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必读课外书推荐:《十万个为什么》 篇一
作者简介:
米·伊林(1895-1953),前苏联作家。他从小热爱读书,喜欢大自然。9岁开始,儿童时代的米·伊林就写了很多有关火星、热带森林、美洲豹和鳄鱼的诗。后来,写了一系列普及科学知识、鼓舞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等书籍。
内容简介: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介绍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道它发生的原因解释。它包罗万象,涵盖了宇宙、地球、自然、社会、科学、历史、人类、艺术等方面最令青少年感到好奇的问题,全面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知识世界,《十万个为什么》启发儿童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引领儿童渴望求知,让他们在求知路上快乐前行!
2.六年级必读课外书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篇二新党章心得体会
作者简介: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作家,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的无产阶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开始工作,1919年加入共青团,参加苏内战争。1920年秋天在战斗中负重伤,23岁时全身瘫痪,24岁时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的毅力惊人,他口述由妻子整理在1933年写成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内容介绍:
女士皮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自传体小说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身的战斗经历为素材,书写了一批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进步青年的革命事业。*杀浮、成立新党这短短八个字下,却是一幅彩丰富的人生百态图,在这幅图当中,让我触动极深的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那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钢铁般的意志,正如他所言,经历热火的炙烤和冷水的拍打,钢铁便炼成了。
好句摘抄:
1.一个人力气再大,也不能改变整个黑暗的社会。所以咱们穷人必须联合起来战斗。
女士优先英文 2.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庸庸碌碌而羞愧。
3.在日记中,他读懂了丽达曾经对他的真挚感情,看到了丽达丰富的内心世界。一切都已成往事,生活还要继续。保尔把看完的信撕碎,随手丢在风中。
4.生活就是难以预料,即使有着钢铁意志的人,有时也会产生懦弱的想法……就算是到了生命已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坚持生活下去。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5.这不是一本书的出版,这是一个战士的复活。他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他没有被生活打败,他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迎接新的生活。
3.六年级必读课外书推荐:《青铜葵花》 篇三
内容介绍:
《青铜葵花》,作者曹文轩。该书主要讲述“五七干校”时期的江南水乡农村,城市女孩葵花因为一个意外,失去了自己的爸爸,被男孩青铜家收养,成了他的妹妹。聪明的心地善
良的哑巴青铜,因这个突然出现的小妹意识到自己作为小男子汉的责任:家里只能供一个人上学,他把机会让给了葵花;为葵花能照相,他冒风雪站街头卖芦花鞋;而懂事的葵花不扎新头绳、不照相,省下钱来买纸笔教青铜识字。家里没钱买油灯,青铜给葵花做了一盏萤火虫灯;灾年没有吃的。他想办法挖芦根、抓野鸭给葵花解馋;为葵花在舞台上更夺目,他制作了能发出美丽、纯净、神秘而华贵光亮的冰项链。火灾、水灾、蝗灾,种种苦难接踵而来,然而一家人互相扶助,从容地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他们乐观地生活着,从容应对洪水、蝗灾等一切苦难,而在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召回到她的城市。
精彩片段:
葵花一眼就看到了在水面上漂动的画稿,这孩子立即大声叫道:“爸爸!”她在人里钻来钻去,不时地仰起脸来打量着那些大人的面孔,“爸爸!……”
干校的人发现了她,立即有人过来,将她抱住。她在那人的怀里拼命挣扎,两只胳膊在空中胡乱地挥舞不停:“爸爸!爸爸!……”她再也不可能听到爸爸的应答了。
干校的几个中年妇女簇拥着那个紧紧抱着葵花的男人,匆匆离开了大河边,往干校跑去。他们不愿让这个孩子目睹一切。他们一路上不住地哄着葵花,但却无济于事。她哭闹着,眼泪哗哗地流淌。
4.六年级必读课外书推荐:《草房子》 篇四
作品简介:
《草房子》是中国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本小说不仅入选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还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作品赏析:
概括主要内容: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桑桑被迫出演光头反派,然而“秃鹤”自告奋勇出演光头反派,“秃鹤”用出的表演赢得大家尊重。桑桑为不让转学来的纸月再受坏孩子们欺负,与坏孩子们打了一架。后来,班长杜小康家道中落,桑桑筹钱帮其渡过难关。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桑桑突然得了重病,桑乔背着他,四处求医,终于治好了病。
主要人物解读:桑桑是一个顽皮、善良、讲义气、勇敢的孩子。桑桑十分顽皮,有学生拿了“秃鹤”的帽子,桑桑便和其他人一起传帽子,戏弄“秃鹤”。桑桑也很勇敢,他为了纸月不受欺负,与那些欺负纸月的坏孩子打了一架。桑桑还很讲义气,他为了筹钱帮助杜小康,卖掉了自己心爱的鸽子。
相关情节解析:油麻地小学所在的土地,曾经被秦大奶奶和她的丈夫买下过,秦大奶奶想继续在油麻地小学安家,与众人作对,当大家都排挤秦大奶奶时,桑桑却没有。从这个故事情节可以看出,桑桑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5.六年级必读课外书推荐:《童年》 篇五
高尔基简介:
元旦由来 玛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1868年3月28日,高尔基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
1872年,高尔基4岁,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1878年,高尔基10岁,他开始独立谋生,过得非常悲惨。他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切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苦难。在此期间,他发奋读书,探求改造社会的真理。
1884年,他阅读马克思的著作,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
1895年,高尔基发表散文《鹰之歌》;
1901年,发表散文诗《海燕》、《春天的旋律》,话剧《小市民》;
1906年,出版长篇小说《母亲》,话剧《敌人》;
1916年,出版自传体长篇小说《童年》、《在人间》;
1923年,出版自传体长篇小说《我的大学》;
1929年,出版《苏联游记》;
1936年6月18日,68岁的高尔基因病去世。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这本书讲述了小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它像一副画卷,给我们层层展现了19世纪沙俄普通老百姓悲惨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外祖父和外祖母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边是苦难和压抑,一边是希冀与坚强。
《童年》内容简介:
在阿廖沙三岁时,他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暴躁而野蛮,经常暴打犯错的人。两个吝啬的舅舅为了钱而不断地使坏、争吵、斗殴,甚至害死小茨冈,打死舅妈。
在这样的环境里,阿廖沙看到仇恨、敌意蔓延着。一天,阿廖沙把白桌布染成蓝,竟被外祖父下狠手打得失去了知觉。污浊、屈辱、压抑和肮脏,都让他感到绝望和难以忍受。
草房子简介
但是,乐观坚强就像缝隙里的小草,倔强地伸出了头。节日的晚上,舅舅弹奏动人心弦的曲调,小茨冈跳舞,平日死灰的小镇犹如恢复了青春。房客“好事情”是阿廖沙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教会了阿廖沙从书中寻力量和希望,获得源源不断的鼓舞和信心。这一切使阿廖沙感到欢乐和美好。
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最深。她善良慈祥,热爱生活,她知道很多优美的诗歌、童谣、民间故事,她怜悯穷人和弱者,爱亲人爱邻居,歌颂正义和光明。她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赞扬,面对龌龊的生活毫无怨言,是一位正能量的老人。她的光辉和富有诗意,也培养了高尔基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
外祖父破产,母亲再婚过得很不幸,生活越来越艰难。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孩子们拣破烂卖,他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但他读完三年级,就离开了学校。阿廖沙母亲逝世,他的童年结束了,他到“人间”去谋生,接受更多的苦难碾压,滋生更强烈的精神追求。
《童年》取材于高尔基的真实生活经历,作品使用成人视角和儿童视角交替的方法:当描写冲突、人性时,作者文笔娴熟,将丑恶一点点撕开给我们看;当描述乡村生活、外祖母和童谣时,作者的文字又充满了童趣和天真无邪,精心细致地描写了丰富生动的童年生活,
给现实蒙上了一层柔光,让我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也给我们新鲜感。
通过描写外祖父、舅舅们的自私残 暴,高尔基刻画了小作坊主的冷酷贪婪地嘴脸;通过对外祖母,小茨冈、老工人等的描写,高尔基又让我们看到了普通民众美好的品质,他们勇敢、乐观、充满智慧,他们像灯塔一样,在昏暗的现实中,给人们温暖和力量;而阿廖沙自己,他从弱小、倔强、执着,逐渐成长为勇敢、好学、充满爱心的人,他能在黑暗中拨云见日,是有希望、有力量的一代,是进步分子的代表,是“少年强则国强”的代表。
读书是效的旅行,是足不出户通达世界的捷径。《童年》对于俄罗斯的生活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体验浓浓的异域风情:伏尔加河静静地流淌,秋高气爽,天空澄澈,两岸的秋很浓,一片收获前的景象;格瓦 斯发酵以后够味,千万别太甜,放一点葡萄干就行;酸牛奶有西班牙风味,多瑙河风味,高加索风味。节日里,舅舅拿着六弦琴来到厨房,外祖母摆了一桌子菜点和一瓶伏特加,酒瓶是绿的,瓶底雕着精美的红花;孩子们人人手里都有糖果,还有一杯甜酒!苦难时的糖格外甜,甜品总让人身心愉悦,给人们暂时的满足,暂时忘记生活原本多灾多难的本质。
韩国萨德最新消息 对外祖母和她诗歌、童话、故事,高尔基不吝笔墨,从头到尾都用了大量篇幅来描写。例
如“好事情”听了“勇士伊凡”之后心神不安,不停地点头、摸脸、擦额头,激动地做手势,流下了眼泪,笨手笨脚在厨房里走,激动地磕磕绊绊。而小阿廖沙,每天被外祖母有爱的故事浸润着,他富有爱心,没有变成舅舅、外祖父那样的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