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究竟为了什么
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按照通常的理解,孔夫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古代的学者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学问修养,现在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装饰,是给别人看的。孔子说的“古”与“今”,自然是从他那个时代而言的。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可能是针对某事、某人而发的,是有具体的语境的,只不过《论语》中没有详细记录罢了。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不妨借用孔子的划分,来讲几个成语
一是为己。首先说明一点,古人读书为了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有的,有个成语“书淫传癖”,就对此有所呈现。这个成语说的也是两个人。晋代的皇甫谧很有知识和才华,有人劝皇甫谧出去做官,但皇甫谧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隐居在乡村之中同样可以追慕尧舜之道,不一定非要出仕做官。于是他更加废寝忘食地读书,当时人们都叫他“书淫”。“传癖”指的是西晋的杜预钟情《左传》,读《左传》成癖。后人用“书淫传癖”来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古人读书大都有强烈的实用目的,大多是为了科举功名、荣华富贵,这一点也可称之为“为己”。
据说宋真宗的《劝学诗》对此有形象的表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愁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说得很直白,书中什么都有,有谷子,有房子,有妻子,有车子,想要什么有什么,只要苦读就行。
唐代的孟郊到46岁的时候才进士及第,唐代的进士科是很难考的,这个年龄也不算大,考中后名望是相当高的。所以,孟郊按捺不住自己的欣喜,写了一首诗《登科后》,其中有这样两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这两句诗生成了两个成语:春风得意、走马观花。“得意”是“称心满意”的意思,“春风得意”意为“春风很称人心意”,形容仕途顺利、做事顺利。“走马”是“骑着马跑”,骑着快马,看鲜花,这是很令人愉悦的事,所以这个成语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同时,骑着快马赏花,不会看得很清楚,因此,这个成语还用来指大略地看看,引申为做事不是很认真。以“小人之心”推度,孟郊说的“长安花”,是不是语带双关,还有一层意思。“花”是不是还可以指“美女”呢?
唐代的科举考试很难,宋代相对容易,而且,宋代文人中举后待遇很优越。所以有“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谚语。“十年窗下”,又作“十年寒窗”“十年读书”“十载窗下”,
指读书人刻苦读书。十年的辛苦付出,一旦中第,立刻飞黄腾达(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申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宋代还有“榜下捉婿”的风气。科举胜出者名利双收待遇丰厚,一旦金榜题名,那娶富豪家千金的“洞房花烛”也就接踵而至。当时人们把这种风俗戏称“脔婿”,“脔”是肉块,就像抢一块肉一样。在科场选婿者,有的对新及第进士是否单身都来不及考虑。
有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体貌不凡被权势之家看中,被派出的十多个壮丁簇拥至其家,该青年既不拒绝,也不逃避,欣然前往。当被问及能否娶人家并不丑陋的女儿时,此青年深鞠一躬,说:“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那实在是天大的好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老婆孩子商量一下再说,如何?”围观众人哄堂大笑,随即散去。
对于科举中第之人,有时年龄也是可以不考虑的。福建的韩南老只因中了恩科,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而此时的他已七十三岁高龄。古人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行将就木之人因皇家开恩入选,仍旧有人不嫌弃,韩南老以戏谑委婉的语气拒绝了来人的提亲:“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这个故事很能说明当时人的择婿心态:只要中举,哪怕恩科,年龄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由此
可见宋代的时候一旦中举的社会地位。那么,当今社会中的“嫁人就嫁公务员”是不是也算是这种心态呢?
另外一种读书是为人,读书是为了炫耀,为了卖弄。
先讲个“三纸无驴”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自以为博学的人,出去买驴。按当时的习惯,买家要给卖家写一份契约。博士铺开白纸卖弄起来,下笔千言,足足写了三大张,还在继续写。卖驴人等得不耐烦就催他快点,他却说,不急,快写到“驴”字了。后来就用“三纸无驴”这个成语指废话连篇。
顺便再讲一个“袒腹晒书”的典故。
东晋时期有一个名士,叫郝隆,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在当时,每年的七月七日这一天有晒衣的风俗,富贵人家纷纷将绫罗绸缎高高挂起,也有借此炫富之意。家贫的郝隆无衣可晒,于是袒胸露腹,仰面朝天躺在太阳下。有人问他这是在干什么,他傲然而答:“我晒书。”郝隆那个时代,有不少人行事都是怪怪的,郝隆晒肚皮,不仅是炫耀自己的学问,更是对那些炫富之人的一种鄙视。后人就用这个典故表示很有学问,有时也说“郝隆晒书”。
炫耀也罢,卖弄也罢,古人毕竟有可以炫耀的知识。古人炫知识,今人炫财富。炫知识的人没有财富,炫财富的人没有知识。归根结底,现代人不读书。现代人为什么不读书呢?
没空,忙着呢
一是读书无用。当然这个有用的意思就是赚钱。在现在这个阶层固化的时代,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确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开始盛行。即使读书,功利性与实用性也很突出。根据前面的统计,似乎中国人每年读的书也不算很少,其实这些书,教辅教材、考试辅导、技术培训、时尚杂志等占了多数。二是没有时间。今人不读书还有一个充足的理由,没时间读书。那古代人就什么也不干,所以才有时间读书吗?
讲三个成语。
第一个成语:三余读书。
读书改变命运东汉末年,有个叫董遇的人,为人敦厚,酷爱读书。他与兄长依靠采集、贩卖野生稻谷为生,每次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读,哥哥笑话他,但他照读不误。有人想拜他为师,
他不肯教,就对人家说:“读书一定要先读百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冬天没农活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干活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第二个成语:带经而锄。
汉代的兒宽,受业于孔子的十一世孙孔安国,家贫无资,给人打工,锄地的时候都带上经书,一到休息时就诵读(时行赁作,带经而,休息辄读诵。《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卜式兒宽传》),后位至三公。
第三个成语: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他的妻子觉得这样很丢脸,还因此与他离了婚。后来的朱买臣功成名就,中国很多文艺作品都有他的形象,如“马前泼水”等。这是“负薪”的故事。
“挂角”的典故,出自隋代。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骑牛外出,怕在路上浪费时间,于是把书放在牛角上,边走边读。
上面列举的几位古人,大都连基本的生活都很成问题,仍然能够有时间读书,今人还好意思说不读书是因为没有时间吗?
最后,再顺便说说古人怎样读书。有两种方法。
一是“韦编三绝”式精读。
孔子晚年喜欢读《周易》,多次阅读,把竹简的牛皮绳都翻断了很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来历。“韦”是“熟牛皮”,“韦编”意为“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三”是概数,表示多次。这个成语就成为读书勤奋的代称。
二是“不求甚解”式泛读。
“不求甚解”在今天多被用作贬义,多指学习不认真,没有深刻理解。其实,这个成语最初的时候不是这个意思。它的主人公是东晋时期的隐士陶渊明。陶渊明写过一篇非常短的文章《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式的散文。其中有这样几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怎么读书呢?不求甚解。“甚”是“过度、过分”的意思,“解”是“了解、理解”。“不求甚解”就是说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这不是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是对汉代以来“皓首穷经”的一种不满。汉代时候,一些学者读书就往往过度阐释,解释古书的四个字,有时就用好几万字。所以,很多人一辈子也读不通一本书。
除此之外,读书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要心存怀疑,“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能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有一位学者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是提升还是沉沦,就看有多少人在阅读;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当今识字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却少了。很多人宁愿把时间消磨在吃吃饭、喝喝酒、唱唱歌、跳跳舞等娱乐应酬中,却不想花时间安安静静地读几本书。从古至今,关于读书的重要性,有很多论述和警示,但在“没有时间”的借口下,读书至今仍没能成为不少人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更不用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