最后对排名靠前的小组和个人还有家委会支持的奖励,这种奖励在物质方面虽然不是很多,但学生会觉得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而获得,学生会因此约束自己的行为,尽力不为小组失分,同时会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为小组加分。合理的激励成为小组积分制推行的保障,也使得德育教育取得长效化的教育效益。
4 小组积分制所带来的德育教育新成效
小组积分制的推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小组成员之间团结互动,彼此沟通与帮助,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稳步提升,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小组积分制的推行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小组积分制的推行中,班级中逐渐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
良好风尚,班级的凝聚力更强,学生对班集体秩序和凝聚力的认可度更高。小组积分制的推行形成了良性的班级竞争机制,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合理、公平及有序的竞争评价环境使得学生积极地争先进、学先进。小组积分制的推行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带动其全面发展。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班级管理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积极参与管理与竞争,实现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带动全面型人才的培养。综合来说,小组积分制的推行,真正开创了德育管育结合的教育新局面。
5 结 语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而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也指出,必须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要求我们必须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关注学生道德教育和行为引导,在实践中创新德育教育的思路和举措,以探索出真正适合班级特的科学育人之路。而小组积分制推行带来了德育教育新成果,肯定了其德育价值,值得推广。兰亭集序书法
参考文献:
[1]何秀丽.积分制,为小组合作插上翅膀[J].天津教育,2020(27):126-127.[2]杨婷.小组积分制在初中阶段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13):114-115.
[3]杨洁.运用小组积分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J].甘肃教育,2020(4):54.
[4]杨静.初中体育与健康“小组竞赛积分制”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9(36):24-25.
(上接第254页) 士人的根本之处。
在他看来,生命的乐趣不应该是纵情享乐,穷奢极欲,而是应该有更加高雅的情趣追求,比如谈玄论佛,比如山水游赏,比如诗文往还、书画鉴论,如是等等。兰亭集会中,有玄学家,如孙绰;有高僧,如支遁。他们一起谈玄论佛,畅叙幽情,吟咏啸歌,诗文记乐,这次名士雅集本身就非常鲜明而又突出地体现了王羲之的生命追求。
其次,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永嘉南渡,江南钟灵毓秀的山山水水,也为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一批东晋士人转变审美情趣提供了必要条件。当时的著名士人,主要活动在从首都建康 (今江苏南京) ,南到会稽 (今浙江绍兴)、永嘉 (今浙江温州) ,西南到浔阳 (今江西九江) 这一带地域。这里的山川,峰峦叠翠,碧水澄明,让人流连忘返。后世的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经到此游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风烟俱净,天山共。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南朝梁·吴均 《与朱元思书》)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唐·杜甫 《壮游》)
这样经典的引述还可以有很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温润明秀的山水,给了东晋士人们以温润明秀的美的熏陶,滋养了他们温润明秀的美的追求。
西哲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每个人在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必须面对死亡,也永远无法停滞自己走向亡故的脚步。面对着“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的现实,有些人选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短歌行》) ,为“天下归心”而竭忠尽智;有些人选择“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行乐当及时”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荣名以为宝”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王羲之却既不是勇猛精进,建功立业,追求事功,也不是消极处世,穷奢极欲,追求享乐,而是恬淡谦退,在山水自然、玄言佛理、诗文书画的世界里,追求生命的高雅与飘逸之美,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穷的美丽,获得永恒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曹旭撰.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