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对联故事五则
趣味语文
1022 1212
一、古代人名趣联
对联是我国极富民族特,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文学形式。我国古
代奇联、趣联很多,这里介绍的,是从历史名人中,选出六人,把他
们撰成一联,你读后,一定为之叫绝。联文是:
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
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
上联中“邹孟子”,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轲;“吴孟子”为鲁昭公夫人,娶于吴国;“寺人孟子”是《诗.小雅.巷伯》的,系宫中阉人,故称不男不女。
下联中:“周宣王”即姬靖,西周国王;“齐宣王”指由辟疆,为诸候,故为臣;“司马宣王”指司马懿,魏时谥为宣王,晋时又说为宣帝,故称之为不君不臣。
二、渔璜联语三趣
清代著名诗人周渔璜(一六六五一七一四年),名起渭,号桐野,贵阳青岩人。他年轻时,在一所庙里读书,常挑灯苦读,甚至彻夜不眠。庙内长老很喜爱他,二人相处十分融洽。一天,长老想试试他的才学,便以“腊梅含苞待放”为题,出了上联:
梅蕊未开,光棍先生白嘴;
渔璜会心而笑,立即对道:
椒实既熟,夹壳长老黑心。
长老听了,哈哈大笑,从此更加疼爱渔璜。
有一年,周渔璜任浙江主考。他第一次到杭州,一些考生,听说他是贵州人,认为贵州蛮子,不会有什麽真才实学,藉欢迎为名,将他团团围住,故意提出一些疑题去为难他。其中,有一个考生高声问道:
洞庭八百里, 波滔滔、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周渔璜凛然回答道:
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这考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为自己莽撞的行为后悔不及。
周渔璜有一次奉旨阅兵江淮,来到了江苏镇江。一日闲暇,便到古刹金山寺游览。金山寺长老听说他生于蛮荒之邦的贵州,就有点鄙夷他。这时,正巧暴雨骤至,长老灵机一动,就放作谦逊地说:“贫僧偶尔想到一副对子的上联,苦于不知如何对下联,恳请大人赐教。”接着,念了上联:
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
周渔璜洞察其意,指着祭坛上,摇曳的烛光,回答:
风吹腊烛,流半边,留半边。
长老十分惊异,连声称赞。
三、和尚应考
从前,有个和尚,每见读书人应考回来,有的中状元、进士,有的中举人,有的中秀才,荣宗耀祖,好不光彩,很是羡慕,乃决定去试他一试。
第一场考试,是口试对对。主考官出上联:
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场去;
和尚答:
如来佛五百罗汉上西天。
主考官点点头,认为还可以。又出一联:
子曰:克己复礼;
和尚想了想,回答说:
佛道:回头是岸。
主考官一听,心里有点火,抓起惊堂木一拍,喝道:
旗鼓!
和尚用手做了一个敲的姿势,高声答道:
木鱼!
主考官再也忍不住了,佛手起身道:
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
和尚以为考试完毕,连忙合掌道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主考官一看,和尚还站在那里,转身大喝道
快滚!快滚!
和尚不知是什麽意思,以为还要对对,忙说
善哉!善哉!
四、磊桥戏对
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在任时,每日上、下衙门,都要经过一座石桥,这座桥,由三块巨石砌成,故名“磊桥”。
对联的故事有一天,李调元乘轿回家,路过磊桥,正巧有一个孩童,在桥上玩耍,用三块小石头,模仿磊桥的样子,搭成一座小石桥。由于轿夫走得快,那孩童刚一闪开,轿夫便将小石桥踏倒了。孩童拉住轿夫,嚷着要赔。当孩童得知,轿内是学政大人时,便高声说道:“我要和李大人对对。若他能对上,就放他过去,对不上,就得还我桥来。”李调元从轿内,探出身来,见孩童天真可爱,便笑着说:“你且出上联。”孩童手指着石块说:
踏倒磊桥三块石;
“这……让我想想。”李调元苦思良久,未能成对,便对孩童说:“我一时对不上来,待我回去,想出后,明早在桥上答你。”李调元回家后,左思右想,仍未想出来。“唉!明早要交卷,如何是好?”边想边在房间踱方步,显得心事重重。李夫人见状,便问明原由。李夫人笑道:“这有何难,‘剪开出字两重山’,不就对上了!”李调元一听,心中大喜。
第二天一早,李调元经过磊桥时,对着早已等在桥上的孩童说:“我已对上,你听着:
剪开出字两重山。
不料,孩童摆手笑道:“这不是你对的!你平时不常用剪刀,哪会想到剪字。”李调元吃了一惊,没想到,竟被孩童识破。李调元问孩童:“那么,你猜是谁对的?”孩童拍手笑道:“是尊夫人对的!”李调元高兴地抱起孩童,捋髯哈哈大笑。
五、兄弟巧联
魏禧,明末清初文学家。曾隐居江西宁都翠微峰,与其兄魏祥、弟魏礼等人,结“易堂学”。三兄弟才思敏捷,世称宁都“三魏”,其中,尤以魏禧蜚声海内。
一日,魏氏三兄弟相聚,以吟联为趣。兄魏祥先吟:
鸟穿樟树,飞往玉山铅山;
弟魏礼应对:
鱼过萍乡,游入吉水修水。
谁料魏禧却笑著说:“兄长、贤弟此联虽佳,但句中地名,间有杂字,算不得妙联!现在我出一上联,你们能对否?”说罢,吟道:
永修铜鼓万年万载;
兄弟俩听了,不由倒吸一口气,苦思不得佳句。眼见日薄西山,长兄魏祥,灵感一闪,应对道:
新建石城乐安乐平。
魏禧一听,笑道:“兄长所对真妙!”兄弟三人,遂笑而相贺。
上述两副对联中的“樟树”、“玉山”、“铅山”、“萍乡”、“吉水”、“修水”、“永修”、“铜鼓”、“万年”、“万载”、“新建”、“石城”、“乐安”、“乐平”均系江西省地名。
对联讲究押韵、立意、对仗和工整,何况地名一气联成,就更不容易了。魏氏兄弟的巧联趣闻,至今,还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