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课内阅读拓展训练
班级          姓名:            时间:        .
一、选段,完成练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划分的依据是(   )(3分)
A.先总体写除夕的特点,再具体叙述除夕的活动。
B.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边做事的人回家吃团圆饭。
2.填空。(3分)
这段话从视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全方位地描写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是从_______的角度描写的;“红红的对联”“各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是从_______的角度描写的;“鞭炮声日夜不绝”是从_______的角度描写的。
3.这段话具体介绍了除夕的哪些活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古人也有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
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的语言不仅口语化,而且多样化。请在语段的第1自然段中出“一律”的三个同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从语段中可以看出,元宵节的习俗不包括(    )。(1分)
A.观花灯         B.放花炮         C.吃元宵         D.走亲戚
3.语段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作者从两个方面来写灯,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
____________。(3分)
4.请你用“_____”画出语段中的排比句。(2分)
5.老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意思!古代有很多描写春节的诗句,我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选段一】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选段二】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
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段一着力描写灯的________多、________多,为的是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在这两个选段中,作者写了元宵节的哪些风俗习惯?其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选段一中加点的词语都有“全部”的意思,这样写既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又使文章更有文采和趣味。                                                  
(2)选段一将元宵节与大年初一作对比,目的是突出元宵节隆重、体面和美丽的特点。
 
(3)从选段二中的“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可以看出,作者十分喜爱北京的元宵节,读这句话时要表现出愉悦、幸福。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
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在后面的括号里画“√”。(3分)
吃团圆饭( )    放花炮(    )      吃饺子(    )
观花灯(  )    逛庙会(    )      吃元宵(    )
2.作者分别从数量、种类两方面来写“        ”。突出灯数量多的词或短语是“          ”“          ”,说明灯种类多的词语是“          ”。作者描写处处张灯结彩的热闹场景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2分)
3.用“______”画出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1分)
4.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把下面的人物按其所属名著分类。(4分)
林冲 贾宝玉 诸葛亮 宋江 孙悟空 林黛玉 唐僧 曹操
《水浒传》: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西游记》:          .
五、阅读短文选段,完成练习。
故乡情思腊八粥(节选)
朱元璋当上了皇帝,把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故事在小孩子心中总是神奇的。因此,我在清晰地记下了这些美好的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那年那月的腊八粥的诱人甜香。
伯母煮的腊八粥我吃过,三婶熬的我也喝过,感觉都不如母亲做的好吃。母亲的手艺巧,
精心挑选搭配各种杂粮豆,经过充分的熬煮,再加上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盛在瓷碗里的腊八粥,各种(  )的豆粒儿珠圆玉润,在(  )的稠液中莹莹地透着亮光,煞是好看。“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袅袅地舞动着的升散开来的热气里弥漫着(____)、香喷喷的味道,不等入口,感觉已甜到了心里。在那钻进鼻腔的香味的不断诱惑之下,美美地吃上一口,细细咂一咂,慢慢品一品,那感觉,简直就是人间难得的美味!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可吃着母亲做的腊八粥心里却是暖的,不要说营养全面,单是那入口难忘的滋味,就足够让人想念三生啦!
现在城里的商店里卖的碗粥或罐装的八宝粥,不知是不是源于我们的腊八粥,有时买来当便餐,比现熬煮省事多了,可吃起来(  )的,总吃不出当年的香甜滋味。
母亲说,喝了腊八粥,用粥堵着嘴,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因为腊八一过,就算开始过年了。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天天数着算着离大年还有几天几天,这日子里温馨醇厚的意蕴,也就在人们的期盼里,随着腊八粥的甜香,在纯朴的乡民心里,在淳厚的乡风里,渐渐弥漫开来……
1.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腊八粥___________
_的特点。(4分)
2.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里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胀鼓鼓 黏糊糊 甜腻腻 甜丝丝  B.胀鼓鼓 黏糊糊 甜丝丝 甜腻腻
C.胀鼓鼓 甜腻腻 黏糊糊 甜丝丝  D.胀鼓鼓 甜腻腻 甜丝丝 黏糊糊
3.第2自然段在短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2分)
腊八的诗句A.总结上文  B.总起全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4.短文最后一句中,省略号表示(  )(2分)
A.列举内容的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引文内容的省略      D.语意未尽,引人思索
5.短文写了“腊八粥名称的来历”“母亲煮的腊八粥最好吃”“商店卖的粥吃不出当年的味道”等内容,其中详写“母亲煮的腊八粥最好吃”,略写其他内容,这样写的好处是(  )(2分)
①突出中心 ②主次分明 ③引发读者思考 ④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6.有读者认为第4自然段与短文主题关系不大,属于次要内容,可以去掉。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