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思政课民族团结教育特案例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幅员宽广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生长在中华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的总称,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不仅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共识,更是全体人民的最高利益。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深刻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XX山学校小学部高年级、初中部举行“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政课堂。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具有共同地域、历史文化、心理基础和经济生活的政治共同体。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让广大众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多元和认同一体,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中,让多元真正成为凝聚一体、认同一体、维护一体的要素和动力,这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承担本次思政课堂教学的老师有郝XX、郭XX、张XX、陈XX、常X,德育处校委会的领导组织听课并奖评,助推本次的思政课堂有效且顺利的开展。
民族团结教育学习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保障性要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语言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是在各民族语言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本身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仅传承传递汉族文化,也传承传递各民族文化,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交流的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形成认同。少数民族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对就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融入社会都有利。”因而需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民族众科学文化素质”。
参加主讲的几位老师,认真备课,积极准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融会贯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