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谋略(móulüè)珍言
谋略(móulüè)珍言(断句百篇)
1.得时者昌,逆时者亡。(列子(liè zǐ).说符)
译文:顺应时变,那么繁荣兴盛(fán  róng  chāng  shèng),违背时变,那么灭亡。顺乎历史潮流或违犯历史潮流,乃是一国繁荣兴盛或衰落颓废的标志,不是个人所能阻挡的规律变化开展。
2.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sūn zǐ bīnɡ fǎ).谋攻篇)
译文:不用武力而能战胜敌人,乃是上上策。不战而使人称臣的关键在於知敌、用敌,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便可制胜。
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公孙丑上)
译文:身处军营之中,能料度千里之外战场春秋,且筹划制胜的谋略。挂帅亲征是小谋,决胜千里那么是大智。其本领乃得至於不露声的洞察和巧於心机的韬略。
4.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孟子)
译文:智慧虽重要,但仍不如把握时机。智慧非人人皆有,但如能把握时机,那么平庸之人也可有所成就,如坐失良机,智者也可能痛失前程。
5.先即制人,後那么为人制。(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把握时机,先发制人那么成制人之人,坐失良机,那么会被人所制。先下手为强,率先行动,往往可变优势为优势。如一犹豫迟疑那么将铸成大错。例如楚汉战争。实力强大的项羽,在鸿门宴瞻前顾後,丧失杀死刘邦的时机,而後反为刘邦所败。
6.鹰搏狡兔须急救之,不及必反为所噬。 (资治通鉴)
译文:鹰在捕捉狡免时,须迅急,不然反会被咬伤。由此观之,人之行事也须快捷、勇猛。不然不但失败反受其累。
7.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周易.系辞)
凤毛麟角译文:德性高超之人只要有时机就行动,不会等待。时机不易出现也不等人,所以要见机行
事,不可瞻前顾後,坐失良机。
8.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译文:要多方听取、观察,依从那些好的。所谓从善如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要多观察、辨析,才能识别善恶。
9.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荀子)
译文:善於抉择的人会成为制人之人,不善抉择的人那么会被人所制。制人与被人制决定於个人的智慧、谋略而非运道、天意。而智慧、谋略就是抉择。抉择有方才能顺时(shùn shí)应变,立於不败之地,成为制人之人。
文章导读1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dù fǔ))
译文:要射中人,必先射中其坐骑,要消灭盗贼,必先擒获其魁首。把握住得胜的关键(guānjiàn)那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兵不妄动(wàngdòng),师必有名。唐.白屠易(策林三)
译文:不可随意出兵,一定要出兵得符合(héhū)正义的名份。意同任何事都有它一定的道理。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
12.兵贪者亡,兵应者强,兵义者亡。唐.白屠易(议兵策)
译文:以侵略为目的的战争,必失败;应战来犯之敌,那么越战越勇;为正义而出战,那么无敌於天下。
13.阻兵无众,安忍无策。(左传.隐瓜霖四年)
春节联欢晚会直播译文:依仗兵力强大而行事那么失去民众,安於做残忍的事那么无亲近之人。
14.天下虽兴,好战必亡。唐.白屠易(议兵策)
译文:国家虽然兴盛,但如频繁发动战争,也会衰亡。
15.主多怒而好用兵,简本教而轻战攻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译文:国君易怒而喜用兵,对民无视农业的教诲,又把战争攻伐看得很轻率,国家就会减亡。
16.数战那么民劳,久师那么兵弊。(战国策.燕策一)
译文:频繁出战,老百姓会劳苦不堪;长期出兵,军队会疲备削弱。
17.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
译文:天下虽,但如忘记战备必导致危险。
18.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假设夫失之毫厘,那么差假设千里。(诸葛亮.将苑)
译文:国家大事,以战备最重要,细微的忽略,可能造成严重的後果。
19.天下无事,不可废武。(百战奇略)
译文:天下太平时,也不可废弃武备。
20.夫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百战奇略)
译文:国家太平,不可忘记战争的危险;社会,不可忘记祸乱的可能。
2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
译文:祸难中,可能伴随着幸福,幸福中,也可能隐藏着祸害。如俗话所说的乐极生悲,富贵无常。
22.据安而念危,那么终不危;操治而虑乱,那么终不乱
译文:居安而不忘危险,就可免除危险;治国而考虑(kǎolǜ)到祸害,就能免除祸乱。
23.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尉缭子.兵令上)
译文(yìwén):战争,武力是手段,政治是目的。
24.兵胜于朝廷(cháotíng)。(尉缭子.兵谈第二)
译文:军事(jūnshì)上的成功,取决於国家的政治措施。
25.文所以视利喜,辨安危;武所以犯强敌(qiánɡ dí),力攻守也。(尉缭子.兵令上)
译文:政治是用以明察利害得失,区分安危存亡的;军事是用以战胜强敌,保卫国家的。
26.内修文德,外严武备。 (百战寄略.亡战)
译文:对内修明政治,对外严整武备。
27.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战国策(商君书)
译文:军队不强,不能毁敌;国家不富裕,难以养兵。
28.多易必多难。(老子第六十三韦)
译文:把事看得太容易,必会遭遇困难。
29.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庄子.那么阳)
译文:安和危相倚伏,祸与福相依存。
30.虑多成那么人服。(司马法.定爵)
译文:策谋屡次成功,便能使人信服。
31.虑既定:心乃强。(司马法.定爵)
译文:作战之略既已定,执行的决心就应坚决不移。
32.计定而发,分决而动,将无疑谋,卒无二心。(淮南子.兵略训)
译文:作战之计已定便执行,决定发兵便马上行动;将帅不需疑心方案,士兵也不需乱想心
疑。
33.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赡)
译文:用兵的上策是运谋取胜,其次是利用外交,再次是灭其军队,下策是攻城。
34.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於天下,敌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善用兵的人,使敌兵不战而屈从,不硬攻而夺其城,不久战而可灭其国。务求用全胜计策争胜於天下,军队就不受挫,获得全部利益。此乃﹁谋攻﹂的法那么。
35.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六韬.武韬.发饮)
译文:不经战斗而获全胜,大举兴兵而无伤亡,真可谓用兵如神。
36.善攻者不以兵革,善守者不以城郭。(诸葛亮集.廉价十六策)
译文:善於进攻的人,不出兵就能使人降服(xiángfú);善於防守的人,不依城郭就能抗御敌军。
37.多算胜,少算不胜(bùshèng)。(孙子兵法.计篇)
译文(yìwén):谋策多能取胜,少那么不能。
38.非计策无以(wú yǐ)决嫌定疑。(黄石公三略.中略)
译文(yìwén):不方案,便无法确立决心,排除疑虑。个人业绩报告
39.战非孙武之谋,无以出其计运。(诸葛亮集.廉价十六策)
译文:作战如无孙武那样的谋略,就无灵敏运用的战策。
40.凡将正而无奇,那么守将也;奇而无正,那么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唐李间对.卷上) 译文:墨守成规之将,只用正不会用奇.,鲁莽从事之将,只用奇不会用正;奇、正运用得当才是辅国良将。
篇二:刘伯温经典语录
刘基,字伯温,谧号文成公,浙江青田县南田山(今属浙江文成县)武阳村人。明初大臣、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元至顺间举进士,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垂,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后隐居著述。他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
刘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其文与宋滚齐名,诗与高启并称。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扦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有?郁离子?十卷,?覆瓿集?二十四卷,?写情集?四卷,?犁眉公集?五卷等,后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伯温经典语录
欲人之不见,莫假设昒其明;欲人之不知,莫假设瘖其声。
【出处】?郁离子·玄豹?
【译文】要使人看不见它,不如使其昏暗起来。想要使人不知道它,不如默不作声。舟必漏也,而后水入焉;土必湿也,而后苔生焉。
【出处】?郁离子·自讳自矜?
【译文】船必定先漏,而后水才能进人。土必定先湿,而后才有青苔长出。天之将雨也,穴蚁知之:野之将籍也,草虫知之。
【出处】?郁离子·戚之次且?
【译文】天将要下雨时,洞穴里的蚂蚁能预知它;田野里将要降霜时,草虫能预知它。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出处】?郁离子·垢食?
【译文】人一定是自己侮辱了自己,而后人们才侮辱他。列子说符
饮食(yǐnshí)之人,那么人贱之。
【出处(chūchǔ)】?郁离子·垢食?
【译文】只知道(zhī dào)吃喝玩乐的人,人们就会看不起他。
树天下之怨者,惟其(wéiqí)重己而轻人也。
【出处】?郁离子(lízǐ)·树怨?
【译文】可以树敌很多的人,都是因为重视自己而轻视别人。
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辞其名,受其实,天下之大智哉!
【出处】?郁离子·大智?
【译文】智者不认为自己有智慧,而后没有人与其斗智。辞去智慧的名,而拥实际上的智慧,这才是天下的大智慧啊。
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
【出处】?郁离子·句章野人?
【译文】天下有意外的福,也有意外的祸。
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出处】?郁离子·句章野人?
【译文】失意的事常常产生于得意的事,因为他只看到利益而不见祸害,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灭亡啊。
于货财金玉那么贪,而于仁义道德而廉。
【出处】?郁离子·贪利贪德辩?
【译文】过分重视财物货币、金银珠宝就是贪,而重视仁义道德的就是廉。多能者鲜梢,多虑者鲜决。
【出处】?郁离子·一志?
【译文】什么都会的人很少有一样是精通的,考虑太多的人很少有果断的。多疑之人不可与共事,幸运之人不可与定国。
【出处】?郁离子·多疑难与共事?
【译文】多疑的人不可与他一起共事,凭幸运办事的人,不可以与其一起国家。智人出也,善用之,犹山之出云也;不善用之,犹火之出烟也。
【出处】?郁离子·论智?
【译文】有才智的人出现了,擅长使用他,就像山里出现的云;不擅长使用人才,就像火里出现的烟。
民犹沙也.有天下者惟能传而聚之耳。
【出处】?郁离子·传沙?
【译文】百姓就像散沙一样,拥有天下的人无非是能把散沙聚合在一起罢了。诚胜假,假胜无。
【出处(chūchǔ)】?郁离子·假仁义?
【译文】真诚(zhēnchéng)胜过虚假,虚假胜过虚无。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gǔlái)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出处(chūchǔ)】?刘基诗词·绝句?
【译文】人生在世,很少有能活到百岁的,即便(jíbiàn)活到百岁,又能怎么样呢?自古以来那些英雄名士们,都各自回归给山河大地了。
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
思念一个荒废的名字
【出处】?百战奇略·计战?
【译文】但凡用兵的法那么,都是把计算、谋略放在首位。
凡敌始有谋,我从而攻之,使彼计衰而屈从。
【出处】?百战奇略·谋战?
【译文】但凡敌人先设计策,我就顺从他的计策而攻击他,使他的计策衰败而屈从于我。凡欲兴师,必欲教战。
【出处】?百战奇略·教战?
【译文】但凡准备兴兵打仗的,必先训练部队。
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
【出处】?百战奇略·爱战?
【译文】在与敌人作战时,士卒宁愿冒死前进,而不愿后退求生,都是将帅的恩惠使他们这样的。
凡战,假设彼为客,我为主,不可轻战。
【出处】?百战奇略·主战?
【译文】凡与敌作战,假如敌方为客方,我方为主方,决不可轻战。
凡战,假设彼为主,我为客,唯务深化。
【出处】?百战奇略·客战?
【译文】作战时,假如敌军在外乡作战,我军是进人敌境作战,那么务必深人敌军腹地。凡与敌战,假设我众强,可伪示怯弱,以诱之,敌必轻来,与我战;吾以锐卒击之,其军必败。
【出处】?百战奇略·强战?
【译文】但凡与敌人作战,假如我方兵多,兵力强,可以成心显示出怯弱的样子,以引诱敌人来与我交战。我用精锐队伍攻击他,他必定失败。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那么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
【出处】?百战奇略·势战?
【译文】但凡作战,所谓势就是乘势。只要敌军有动摇失败之势,就可以利用它。那么,我军就要紧紧抓住这个时机,并进一步逼迫他,这样,敌军就必然溃败。
篇三:赏罚(shǎngfá)篇
赏罚(shǎngfá)篇
1.8.1天下大务,莫过赏罚(shǎngfá)。赏一人使天下之人喜,罚一人使天下之人惧,苟二事不失,自然尽美。——?资治通鉴·梁纪?
1.8.2有功不赏,有罪(yǒu zuì)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汉书?卷八?宣帝纪?
1.8.3所谓失人心者,必行政之苛,赋役之多,好恶之不公,赏罚之不明。——?宋史(sònɡ shǐ)?卷三七八?卫肤敏列传?
1.8.4赏当贤,罚当暴。不杀无辜,不失有罪。——?墨子·尚同中?
1.8.5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1.8.6人君者,察美恶,辨是非,赏以劝善,罚以惩奸,所以为治也。——?资治通鉴·汉纪二十?
1.8.7治国有二柄,一日赏,二日罚。赏者,政之大德也,罚者,政之大威也。——晋·傅玄?傅子·治体?
1.8.8有功而赏,有罪而罚。——宋·苏洵?上皇帝书?
1.8.9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资治通鉴·卷七十二?
1.8.10赏罚不正,那么忠臣死于非罪,而邪臣起于非功。——三国·蜀·诸
葛亮?诸葛武侯集·廉价十六策·赏罚?
1.8.11圣人之为国也,一赏,一刑,一教。一赏那么兵无敌,一刑那么令行,一教那么下听上。——?商子四·赏刑第十七?
1.8.12明赏不费,明刑不戮。——?商君书·赏刑?
1.8.13令行制止,为国之关键。然那么,治天下赏罚而已矣。赏不事丰,所病在不均;罚不在重,所
困在不当。——?南齐书·崔祖思传?
1.8.14杀一人那么千人恐,滥一罪那么百夫愁。——唐·陈子昂?请措刑书?
1.8.15杀人者死,然后人莫敢杀;伤人者刑,然后人莫敢伤。——宋·李觏?安民策?
1.8.16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1.8.17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韩非子·用人?
1.8.18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管子·立政?
1.8.19诛赏不可以缪,诛赏缪那么善恶乱矣。——汉·刘向?说苑·政理?
1.8.20善人赏而暴人罚,那么国必治。——?墨子·尚同下?
1.8.21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战国策·秦策三?
1.8.22赏罚者,不在乎必重,而在于必行。——三国·魏·徐干?中论·赏罚?
1.8.23喜无以(wú yǐ)赏,怒无以杀。喜以赏,怒以杀,怨乃起,令乃废。——?管子·版法?
1.8.24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yōnɡ rén)不知恶矣,乱莫大焉。——?荀子·正
论?
1.8.25褒有德,赏有功(yǒu ɡōnɡ),古今之通谊。——汉宣帝?益封张安世诏?
1.8.26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qīn ɡuì)。——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1.8.27正言(zhènɡ yán)不赏,妄言不罚,那么馋佞终不去矣。——宋·宋孰?直言对:
1.8.28惩劝不明,那么风俗污浊。——?晋书·刘毅传:
1.8.29禁之于亲贵,那么天下从;制之于宠,那么天下畏。——?新唐书?
卷一一二?王义方列传:
1.8.30赏贤、罚暴,勿有亲戚兄弟之所阿。——?墨子·廉爱下: 1·8·31赏罚者,所以示其信于人,而欲人必从也。赏罚有不公,那么人心不平,怨尤生焉。更欲人之从事之,济亦难矣哉!——明‘宋诩?宋氏家要部?
1·8·32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
战国策·燕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