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土壤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 黄岛区境内土壤多为棕壤土和潮土两类,棕壤土占绝大部分,棕壤土的成母岩为酸性岩,成母土质为坡积物和洪积物。土壤剖面通体以棕为主,有明显的淋溶沉积作用,有较重的心土层。结构面多覆盖锰胶膜。它主要分布在荒坡岭、坡麓梯田,土壤肥力较差。分布规律为由高处到低处,依次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土体随地形的起伏由高处到低处逐渐增厚。潮土类土壤的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由于受潜水作用和耕作的影响,其质地有明显的分选特点,在同一处有不同厚度的砂粘间层,又由于干湿交替,地下水参与成土过程,土体中、下部有明显的铁锈斑纹。这类土壤较肥沃,呈中性或微酸性,主要分布在辛安平原处。
棕壤土类 棕壤是黄岛区面积最大的土类,面积129888.91亩,多分布在荒坡岭、坡棕壤性土亚类(Aa):面积50835.91亩,主要分布在全区石质山的下部和大小岭系的顶荒地或坡麓梯田上。棕壤亚类(Ac):面积70768.8亩,多发育在丘陵中、下部的坡地上。潮棕壤亚类(Ae):面积8284.2亩,发育在洪积扇沿。众称油沙土
潮土土类 面积18839.45亩,主要分布在辛安前、后河的中下游两岸、薛家岛镇、黄岛镇较短的沟河下游,也有零星分布。按土壤受潜水作用程度及有无盐化特征,分潮土、盐化潮土2
个亚类。河流土亚类(Cb):面积5746.85亩,主要分布在离河流较近的沿河平地上。盐化潮土亚类(Cc):面积13092.6亩,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海拔高度在10米以下的滨海低地一带。
土壤特征 黄岛区由于地形复杂,土体的厚度不一。分布在低山丘陵的中上部及低洼地区的残丘部位,多属薄层、中层土壤。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的下部及河流两岸,多属深厚层土壤。土壤的容重也有很大差异。全区023米,土层容重1.281.48/立方米。潮土土类容重1.34/立方米,棕壤土类容重1.56/立方米。土壤质地:粗砂(71mm)占12.63%,中砂(70.5mm)占22.25%,细砂(70.25mm)占15%。壤质土25179.3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4.2%。土壤孔隙度:全区023米的土壤,总孔隙度44.354%,毛管孔隙度25.938.6%,通气孔隙度9.121.2%。属易旱易涝性土壤。
干热风土壤的化学特征,主要用代换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PH值等指标来表示。黄岛区土壤代换量在5.113.9毫克/100克土之间,平均7.7毫克/100克土,属保肥力弱的土壤。  黄岛区土壤养分含量低,仅达全国的养分标准3—4级。其主要原因,一是90%的土壤是酸性岩、花岗岩风化物形成的。质地粗、通气好,有机质分解的快,积累的少,成为先天性缺乏。二是重用地,轻养地,单纯靠化肥提高产量。另一特点是养分比例
失调,氮磷比为10.19,磷素缺乏,影响作物对其他养分的吸收。碳氮比为151。有机质不足,对微生物活动缺乏足够的能源,不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潜在肥力低。
土壤改良 根据黄岛区土壤不同区域的特点,分别采取水土保持、科学施肥、深翻改土、调整作物结构、改造盐化潮土等改良措施。
全区处在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自古以来,农民便有整修小块梯田的习惯。从农业合作化开始,特别是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依靠集体力量,大面积整修水平梯田,和在山坡上开挖鱼鳞坑,植树造林。共计整修梯田38200亩,占总面积的49%。到1987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94平方公里,已治理77平方公里。
区内土壤大部分含肥量较低,提高肥力成了一项改良土壤的重要措施。一是增施家畜肥、海腥肥,沤造绿肥,提倡秸杆还田,扩大有机肥来源,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二是根据作物需要和土壤含氮、磷、钾的状况,合理搭配施用化肥。协调氮、磷、钾的施肥比例,改善土壤的化学性状。
为提高土壤的含水、含肥能力,将原有粘化生土改为疏松熟土层,众每年冬春两季,为深翻改土的主要时间,翻土深度达5060厘米,或换土,或压沙、结合整平地面一起进行,使适宜作物生长的熟土层逐年加厚。
扩大大豆、花生等养地豆科作物面积,有计划地实行禾本科与豆科作物轮作,适当种植谷子等抗旱作物,调节土壤养分。
防止反盐造成农作物缺苗断垄,用引淡洗盐,蓄淡压盐。挖沟台田,客沙压盐,客土压砂,抽沙换土的办法,减少土壤生长层中的含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