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四中改革评价制度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充分发挥多元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调控等的功能,促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理念
教师年度考核评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新课程评价改革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目标。为此,“激励”、“发展”理所当然地成为新课程改革评价的核心理念。“激励”是新课程实施中师生评价的精髓,“发展”是新课程实施中师生评价的宗旨。因此,6  EO!VL])C_u1a:)D7小学教案课件网因此因此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过程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民主、平等的过程,更是一个教育、成长的过程。
 二、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既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
纠正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选拔学生的做法。
2、发展性原则。综合素质评价用发展的观点,充分发现学生的优点、特长,以激励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学生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诚恳的建议和帮助。
3、多样化原则。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方法,评价结果采用等级评定、描述性评语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不同评价方法的优越性和互补性。
4、多元化原则。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使对学生的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交互性活动,激发评价主体和客体各自在学生评价中的能动作用。
5、动态化原则。学生评价的着眼瞄准学生自身的纵向发展,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
6、客观性原则。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必备条件,也是
高中招生的基本依据,评价结果必须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真实的发展状况,公平公正地对每一个学生。
三、教师、学生评价
(一)教师评价
 1.职业道德
 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乐于奉献;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2.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
 ⑴了解和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信任和尊敬。
 ⑵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
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能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⑶交流与反思。能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求真务实,敢于创新,严谨自律,热爱学习。
3.教育教学业绩。能设计、指导、督促学生提高学业成绩,依据个性化特征指导促进学生特长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承担校本教研任务,开展教育科研,提升自身教科研能力,积极争做研究型教师。
(二)学生评价
1.思想品德素质
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坚持正义、诚实勇敢、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律、自强、勤奋、勤劳;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热爱生活、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2.学习素养
方法考察:考察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否主动、自主学习,敢于想象,能够大胆提问,初步学会从学科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既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习,又能合作交流,善于学习吸收他人的劳动成果,提高自身水平。
能力考察:重点考察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具体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算速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学业成绩:学业成绩评价应包括各学科的课堂平时成绩、单元测试成绩、期中考核成绩、期未考试成绩与个体学生学习的提高幅度。
3.运动与健康素质
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体育课成绩能达到国家“体育课测试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有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正确对待生活、学习;正确对待集体、社会;正确对待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正确对待荣誉、困难,意志坚定,会与他人和谐共处。
4.审美与表现
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并用所学知识进行多种方式的艺术表现。
(三)团队评价
教师团队中的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各处室在团结、合作、创新、贡献等方面做出榜样,凝聚本组成员出完成各项任务,对学校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学生学习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强、团结互助;兴趣小组经常开展活动,成效显著;班干部充分发挥自主管理作用,班级凝聚力强,班级综合能力提升快等。
四、评价方式
1.bP\+y__e4"=T_)dM[*小学教案课件网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如:运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方法、模糊数学的方法等,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描述和判断。它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简便化等鲜明的特征。定量评价是目前教师习惯运用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百分制、等级制等方式。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状态或对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如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定性评价可采用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进行,客观、公正、全面描述师生的工作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师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教师已有的基本素质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并帮助师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作为两种评价方式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定性评价揭示了被评价者最生动最全面的一面,能使评价者发现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定量评价由于其客观行、精确性、标准化、易操作等特点,一直以来倍受推崇,是传统评价采用的主要方法。两种评价方式的结合能获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