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教学应该是围绕小说三要素的分析电视墙壁纸十大品牌——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评析环境描写来展开的,通过分析三要素,揭示小说主题。讲明白“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小说主题”就算大功告成了。所以,老师们喜欢讲小说,因为小说“好讲”,学生“好学”,有相对比较稳定的模式可以“套用”。但是,如果一尘不变地教多篇小说,会让教的人和听的人都感到很乏味。所以,应该在相对“固定”的模式下,寻各篇小说独有的特点作为切入口,适当调整一下教学的流程和侧重点。这样,小说的教学在围绕“三要素”展开的同时,会显得有所变化,也使得各篇小说的特点显明突出。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小说,相对来说,都比较浅显,谈内容,学生几乎都看得懂。所以,我们的小说教学,不能仅仅以让学生看懂小说内容为目标,要让学生知道,拿到一篇小说后,看这篇小说的什么,也就是说要看懂的是小说写的到底好在哪里,哪一部分对塑造人物、表达主题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细想来,初中六册课本中的小说,有的小说以情节的曲折取胜,比如初二年级课本中,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突出其情节曲折的特点,在一波三折的情节中剖析人物,归纳主题。但是,如何切入到情节的一波三折这个话题呢?要到切入口才好,比如抓住最后一小节“奇怪造句二年级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中“终于”一词,展开对小说情节的讲解。课例如下:
(一)导入语
传说:上帝创造了人,但没有精力照顾好他们,所以给每个人创造了父母。于是有了这么一个地方,它永远在你的心灵最深处,你愿用一生的时间去呵护他,这个地方,叫做“家”;而有这么一颗心,他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巍巍中山陵这一颗心,就是父母的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