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宝宝厌奶怎么办教育教学
文_孙丽君沧桑的歌曲
个性名一样英雄 几多性格
——《水浒传》好汉一组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缘由:有效地将文本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是进行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篇篇经典,学生在对文本的赏析中不断提高语言素养。第五组课文带领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熟悉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然而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多采用“读文本――分析人物性格――体会情感”的程序进行,侧重于学生简单的字词理解,优美文段的记忆,具有“指向”内容教学缺陷,必定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一定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因此更开放的课堂教学平台需要老师的精心挖掘。《水
浒传》记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课文《景阳冈》选取了其中一个人物――行者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故事,旨在要求师生在故事的分析中把握武松的性格,但作为教者,深感形象单薄,108个好汉个个性格迥异,呼之欲出。于是我产生了将《景阳冈》、《林冲棒打洪教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文综合教学的想法,并希望通过文本的连接、比较、融合,让学生学会在《水浒传》阅读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孕期能吃巧克力吗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阅读,进一步熟悉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从字里行间多角度了解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热爱名著的激情。教学过程:
一、读文本,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老师:同学们,水浒108名好汉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在民间广为流传。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水浒人物――行者武松、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共同去感受这三位好汉的形象特征。
1、文本片段显示:①景阳冈上武松打虎②林冲棒打洪教头③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2、学生一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本,一边想象画面,初步概括文本主要内容及对人物的初步印象。
3、过渡:三个文段你都体会到什么?
4、生反馈:三个场景,三场打斗――与猛虎搏斗,虎口脱生;与洪教头搏技,令洪教头拜服;赤手空拳揍打镇关西,为老百姓锄恶。
小结:人物特征呼之欲出:三人武艺高强,勇猛刚强。
二、再进文段,细阅读,品不同
1、师:英雄形象初显,请大家快速在三个文段中出描写三位好汉动作的句子,细细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
生读文,反馈:
甲:老虎饥饿难耐,使出三板斧: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只是“一闪”、“一闪”、“一闪”。(酒醉的武松突遇虎袭,情势不明,只防不攻,“一闪”闪出了艺强,更闪出了智慧。)
乙:林冲面对洪教头“拔火冲天”,一招“拨草寻蛇”轻松化解,继而“一退”,“一扫”四两拨千斤,“退出”了谦虚,“扫”出了实力。
丙:面对地痞恶霸,提辖“就势按住左手,往他小腹上踢了一脚……踏住他的胸脯说……说着又是“扑”的一拳,打得郑屠夫鲜血迸裂,鼻子歪在一边”,义愤填膺的他恨不能三拳两脚送屠夫上西天。
小结:武松勇中有智,林冲勇中有让,鲁智深尤其豪爽。
2、研究文段反衬写法。
1)师:景阳冈上,山高密林,大虫出没,人人谈虎变,避之不及,出场更是惊心动魄,请大家出文中描写老虎攻击的句子。
师:谈一谈,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小结:金圣叹曾评判这只老虎,“虎是怒虎”,文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老虎的凶恶,实际是产了衬出武松手技艺超,有计谋,不出手则已,出手就力转乾坤。
2)师:面对洪教头的挑战,林冲轻易化解,请大家分别勾出林冲对付洪教头的句子,你读到了什么?
生阅读反馈:洪教头招招狠辣,恨不能将林冲击倒。
师小结:二人的较量中,作者对洪教头的出招细致入微,而对林冲的防卫只是一笔带过。“拔草寻蛇”避
开“拔火烧天”的咄咄逼人,“一退”闪开快而致命的“劈头打来”,最后轻松“一扫”结束全场,三个简单的动作,显示出林冲的武艺高强,所谓:“真人不露面相,露相不真人”。在文学上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这种手法叫“反衬”,古人亦称为“背面铺粉法”。
大学生三下乡3)通读全文,感受英雄性格多样性师:《景阳冈》中,武松打虎是重点,但前面还写了武松“冈下喝酒”、“上冈”两部分内
二胡琴弦容,细读,勾画印象深刻的句子,作出批注。
反馈:可看出武松酒量大,食量好,性格豪爽,但倔强好面子。
师:出林冲面对洪教头主动挑衅,林冲的语言描写的句子,你又看出了什么?
反馈:林冲谦虚,忍让,知书达理。师:出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前后语言和行动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反馈:拳打前多方为难镇关西,给金家父女离走争取时间,打死后故意掩饰:“你装死,以后再和你慢慢算帐”,可看出鲁智深外表虽粗犷,可心细如发,做事考虑周全。
四、深入拓展,加深认识英雄性格多面性文段补充:《血溅鸳鸯楼》、《斗杀西门庆》、《误闯白虎节堂》、《火并王伦》。
文总结,课堂反思
语文教学的真正目标就是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文字,文阅读和理解让大家从多角度去感受人物形象,从而达从共识:人无完人同,金无足赤,好汉也不乏缺点,而这样的形象更真实,更亲切。通过课堂上类比训练,我想对于学生如何全面分析一个人物形象以及如何塑造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学生定会受益匪浅。
(作者单位:四川苍溪县陵江镇第五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