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他的本质是什么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解放,是选择,具体表现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真爱是衡量一个教育者是否合格的标准。在我们的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爱”,实际上只是将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或者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关怀,这些都不是真爱。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纯粹的、理智的。1999228日,99岁的文学老祖母冰心终于走完了她壮美的人生历程,他最后的寄语——“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生前有一家杂志社要编一本书,内容是决定你一生的一句话,请他写500字,冰心快言快语地回答:“决定人生的一句话,这类文章太多了。我不必写500字,只写一句我最喜欢的话:没有爱就没有世界。
当然,真爱不仅仅存在于亲子之间,也存在于夫妻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甚至存在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
第一章
没有尊重就没有真爱
1家庭 事情、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朱德曾长期担任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当一位老师举起一张朱德的照片问孩子:总司令在井岗山为什么不吃猪肉?许多学生说:为了减肥!
在《高玉宝》一书中,作者写下了地主为了让雇工们早起干活而学鸡叫的故事。当一位老师讲半夜鸡叫的故事时,孩子问老师:“地主为什么学鸡叫?”老师说:“为了让长工早点起来干活”,孩子说:“那为什么不看表?”老师说:“这个地主特别剥削长工,不舍得买表。”孩子门又说:“长工为什么不看自己的表?……
成熟的父母,应当是善于与孩子沟通的父母,即善于发现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当孩子做出不能够了解的事情时,不是当即训斥或者质问,而是平心静气地和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2、有信任才有教育
不论什么原因,只要是对学生不信任,这教育就不仅没有正效应,反而激起孩子强烈的反抗心理。每一位老师或者父母的神圣职责,就是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而绝不是封杀他们成长的希望。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办工读学校时,当时,来学校就读的多是有问题的青少年,其中一个学生是有名的小偷,然而……
3、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妻子让女儿学钢琴,而她确喜欢吹笛子的故事。
4、倾听孩子的心灵之音
北京五中的于黎老师遇到到一生教育中最后悔的事,一天下午别的班已经放学了,为了想让学生在即将到来的区数学竞赛上取得好成绩,便对已经收拾好书包的学生们说加一节辅导课。孩子们大多极不情愿地拿出笔记本,我准备开讲。这时:“老师,我想回家。”说话的是“老顶”……
老顶为什么总和老师对着干?一方面有他性格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对老师的一些做法有了自己的看法。也正是有了他,老师才得以知晓学生的许多真实想法。事后于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也正是有了他的顶,才使我认识到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的不光是知识,还需要休息 娱乐,还需要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5、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
2000725日的《北京青年报》上,记载了一个真实平常的故事,中国第一个少年聋人大学生16岁就破格被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录取的南京少女。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小女孩,8岁就创造了一项世界记录——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治便秘什么药最好10活动要求岁写出了12万字的童话故事《从哑女到神童》。父亲周弘不但不放弃,而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美国大选特朗普获胜教a上千遍还是o……
“让孩子尝成功的甜头有个秘诀,不妨称为“够苹果原理”:跳一跳,够得着”。
“如果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那所有的”语重心长“都只能是一种说教。”
力的分解教案周弘先生总是能够及时让女儿尝到甜头,女儿算盘打得慢的时候他帮女儿“作弊”、女儿作文写得乱的时候他挑出好的句子来,这些做法都是值得父母们学习的。想一想,当孩子考试不及格的时候,您是否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表扬他?
6、真诚接受孩子的朋友
1996年至1997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次进行了城市独生子女人格研究。作为该课题组长的孙云晓颇有感慨,72.6%的父母希望孩子和他喜欢的人交朋友;79.8%的父母愿意孩子邀请他的朋友到家里来,可是75.8%的父母表示:我对孩子选择朋友有严格要求;64.9%的父母表示:不愿意孩子有教亲密的异性朋友;81.6%的父母倾向于孩子选成绩好的同学做朋友,45.3的父母干脆不允许孩子交朋友。的确进朱者赤,进墨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