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美国人的宗教性与世俗性
内容提要:
美国著名神学家尼布尔说过,美国“是世界上最世俗的国家,也是宗教性最强的国家”。宗教性与世俗性仿佛是两个相当对立的特性。可正是这两种格格不入的特性渗入了美国人的血液中。
关键词: 宗教性、世俗性
正文:
美国著名神学家尼布尔说过,美国“是世界上最世俗的国家,也是宗教性最强的国家”。宗教性与世俗性仿佛是两个相当对立的特性。可正是这两种格格不入的特性渗入了美国人的血液中。
一. 美国人是虔诚的教徒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1986年曾对1500多个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96%的人声称相信上帝,66%的人认为上帝可以看见人间的一切并主宰着他们的命运,他们只能按上帝的意愿行事,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完全交给上帝,以消除失望、无聊、恐惧和孤独。在1990-1993年间的一项调查中,82%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信仰宗教的人”。美国《经济学家》杂志指出:“美国人均拥有的宗教活动场所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多,而新的宗教场所还在不断地建造。”美国人花在宗教上的金钱远比花在体育方面的多,1992年,美国人奉献给宗教事业的资金总额为567亿美元,14倍于花费在棒球、橄榄球和篮球这三大联赛上的40亿美元。 宗教深深植根于美国社会之中,并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美国的钞票上,赫然印着“我们信仰上帝”。美国的国歌里,有“上帝保佑美国”的歌词。美国总统就职,要手按《圣经》进行宣誓。国会参众两院的每一届会议都是以国会牧师主持的祈祷开始。美国的军队里有牧师、神甫等各种不同宗教的随军神职人员,身穿军官制服,在军中提供宗教服务。美国的大学校园里,活动着大量的学生宗教团体。美国的医院、监狱、机场及其他许多公共与民间机构中也都有专职或兼职的宗教职业人员提供宗教服务。美国85%以上私立中小学校的学生就读于教会学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许多著名的美国大学最初都是由教会创办的。1976年,美国国会第95界议员共48
9人,信仰各种宗教的就有484人。这种状况影响美国人衡量一个人特别是精英人物的道德和价值的标准。例如,1987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美国人不希望有一个无神论总统。今天,美国有1200多家宗教广播电台播放宗教节目,每12家电视台中就有一家是宗教电视台,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美国的宗教节目增加了75%,美国的宗教报刊杂志有5000多种,《新约圣经》在美国的印数超过了1亿册,宗教音乐的音像制品销售量远远超过了爵士乐、古典音乐及其他各种流行音乐。一半以上的美国成年人参加过宗教组织的慈善服务活动或做过志愿者,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矾、费城等大城市中提供社区服务的主要力量是宗教团体。大多数美国人的婚礼是在教堂举行的、而他们的丧礼要由牧师、神甫主持。可以说,美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可以说是宗教彩最浓的发达国家。
二. 美国人在外人眼中的世俗性
这幅关于美国人宗教虔诚的美好图画似乎开始发生了变化。
天主教圣经与传统宗教准则相违背的行为广泛存在的事实(自杀、未婚同居、离婚、堕胎、暴力、犯罪及滥用的比率在美国居高不下),似乎也与美国人的宗教虔诚相矛盾。
“本世纪末的欧洲简直可说是地球上最不信上帝的地方……虽然半数以上的欧洲人依然自称是罗马天主教徒,而近1/3的人认为自己是新教徒。但是几乎没有人定期去教堂,这种存在了一个世纪的趋势,其步伐在60年代的社会动荡中得到了加快。最明显的标志和影响最深远的结果是传统的教区教堂和支撑它的以地域为基础的宗教团体因急剧下降到了几近消失。” 位于帕克塞德的威斯康星大学的托马斯·里夫斯教授讨论了美国宗教的另一面。他指出:“现代美国的基督教,大体说来是不惹人讨厌的。它倾向于轻松、乐观、方便和包容。它不要求自我牺牲、纪律、谦卑、对来世的看法、对灵魂的热忱,以及对上帝的恐惧和爱。几乎没有罪与罚,并且肯定能在天堂里获得报偿。”里夫斯称此为“文化基督教”或“消费基督教”。他继续写道:“……看来很清楚,为了实现美国梦,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我们被自己的工作所吞噬,精神病医生、离婚事务律师以及数百万挂钥匙的孩子最清楚这一点;我们陷入了对权力、金钱、社会地位和享乐的无尽追求中,以求‘个人满足’和幸福。” 看来,似乎可以说宗教信仰的内核已被“挖空”。宗教虔诚的表面指数虽然很高,但宗教作为一支社会力量中已不像过去那样被人需要或至关重要了。对保守派来说,宗教在规范道德和行为方面的支配力似乎比过去减弱了。但自由派也许会说美国人已经用一种更现代、更宽容和更进步的方式重新解释了他们的信仰。也许两派人士都同意上述变化或多或少与美国价值观的转变有关,这种转变成为“60年代”挑战传统权威体制的特征。
三. 误解还是错解
为什么美国人的宗教虔诚及对美国社会的众多影响在海外表现得不太明显?
第一,信仰是一个内在化的、个人的事务。基于政教分离原则及不希望冒犯那些有着不同信仰的人的考虑,它不会被频繁地公开申明。因此,它不像社会其他方面事务那样显而易见。
第二,在某种程度上,宗教场所在美国社会中受到限制。学校提供了这一进程的简洁标示。50年代中期,许多美国学校把《十戒》贴在布告栏上。各地学校每天以祷告或诵读《圣经》。开始。高中毕业典礼等公共活动,无一例外地以祷告开始。1954年,美国国会改变了每个授课日以此开始的“对国旗的忠诚宣誓”的誓词。立法者修改了“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誓词,使孩子们能够模仿发表《葛底斯堡演说》时的林肯,背诵“在上帝的庇护下,一个国家,不可分割。”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除“忠诚宣誓”中增加的这几个字之外,所有这些公共的(宗教)举止都被最高法院的裁决所禁止,以确保政教分离。政教分离观念的逐渐扩展已触及到学校以外的公共生活领域。由于各州反堕胎和同性恋行为的法律源于宗教戒律,它们已面临挑战。 一个法庭在裁决科罗拉多州的一次公民投票无效时说,对同
性恋者的歧视是基于“荒谬的敌意”。保守的基督徒在此项裁决中觉察到了一种带有敌意的假定,即传统宗教戒律在公共政策领域是不被承认的。
第三,在海外,展示和介绍美国文化的主要是传播业。其他国家的人从报刊、广播、电视和电影中获得他们有关美国知识的绝大部分。这些媒体则过滤了美国社会的概念。一项研究发现,1993-1996年,美国广播公司(ABC)、国家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以及公共广播公司(PBS)的“新闻时间”栏目所播出的7 2万条晚间新闻中,宗教只占1.3%。 而在10.4万条的早间新闻消息中, 仅有0.8%用于宗教。因而,美国社会的宗教方面并没有被报纸、广播、电视及电影充分反映出来。
四,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相互作用
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它标志着政教分离原则在美国的最终确立。
政教分离原则的确立对教会产生了一种怎样的影响呢?在此之前,教会与国家基本处于合
一状态(以州为单位)。依靠世俗政权支持的教会是靠排斥所谓异端,垄断种种特权对社会发生影响的。以公理会派为例,它在新英格兰不仅有主持公共祈祷的垄断权,并且不惜强迫人们参加教会事务,而且还以唯有本教会教徒才享有选举权的规定独占政治上的种种特权,在财政上更有来自地方税收的支持。以宪法第一条修正案为标志的政教分离和信教自由确立之后,一方面,教会往昔享有的种种独占特权个复存在。一尊的地位被打破;另一方向。随着众多新教派的出现,逐步形成了一种各派竞争的局面。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教会对社会的影响将会减弱呢?会不会像某些宗教自由反对者1785年以来所预言的那样出现“派别冲突将会窒息基督教在这个新国家的生命力”的结果呢?事实恰恰相反,不仅没有出现明显的派别冲突,而且教会的影响非但没有减弱,却是不断得到了加强。
这种影响体现在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全国遵守安息比一切公职人员就职时对圣经宣誓;在参、众两院设专职牧师;军队实行随军牧师制。不仅如此,甚至整个星期天都受牧师们的支配。“新奥尔良是1851年允许公共汽车在星期天运行的美国唯一城市,没有哪个阶级像美国宣道师们有如此发生影响的机会,如此显示力量的手段,甚至目前出版界的影响也不如道坛产生的影响大。星期天整个上午,全国都是平静的,百老汇也安静下来,看起来庄重得甚至近于迟钝。就是在帝国商业大厦里,七天中的这一天也完全给牧师
来支配”。难怪法国学者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在30年代访美后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像在美国那样,基督教对人的灵魂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美国没有国教,它有着政教分离的传统。很多人,包括某些美国人,把美国视为世俗的物质主义国家,就像把它看作是现代化国家那样。但是宗教在美国社会、文化中是一支强大力量,而且它还影响着外交政策的辩论。宗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俗的美国人,或许这是对金钱利益驱动的国家最好的净心剂。
[参考文献]:
1.美国 《读者文摘》 1986年
2.美国 《经济学家》 1990年
3.查尔斯·特鲁哈《华盛顿邮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