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卷第2期Vol.60No.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21年3月
Mar.2021宋明理学视野下的杨朱形象
刘固盛赵妍
(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杨朱作为先秦道家的重要人物,历史上存在着对他的诸多误解和批评,但理学家朱熹、林希逸以及明代心学传人朱得之等人对杨朱的评价贝'J主要是正面的、肯定的。朱熹明确指出杨朱就是老子之弟子,其学“超然远举”,他视杨朱为老子正宗的继承人,把杨朱放在道家思想史中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林希逸以“自然豁达”来概括杨朱思想的主旨;朱得之则认为杨朱思想“天真不凿",有''旷达之怀",于世有益。上述三位儒家学者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杨朱,并不约而同地肯定了杨朱的为我之学,而从本质上则反映出宋明理学对道家思想的深度认同。
关键词杨朱;理学;儒道关系
杨朱是先秦道家的重要人物,思想上以“为我”、“贵生”、“全性保真”等为主旨)《庄子》《孟子》《韩非子》《荀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说苑》等典籍均提到杨朱其人其言,他早于庄子和列子,主要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杨朱及其思想在历史上的影响一直存在,但由于杨朱没有独立的著作传世,故有关他的研究难以深入展开。而关于杨朱的形象,历史上存在着对他的诸多误解和歪曲,当然也不乏真正的知音和会心的评价。一些学者认为杨朱在古代被描述或被塑造出来的形象主要是异端的、负面的①,其实则未必。且不说在道家的历史演变和思想传承的脉络里,杨朱多被肯定,就是在儒家的话语体系和评价标准中,杨朱也没有被完全否定②。例如宋明理学视野下的杨朱,便屡见正面的阐发和肯定的评价。本文即通过分析理学家朱熹、林希逸以及心学传人朱得之等人对杨朱其人或其思想的理解和阐述,以展示宋明理学视野下的杨朱形象,并进一步探讨儒道之间的深层关系。
—、本文的一个研究前提
关于杨朱的研究,最大的困难在于材料的缺乏,但随着《列子》书被重新认识,也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杨朱提供了新的可能。关于《列子》其书,自唐代柳宗元提出怀疑,特别是近代以来以马叙伦、杨伯峻等为代表的学者判断其为伪书后,《列子》伪书说一度颇为流行,但也有不少学者力主《列子》非伪书③。现在看来,《列子》伪书说有疑古过度之嫌,学界普遍认为今本《列子》虽不排除有后人
的增删整理,但肯定保存了先秦《列子《书的内容。本文赞同《列子》非伪书,并认为张湛没有伪造《列子》,他做的工作只是将在永嘉之乱中散乱了的《列子》重新加以整理,并进行注解。由于有了张湛的整理和注释,《列子《书才得以流传至今。也正因为如,代学者提《》存
题,但未见有人对该书加以全盘否定,因此,我们应该对《列子》书的学术价值加以重新认识④。
《列子《八篇中有《杨朱篇》,这是一篇与杨朱研究直接相关的重要文献。《杨朱篇》的可信度很高,张湛在整理《列子》时便指出,他在永嘉之乱携书南渡的过程中《列子》有遗失,但《杨朱》《说符》两篇保留下来了,后来他又搜罗到两部《列子》残卷,加以互相参校,始得他所注的《列子《八篇。也就是说,今本《列子》的最后两篇《杨朱》《说符《本为《列子》旧篇,其他六篇则经过了张湛的重新整理,当然这一整理也是有两部散乱的《列子》残卷作为依据的,并非凭空伪造,而且张湛整理本为《列子》的唯一传本。因此,柳宗元虽疑《列子《,但仍然认为“其《杨朱》、《力命》疑其杨子书”⑤。宋濂《诸子辨《也指出:“至于《杨朱》、《力命》则为我之意多,疑即古杨朱书,其未亡者剿附于此。”⑥朱得之则认为《列子》
收稿日期2021-01-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老学通史"(14ZDB004)
141
是列子门人所编,“《列子》书八篇,杂记以阐大道者,盖御寇之徒记忆其师门之言行与其诵古者,如大小戴《礼记》也”'。同时他还指出:“《汤问》》力命》《杨朱》三篇,断然别传之书而类聚于此。”®具体到《杨朱篇》,虽是别传之书而存于《列子》,但也是“诵古者”,非后人所造。由于杨朱并没有著作流传,列子或其门徒辑录他们的前辈杨朱之言论为《杨朱篇》,并通过《列子《书保存下来,这是完全可能的,当属合理推断。故我们有理由认为,今本《列子《中的《杨朱篇》不仅可以相信,而且是一篇十分珍贵的文献。《杨朱篇》以及《列子》其他篇目里所载关于杨朱的言论事迹,都可以当作杨朱研究的基本材料来使用®。本文选取的三个研究对象朱熹、林希逸和朱得之,林希逸、朱得之两人为《列子》作注,他们均视《列子《中的杨朱为先秦人物;朱熹虽没有注解《列子》,但他看到的《列子》书也只能是张湛的传本,对此,朱熹没有提出任何疑问,同样根据该书和弟子们讨论杨朱的问题。因此,我们从朱熹对杨朱与庄列的评价、从林希逸和朱得之对《列子》的注解特别是对《杨朱篇》的注解中,可以看出三位思想家心目中的杨朱形象。
二、朱熹对杨朱身份的确定:老子弟子
杨朱生活于战国时代,是一位和墨子齐名、与孟子抗衡的思想家,其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对于杨朱的具体身份及学派归属,现代学界却有不同的看法*。而在儒学独尊的中国古代,对杨朱身份及思想传承的讨论并不多见,不过,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却对杨朱很感兴趣,并和他的弟子多次讨论杨朱的问题,如言:
杨朱之学出于老子,盖是杨朱曾就老子学来,故庄列之书皆说杨朱。⑲
问:“佛老与杨墨之学如何?”“:“杨墨之说犹未足以动人。墨氏说'爱无差等',欲人人
皆如至亲,此自难从,故人亦未必信也。杨氏一向为我,超然远举,视营营于利禄者皆不足道,此其为说虽甚高,然人亦难学他,未必尽从。杨朱即老子弟子。”.
朱熹明确肯定杨朱为老子的弟子,理由有二。其一是从思想旨趣上看,杨朱和老子的思想有相似性,朱熹认为这是杨朱跟随老子学习的结果。其二是学派的看%于%道家学
说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而《庄子》《列子《书又屡屡言及杨朱,杨朱与老子、庄列之间存在学派传承的内在关联。朱熹不仅认为杨朱是老子的弟子,而且指出杨朱在老子学说的传承人里地位很高。他说:《人皆言孟子不排老子,老子便是杨氏。”㉖《人说孟子只辟杨墨,不辟老氏。却不知道家修养之说只是为己,独自一身便了,更不管别人,便是杨氏为我之学。”⑯众所周知,孟子对杨朱和墨子都批评得很厉害,但为什么不批评老子呢?朱熹认为孟子不是不批老子,而是杨朱就可以代表老子,所以孟子批杨朱实际上就等同于批老子了。朱熹进而指出,老子道家修养学说的核心就是为我之学,这也是杨朱之学的主旨。可以看出,朱熹把杨朱视为老子的重要继承人,为老子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过独特的贡献”
对于杨朱的为我之学,朱熹非但没有批评,反而赞赏有加,认为其"超然远举,视营营于利禄者皆不足道”,“为说甚高”。对此,朱熹的弟子有不同意见,也有不明白之处”试看以下对话:
问:“杨氏爱身,其学亦浅近,而举世宗尚之,何也?”“:“其学也不浅近,自有好处,便是老子之学。今观老子书,自有许多说话,人如何不爱!其学也要出来治天下,清虚无为,所谓'因者君之纲',事事只是因而为之。”
问:''杨朱似老子,顷见先生如此说。看来杨朱较放退,老子反要以此治国,以此取天下。”“:“大概气象相似。如云'致虚极,守静笃'之类,老子初间亦只是要放退,未要放出那无状来。及至反一反,方说'以无事取天下-
如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之类。”⑯
上述两段师生对话,集中讨论了杨朱的思想宗旨。朱熹的弟子认为杨朱的爱身之说不够深邃,但却在社会上流传甚广,“举世宗尚”,对此他们颇为不解,故向朱熹提问。朱熹则指出,杨朱的思想一点也不浅近,因为其学来自于老子,杨朱与老子《气象相似”,而朱熹对老子之学十分喜爱,并不吝惜其称赞之辞,故他对杨朱同样肯定。老子的思想由治身推及治国,杨朱虽然更加重视治身,但与老子的思想在总体方向上是一致的”
列子说符
大家知道,孟子是严厉批判杨朱学说的,认为其主张“为我”是“无君”之禽畜,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极端利己主义者⑯。当然,这是孟子断章取义的武断批评,或者是站在儒家立场上的有意误解,并非杨朱思想的真实情况⑯”《韩非子•显学》用“轻物重生”概括杨朱的思想,《淮南子•汜论》用“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加以总结,《吕氏春秋•不二》则言“杨生贵己”,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准确的评”认为视于禄者
142
道”,亦即不以物累形之意,与《韩非子》《淮南子》所言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朱熹不仅客观地解释杨朱贵身的思想,而且指出杨朱与老子一样,也是关注天下之治理的)这一看法显示出了朱熹评价杨朱的独到之处,在朱熹看来,杨朱并不是利己主义者,而是一位与老子一样具有社会关怀之情的思想家)可见,朱熹这位继承孔孟道统的理学家并没有沿袭孟子对杨朱的评价,反而澄清了孟子的误解,并对杨朱思想进行了新的阐释,实属难得)
朱熹进一步论及杨朱学说的传承,他说:
列庄本杨朱之学,故其书多引其语。庄子说:''子之于亲也,命也,不可解于心。”至臣之
于君,则“:“义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他
看得那君臣之义,却似是逃不得,不奈何,须著
臣服他。更无一个自然相胥为一体处,可怪”
故孟子以为无君,此类是也严
庄子当时也无人宗之,他只是在僻处自说,然亦止是杨朱之学。但杨氏说得大了,故
孟子力排之。㉑
朱熹明确指出,列子、庄子都继承了杨朱的思想,这从《列子》《庄子《书对杨朱言论的大量引用就可以看出来。朱熹列举了《庄子•人间世》里的话来说明庄子与杨朱思想之间的一致性。在庄子看来,儒家所强调的家庭伦理亲情和君臣之间的道义都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无法回避,怎么面对呢?庄子主张“事心”以求得精神的安顿与超越,即“自事 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6。但朱熹并不认同庄子这种通过自我调整来应对君臣父子关系的方式,同时指出孟子批评杨朱之无君,原因亦在于此。朱熹还认为,庄子在他生活的战国时代,其思想影响远不如杨朱,所以孟子只批评了杨朱而没有言及庄子,但批评杨朱也就是批评庄子了,因为庄子是杨朱之学的传承者)
朱熹不仅认为列庄之学本于杨朱,而且指出“佛氏之学亦出于杨氏”㉑。朱熹并没有具体阐述与间的关%
但与关系
密切。如言:“佛家先偷列子。列子说耳目口鼻心体处有六件,佛家便有六根,又三之为十八戒。”6又说:“初来只有《四十二章经《,至晋宋间乃谈义,皆是剽窃老庄,取列子为多。”㉑这里朱熹说到了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基本事实,即佛教最初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依附于道家,并吸收道家学说不断丰富其教义,从《列子》书中吸取的思想尤多”考虑到列子传承杨朱的思想,那么朱熹说佛学出于杨
,道理的”
总之,朱熹对杨朱是十分肯定的,他对杨朱的师承、思想主旨、学派传承及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建立起了老子、杨朱、列子、庄子之间的思想传承序列,由此确定了杨朱在先秦道家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导航英语
三、林希逸论杨朱:自然豁达
林希逸(1193—1271),字肃翁,号竹溪,又号膚斋,南宋福清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历翰林权直兼崇政殿说书、礼部郎官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等,官终中书舍人”其著作颇为丰富,现可考者有《考工记解》《春秋三传》《易义》《两朝实训》《三子口义'膚斋前集'膚斋续集》等。林希逸是南宋后期一位很有影响的理学家,他师从陈藻,是艾轩学派中的著名学者。据《庄子口
义发题《:“希逸少尝有闻于乐轩,因乐轩而闻艾轩之说,文字血脉,稍知梗概。”6乐轩即陈藻,艾轩即林光朝。林光朝“专心圣贤践履之学”,乃南渡后“倡伊洛之学于东南者”㉑”林希逸是林光朝的三传弟子,也二程洛学为的”逸、学兼收并蓄,他的《三子口义》即《老子膚斋口义》《庄子膚斋口义》《列子膚斋口义》很有特点,流传颇广,《列子口义》在日本和东亚文化圈的影响尤为显著”
林希逸在《列子膚斋口义《中阐述了他对杨朱的认知和评价,认为杨朱的很多思想是有道理的,值得称赞,并力图澄清世人对杨朱的一些误解”林希逸对杨朱只是偶有批评,总体来说,他与朱熹一样是杨朱的知音,他对杨朱的评价以肯定为主”
林希逸首先肯定了杨朱的名实观。在《列子•杨朱篇》的开端,杨朱就提出“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的观点,质疑那种只求虚名的行为”当然,杨朱并没有否定名的合理性,而是反对“守名累实”,这一点林希逸很认同。林希逸注解说:
去名者无忧,名者实之宾,此言虽出于鬻子、老子,世固知之,然世之悠悠者皆趋于名而
不可止,岂二师之言所能戒哉。宾,外也。然则名不得而去矣,不可得而外矣。今世之人既
以有名为尊荣,以此为快乐,以无名为卑辱,以
此为忧苦,以忧苦为犯其性,以快乐为顺其性,
所以趋求之而不已也”…
…然则二师之言虽欲去其名,乌得而去之?虽欲外其名,乌得而
外之?此语既尽,却断之“世情。于名虽不可去,不可舍矣,然守之太甚,将至于自累其养生之实,如此则有危亡不救之忧,岂暇分别苦乐
143
乎?恤,忧也。此意盖谓世俗之人求名不已,
必至自亡其身,是好快乐畏忧苦,而其弊将至
于自杀也浮
老子以及更早的鬻子均有不要为名所累的思想,杨朱关于名实的看法即来源于此。不过,鬻子、老子的垂训,并不能够阻止世人对名的追逐。杨朱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告诫世人不要为求名而伤及养生之实,林希逸则阐述说世人如果只知道“好快乐畏忧苦,而其弊将至于自杀”,这是对杨朱思想的正确把握,也指出了杨朱思想的一个要点。杨朱之学屡遭诟病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家认为他在宣传人的本性在于享乐,其实,从其“恶夫守名而累实”的主张来看,杨朱并不是简单地提倡放纵或享乐)在杨朱看来,
如何追求人生的快乐,如何正确对待名声,都是有原则和标准的,这就是“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对此,林希逸解释说:
此章亦讥忠义立名之人。言忠者必危身,义者必害生,谓之务外不务内也。安上之实出
于自然,岂一人之忠所能安之?利物之道亦出
于自然,岂一人之义所能利之?以一人之私而
求忠义之名,名反泯灭而徒累其身,不若顺其
自然,则君臣俱安而物我俱利,此所谓古道也。⑰
此注十分准确地抓住了杨朱思想的要旨。忠义为儒家所宗,却为杨朱所非,那是因为杨朱认识到忠义之名实相符是很困难的事,故而常见的现象是很多人为了忠义之名而做出危身害生之事。林希逸进而指出,怎样做到名实相符呢?那就是一切出于自然)这一解释与杨朱所言“从心而动,不违自然”、“从性而游,不逆万物”完全一致)
对于富贵名利的看法,林希逸也是认可杨朱的。杨朱认为每个人都受到寿、名、位、货的影响与制约,是被其控制还是能够获得自由,关键在于个人自身如何去应对,正确的方法就是顺从自然之性,不要在意那些身外之物。林希逸则注解云:
人惟有所贪恋则有所忌畏。威者,幽明之祸福也。刑者,王法之刑戮也。遁人者,遁天而背理之人也。如此之人则杀活皆制于他人,
故“制命在外。顺民者无所矜,无所羡,无所贪恋于世,独高于天下,故“天下无对。其命在我而不制于人,故“制命在内。....子美
“:''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此章之意似近于此。盖言人生只是习惯,若皆攻苦食淡,不
知有人世荣乐之事,则人人无不足者。念头才
息,则处处皆安,此语却有味。㉒林希逸的注释与杨朱原意保持了一致)杨朱把违背自然天性的人称为遁民,把顺从自然天性的人称为顺民。顺民才是自由的,因为他们不会在意寿命、名声、权利、财富,所以能够支配自己的命运。林希逸用杜甫诗句“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来说明杨朱的思想特点,在这里是很恰当的)人生的足与不足,全在于每个人的意念与追求。与此相关,杨朱提出了“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的理念,林逸则解说:
养性者,养生也,任智而不恃力。智存于我,力角乎物也。存我者为贵,侵物者为贱。
侵物者与之相靡也,相刃也。我身我生,不得不全其生。身外之物非我所有,非我所有则为
我之累也,不容不离去之。然身固我之所以生者,物亦资以养生者。身虽可爱,亦有时而不
自由,我岂得而有之?物虽可去,而有不容去,我亦不得物之也#物足为而不可不为者是也。若以物为有,以身为
有,皆逆天理而自私者,故“横私。.....惟付吾身于无身,付外物于无物,无自私之心,此则
至人也。⑳
在这里,林希逸对杨朱所说身与物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养生贵在养性,养性就是要正确处理身与物的关系,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离不开外物的滋养,因此,养生不是说不要身体,不要外物,而是不要执著于身体,不要执著于外物,按林希逸的理解,就是“无自私之心”,否则就会为身所累,为物所累)林希逸也很认可杨朱的生死观。杨朱认为万物所异者生,所同者死,故提倡以“且趋当生,奚遑死后”的态度对待生死。林希逸解释说:
生虽异而死则同,即杜子美所谓“孔圣盗跖同尘埃”。趋,向也。且了生前,何暇计身后,故““且趋当生,奚遑死后&张翰““且尽生前一杯酒”,乐天““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樽前有限杯”,皆是此意。⑳
生命是有限的,故当珍惜,杨朱之所以贵生,肯定也认识到了这点。林希逸引用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诗句加以佐证,表明了他的赞同态度)他进一步阐述说:
好恶安危苦乐,言人世之事不过如此也。
天下之生,一治一乱,相仍不已,故“变易治乱古犹今也,言千年万年只是此等事也。更者,
更历也。我之生也,不问十年百年,所见所闻
与所更历不过如此,更千年万年亦然也。杜牧
““浮世工夫食与眠”,亦是此意。8
144
这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视角来审视生命的意义,其中既有时光飞逝、世事沧桑的慨叹,亦透露出几分云淡风轻的达观。这种对待人生的豁达,杨朱以后,从庄子到陶渊明、苏轼都有继承,成为道家精神的标志之一。
虽然林希逸对杨朱多有肯定,但杨朱被儒家贬为异端也是历史事实,对此,林希逸并没有回避,而是对杨朱思想何以成为异端之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此又一转,谓名皆伪也。有实德者则不近名,好名者则无实行,凡为名者皆伪也。既以
名为伪,乃借尧舜夷齐以立说,此所以为异端之书。省者,审也,言实伪之辨如此审矣。此一段先言名可自利,却归结在一伪字上。实无名,名无实,六字亦佳。但“名者伪而已,此则矫世之论也。㉚
工作时间表
这是对杨朱关于名实之论的解释,前已指出,林希逸是很赞同杨朱的名实观的,即使杨朱所云“名者伪而已”这样尖锐的言论,林希逸也认为是矫世之论,有其合理性)但杨朱却把矛头指向了尧、舜、伯夷、叔齐,批评他们名实不符,这就犯了儒家之大忌,其学被指为异端也在所难免了。林希逸又言:腹溢而不得恣口之饮,力疲惫而不得肆情于,郭璞酒之资恐用不尽之论也。邓析以
为真乱者,言其达养生之理也。善治内者物未必乱,谓自乐其心者世亦未必至于乱,谓治乱
皆自然之数也。此段与《庄子•盗跖》篇相似,
其文亦如此长枝大叶。郭璞之语似甚背理,但以其衔刀被发登厕之事观之,彼盖知数者。逆知其身,必不能自保,故为此论。然祸福在天,修为在我,尽人事以听天命可也。衔刀被发之术,已非明理者所为,而况恣于酒乎?以此思之,《孟子》“:“寿夭不贰,修身以俟之。”多
什么是香港脚少滋味,多少理义,多少受用不尽处。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其意亦在此。庄列之书,
本意愤世,昏迷之人却如此]阖其论,而又为
陈怡芳后人所杂”读其书而不得其意,与不辨其真伪者,或以自误,此所以为异端之学也。⑬
《杨朱篇》载,子产相郑,郑国大治,但其兄公孙朝、其弟公孙穆却恣肆于酒,子产劝说没有效果,
朝、穆兄弟反而振振有词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子产无言以对。对此,林希逸解释说,杨朱那些看上去显得过分的言论,带有警醒之意,类似于《庄子•盗跖》,看似有悖常情,实则自有道理,其中包含着愤世嫉俗之意以及对社会上非正常现象的批评)同时,林希逸又以郭璞虽通衔刀被发之法术并知天数,却仍然难以自保为例,批评朝、穆兄弟纵情酒是不对的,儒家孔孟之道才是修身的根本)这里可以看出林希逸的儒家立场,不过他对杨朱的评价与宋代很多儒者不同,批评很少,而颇多了几分“同情之了解”。
大鞋和小鞋四、朱得之对杨朱的肯定:天真不凿
朱得之(1485—?),字本思,号近斋,自号参元子、虚生子,直隶靖江人,明代王阳明心学传人,为南中王门的代表。撰有老、庄、列三子《通义》,对《列子》的评价颇高,如《列子通义》前附《读列评》言:“《列》《庄》二籍益于后学甚多,务词章者可以仿步骤,好谈论者可以资闻见,耽名利者可以广襟度,求长生者可以坚形骸,志道德者可以理心性,其奈世之不求亲见、不求自得而随声附和何?”他认为从不同的角度读《列子》便有不同的收获与启发,贵在自得。但后世多人云亦云,造成了很多误解,实际上该书“寄情游戏以发五经之微意”,不可不贵。与林希逸一样,朱得之在《列子•杨朱》等篇的注解中阐述了他对杨朱的评价以及对杨朱之学的认识,其主要看法都是肯定的。对于《杨朱篇》的宗旨,朱得之指出:
此篇言率其自然之性,则天真不凿,桎梏脱于无为而圣哲忘于知识也。故居方者谓为
隐居放言,足以起狂悖者之讥g,此固立言者所不辞也。孟子“:“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予今之通义若不距者,正以原其心而距其流也,使读是书者不至无君而已也。0
朱得之认为《杨朱篇》的主旨就是提倡天真不凿的自然之性。尽管孟子声称,只要是批评杨、墨者都为孔子的传人,但朱得之明确表态不批杨朱,而要真正把握杨朱思想的本旨,会其心而通其意。他指出,如果想读懂《列子《书,了解杨朱的思想,便切不可为其辞所束缚:“斯籍也,其文则纪事者也,而因事以明道也。道不容言也,惟解缚而道自存,忘筌而性自见,故其放言滴诡,仿佛不羁,而各全其天之指,则固纵横驰骤而不失,犹造父之御,颖人之靳也。其指性命之道出于自然,至矣。”㉕而对性命自然论述最为集中的,便是《杨朱篇《了。
杨朱贵自然顺性,他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从心而动,不违自然”、“从性而游,不逆万物”,对此,朱得之十分赞同,注云:
名之虚实,皆非所尚,惟贵适性而已,窃以此为确论”从心而动,不违自然,从性而游,不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