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
变与不变:王羲之《兰亭集序》赏析
胡频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王羲之有众多书法作品,其中《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得此盛传,不仅是因为全篇整体布局流变协调、行笔流美自然,更关键的是文中回应了一个人类永存的主题——生死问题,文章正是通过对生死问题的回答——“死生亦大矣”,使其思想深度得以升华。其实,在《兰亭集序》中,“变与不变”的思想贯穿全文,体现了超越生死的生命意境之美。因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解析《兰亭集序》中的变与不变:一是在字形、笔画中所体现出的创造的变与不变;二是从“俯仰”中贯穿的生命行为的变与不变;三是从“乐—痛—悲”的情感中所体现的古今贯通之“感”的变与不变。
关键词:王羲之;《兰亭集序》;俯仰;悲乐;变与不变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130-02
兰亭集序书法1 《兰亭集序》创作的变与不变
王羲之生活于我国历史上最动乱的时代——魏晋南北朝。宗白华认为魏晋时期是在“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1]。“祸兮福之所倚”,正是这样的时代使人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魏晋士人追求精神自由,不拘一格,思想多元化,同时,儒释道三家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玄学”的产生与发展便得益于此。
“玄学”对晋人的影响在书法艺术中得到了极致的表现,“中国书法也是在这个时期从以使用功能为主转向以艺术功能为主”[2]。宗白华说:“魏晋的玄学使晋人得到空前绝后的精神解放,晋人的书法是这自由的精神人格最具体最适当的艺术表现。”[1]得益于文化的滋养,魏晋时期产生了大批书法家,他们对中国书法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方面,张怀瓘评价极高,他在《书断》中写道:“尤善书,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3]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涉及各种书体,并且各有特点,结合实际来看,王羲之最为广泛流传的是行书《兰亭集序》。王羲之行书表现出的主要风格是“变化”。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更是做到了万字有别,不同的字的构思行笔有异,相同的字亦千姿百态,字在起笔、开合中各有不同,相同笔画
的变化表现为曲直、高低、宽廋的不同,就连只有3笔的“之”字,在《兰亭集序》中出现20次,亦是字字不同,显然“变化”是王羲之行书生命活力的基础。
《兰亭集序》给世人呈现的20个不同的“之”字,其内在所表达的是作者生命意识中深刻的“变化”之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就意味着“变化”。王羲之在创写《兰亭集序》时,提笔落纸《兰亭集序》的生命便被开启,当他书写完毕收笔时,《兰亭集序》便完全诞生于人世,这也意味着这幅墨宝行笔过程的结束,而真正没有结束且永恒存在的是落在纸上各形各样的文字及文字背后所载的意境与精神。
2 《兰亭集序》“俯仰”的变与不变
作为书法家的王羲之,对生命有哲人般的感悟,通观《兰亭集序》,其中“俯仰”二字最能体现他对自然、人生中变与不变之道的感知与领悟。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一文中共有3处写到“俯仰”,分别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矣”“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4]。细细品味这3处便知,“俯仰之间”透显出王羲之通过仰观、俯察的方式来认识自然万物,进而阐发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最后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认识和态度。
2.1 俯仰之间观物理
在第一处,“俯”“仰”二字是分开的,表现了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两个相反的动作都是为了“认识世界”这一个目的,所以这是从“分”的角度来体现“和”。王羲之以“俯、仰”的方式来观察宇宙自然、认识人生百态。《中庸》中引诗曰:“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王羲之所说的“俯、仰”,其实就是一种“上下察”的方式,其中蕴含着最基本的认识万物的方式与万物运行的法则,上下察的内容正是宇宙万物最根本的存在——道。“道法自然”,道取法的是自己本然的样子,王羲之之所以说“信可乐也”,也是乐万物顺应自然,各得所长。结合《兰亭集序》的记录来看,当时的会稽山兰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贤毕至、少长咸集”,是真正的“天时、地利、人和”,万物各得其自然,在这样的境遇里,王羲之感知到了浩瀚宇宙的虚空纳物与自然界中各种物类的和谐共生,因此而乐。
在后面两处,“俯仰”二字相连,这是从整体来表现“和”。老子在《道德经》中言“反者道之动”,其内含有“循环往复”与“相反运动”两层意思,而“俯仰”也是如此,既有俯与仰两个上下连贯的动作,也意味着两个相对的面向,既相反亦相成,正如王羲之的字,笔画中有“逆锋起笔,再折锋、顿笔、调锋、行笔”等变化,但最后形成的字却一体和谐,这便是对立统一的原理。听上去矛盾,但道在其中,这就是《易经》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变化莫测谓之神”。
如若将眼光放到“存在”本身而言,“人”只是天地间存在的一物,与其他万物从“存在”的角度来看没有区别,这就是在“道”的层面来看万物。从由“道”而生的万物,有形有相的“存在者”层面来看万物,则万物各有物性。
人在天地之间存活,就需要认识这个世界,俯察地、仰观天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原始方式和基本途径。《周易·系辞下》言:“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5]这样看来,通过俯与仰的方法取法于“自然”,古往今来之人都会如此,今时不同往日,但其理却“一以贯之”。
2.2 俯仰之间悟生死
130
第34卷第3期 2021年02月
Vol.34 No.3
February  2021艺术科技
于王羲之自身而言,《兰亭集序》是他在“五十而知天命”之年所书,人书俱老,书中融入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与心绪,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与态度。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绘了一部分人的生活状态,“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4],这主要是当时的士人们的生活状态,因为当时的精神极度自由,士人们不管是言论还是行为都显得颇为放浪。王羲之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虽然“趣舍万殊,静躁不同”,都会有欣然所遇的短暂的快乐,甚至会因为这短暂的快乐而“自足”,以至于“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老之将至”更深层次的意思是没有了生与死的对待,但快乐是短暂的,进而“不知老之将至”这样的状态亦是短暂的,因为人会“倦”,情也会“迁”,一切的存在也都是随“化”,最终的结果都是归于“尽”。“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中的“尽”,是指生命的大限——死亡。这样看来,王羲之认为人最终都会死,如此来说,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他持“有生有死”的看法,又因为“死生亦大也”,他对生死有着极大的感知之痛。
根据王羲之“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他“有生有死”的生死观。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生与死是齐一的,长寿与短寿是一样的,这源于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秉于“道”而以“物化”的方式随机缘而来,就如庄周梦蝶一般,这一刻的你是你,但是下一刻你也可能成为蝴蝶或者其他的什么,你只是换成另一种存在者呈现出来而已,因而庄子持不生不死、无生无死的生死观。对比可知,王羲之的生死观与庄子的生死观截然不同。
有学者认为王羲之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不会说出“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言论,然而实
际是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时期,儒、佛、道、玄多种思想各有发展,王羲之亦是受到了多种思想的共同影响,阮忠勇认为“王羲之的思想是儒道并蓄的,他既有儒家积极入世的一面,又有道家超脱玄远的一面”[6]。郭沫若与阮忠勇有类似的看法,商承祚则认为:“王羲之的思想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可以更确切地说,羲之的思想是儒、释、道三者的混合物。”[7]因而,客观地说,王羲之的思想深受我国儒、道两大传统哲学的影响,同时对西汉传入我国的佛教思想也有吸收。每个人都有自由之思想,所以王羲之于众多思想中,必然有自己的判断与抉择,因而他不认可庄子的部分观点实属正常。确实,生而为人,各不相同,但在生命的尽头大家途殊同归。
3 《兰亭集序》“感”的生命超越
对王羲之“取法于自然”的思维和“有生有死”的生死观的分析,能够明了王羲之从认识自然出发,由天象推知人事的观察与思维模式。宇宙自然顺其道而运行,万物由此运生,王羲之因感故而乐;我们个体的人亦是其中一物,有生有死,王羲之念此故而悲痛;当王羲之反观自然与人的生与死之后,终知人虽有生有死、有痛有悲的变化,亦存有不变的“感通能力”贯穿古今,这就进入了生命超越的层次,王羲之正是通过“感”来表现他生命超越的美学境界。
朱良志认为:“中国美学主要是生命体验和超越的学说,它是生命超越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学纯粹体验中的世界不是物质存在的对象,不是所谓‘感性’,而是生命体验的真实。”[8]其实,朱良志
所说的在超越的世界体会美,其实就是“返归内心,由对知识的荡涤而体验万物,通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从而获得灵魂的适意”[8]。如此来说,中国美学乃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
为什么在此说到生命安顿的问题呢?因为不管是当时的王羲之,还是现在的人们,都面临着这个问题,所以生命安顿是人类永恒的、共同的问题。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识到了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同时他也在思考,难道世事真的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没有永恒存在吗?那么生命的悲乐如何安放?王羲之认为这变中有不变,这不变就是内在的感通能力,这个感通的能力是生命超越的基础。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感”的有两处,一处是“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4],另一处是“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4]。王羲之认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所以不仅是当下的“我”会有感于前人,而且未来的人也会有感于“我”。《说文解字·心部》记载:“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9]从“感”的字义来看,“感”的主要功能是“动”,“感”所指向的对象是“人的心”,正是源于人的心能感受世间的存在物,所以不管是王羲之还是当世的人们,在面对自然山水的时候都会由“感”而“乐”,在思及我们终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也会由“感”而“痛”,当忧虑到人类普遍要经历生死之痛时也会由“感”而“悲”,这种心情实则是“言不尽意”,但人们通过己“心”可以真切感知。
王羲之以个人的“乐—痛—悲”之情感变化来展现自我生命的真实体验,后人在研读《兰亭集序》时也会
有乐、痛、悲,这也是我们真实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得不相信,个人的情感是变化的,但这种能“感”的能力古今永在,它超越了个体短暂的生命,以永恒的“感能”而存在,这就是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蕴含的生命超越之境。
4 结语
《兰亭集序》中的变与不变体现的就是蕴含在书法中的“中和”之美,深刻体现了中国艺术的超越精神。由上可看出,《兰亭集序》被盛传的原因,除了其书法技艺之精湛外,更深层的原因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潜刻的哲学义理及丰厚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7.
[2]罗锋.王羲之书法美学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5.
[3]张怀瓘.书断: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79.
[4]李冬.王羲之《兰亭集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92-93.
[5]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增订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7:653.
[6]阮忠勇.论儒道思想对王羲之书法美学思想及书法的影响[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3(04):47-52.[7]商承祚.论东晋的书法风格并及《兰亭序》[J].中山大学学报,1996(01):25-34.
[8]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9]许慎.说文解字校订本(第二版)[M].班吉庆,王剑,王华实,点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307.
作者简介:胡频(1995—),女,贵州道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先秦哲学。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