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雁门太守行彩之美雄壮之音,手法之妙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滕王阁序赏析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原系乐府古题,属《相和歌·瑟调曲》。汉古辞今存一篇,歌咏洛阳令王涣德政之美,与雁门(秦汉时郡名,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南)太守无涉。六朝和唐代诗人多用它表现征戍题材,如南朝梁简文帝的同题之作即写边城征战之思。李贺或祖其意,借以写爱国将士边城苦战的悲壮场景和报国欲死的英雄气概。
年终奖需要扣税吗这着诗久经传诵,特别是首句,更是广为人知的千古名句。据说这首诗早在当时就受到比李贺年辈较长的大文学家韩愈的称赏。唐人张固》幽闲鼓吹》云:“李贺以诗歌谒韩吏部,吏部时为国子博士,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
日金鳞开。’却授带命邀之。”后来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明人杨慎《杨升庵外集》等都有类似的记述。韩愈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时在元和二年(807),如果张固所说不误,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不会晚于是年。
原来辛夷坞
毛概实践报告至于诗中所写战事究竟是平定藩镇所发动的叛乱战争,还是抵御抗击边地少数民族统治者所发动的侵扰战争,现在已难稽考,盖文献不足征也。但可以肯定的是,诗中所写是唐王朝正义之师所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
独具慧眼前两句写边城将士出战前的情景。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景、事双起,极言边城上空阴云密布,简直就像直接压在城上,要把这座城池压垮。这是写景,但又是一种象喻,甚言敌人大军压境,就如密布城池上空的阴云一样黑压压地涌来,看那气势汹汹的样子,好像必欲一举摧垮这座边城。这里,一个“压”字,不仅见云层之低之厚之浓重,亦且见敌军之众之猛之强劲,从而生动地表现出守城将士的双重心理感受,即环境险恶,形势严峻。句末再著“欲摧”二字就进一步强化了守城将士的这种心理感受,并表明了情况的万分危急。这一句缘事写景,景中见事,景事混一,给全诗定下一个慷慨悲壮的感情基调。第二句“甲光向日(或作‘日’)金麟开”,写守城将士披坚执锐、戎装待发的情景:将士们的甲衣与从云隙中透露
出来的缕缕日光交相辉映,如金鳞闪烁,明天可见。“甲”,即铠甲,古代军人打仗时穿的护身戎装。“金鳞”,以铠甲用金属片联缀而成,呈鳞状,故云。这里,“甲光向日”,从戎衣整体落笔,是“金麟开”的前提条件;“金鳞开”,则从戎衣的细部金属缀片着墨,是“甲光向日”的具体表现。有此一句,不仅见军容之整肃,戒备之禁严,亦且见士气之高涨。而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危急情势下,守城将士居然能有此表现,则又不仅体现出平时训练有素,而且还充分体现出即将进行的这场战斗的正义性,因为只有正义之师的正义之举,将土们才能表现出如此良好的精神风貌。一句诗言事描状而兼有多层意蕴,非名家手笔不能若此。可宋代大政治家、大文学家王安石却“讥其言不相副”,“以‘黑云’与‘向日’理者”,谓“方黑云之盛如此,安得有向日之甲光”(见杨慎《升庵诗话》、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等)。王荆公以有是评,又受到杨慎们的讥评,说他“吹瘢索垢”“不知诗”,甚至说据此可“概见”王荆公“生平之拗”。这涉及到两个问题。王安石从生活现象出发来理解李贺诗句,认为既是“黑云压城”,就不可能有什么“甲光向日”。这确实失于执着,未免有强钻牛角之嫌,因为艺术的真实并不完全等于生活的真实。诗人说“黑云压城”,不过缘事设景,意在渲染当时的危急情势和紧张气氛,未必就如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所引《晋书》言,“凡坚城之上,有黑云如屋”。况且,即使阴云塞空,却未必不俄而裂开数隙,有几
束日光透泄下来,只是因为写诗贵求意蕴的真实和完美,不可能像写散文、小说那样,事事周至,笔笔兼到也。这是文学鉴赏问题。对这一问题,王琦等谓王安石“漫不之觉”,不为无见。但仅“即此一节”,辄谓“安石生平之拗可概见矣”,作为批评之批评,又未免有以偏概全,借端苛责古人之嫌。以此书为“鉴赏辞典”,故在析述原句的同时赘此数语,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
怎么消除紧张中间四句写边城将士中夜出击、乘间捣敌的情景。“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切入,描绘出一幅有声有、威武雄壮的塞上秋夜鏖战图:嘹亮而悲壮的号角声响彻整个天宇,震撼着秋无边的茫茫原野;夜幕笼罩下的塞上大地凝结着一层胭脂的鲜血,一片深紫。“角”,即画角,古代军中于晨昏时分吹之,用以号令军队,节制进退。燕脂,即胭脂,一种深红的化妆颜料,这里指殷红的鲜血。
“紫”,紫。《古今注》谓:“秦筑长城,土皆紫,故曰紫塞。”或谓当作暮解,犹王勃《滕王阁序》所云“烟光凝而暮紫”。此说不失为一解,但到底不如作“紫塞”之“紫”解更加切合全句诗意。这两句虽写中夜出击、乘间捣敌,但没有具体地描写“半夜军行戈相拨”(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行军情状,也没有具体地描写“车错毂兮短兵接。推蔽日兮
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楚辞·九歌·国殇》)那样的战斗场面,而是把笔墨集中在勾勒、渲染战地环境和气氛上。这样,不写战事而战事愈显,不写厮杀而厮杀自在其中。试想,整个战场上余皆不闻,只听到一阵紧似一阵的号角声,则军情之紧迫,自复可想;在夜幕笼罩下的塞上秋野余皆不见,但见用殷红的鲜血浸染过的深紫大地,则敌我双方伤亡之惨,唐军将士浴血奋战之慨,以及战斗之激烈等,亦复可知矣。五、六两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唐军将士乘胜追歼敌人的情景。半卷红旗,谓轻兵急追敌人,颇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意味。易水,古时不止一条,这里指源出今河北易县的北易水。这里不仅写出了追歼敌人的地点,还可引起读者对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所写情事的联想,以突出唐军将士那种义无返顾的战斗精神。“声不起”,谓夜寒霜重,鼓声沉闷不扬。凡鼓,不论其军鼓、乐鼓,大鼓、小鼓,也不论其以何种皮革蒙制,沾湿遇潮,则鼓声不振,这原是常识范围内的事。或谓“鼓声不起”为“士气衰败之征”,这既不合全句句意,也有乖全诗诗旨。试想,上句谓“半卷红旗临易水”,已见唐军轻兵追敌之捷,怎么忽地又败了呢?全诗旨在表现唐军将士同仇敌忾、报国欲死的爱国精神,怎么可能正在“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当儿,反写其“衰败之征”呢?况且,军中击鼓而进,鸣金而止,这也是常识范围内的事,高适《燕歌行》“樅金伐鼓下榆关”即其一例。这里说“声不起”,
是因为“霜重鼓寒”,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还要伐鼓进军,这不恰恰表现了唐军将士不畏艰苦、勇往直前的顽强战斗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