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红烧三文鱼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266000
由莫言小说形式与内容所引起的思考——以长篇小说《酒国》为例
范传兴
研读文学作品,倘若只关注它的内容层面,便容易走向“大文化批评”的路数;若更关注它的形式,则又转向“新批评”的技法。且不论两种批评方法孰优孰劣,笔者关注的却是:二者如何得兼。莫言的《酒国》体现出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的整体性。
一、莫言在《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中写道:长度、密度
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
所谓“密度”,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所谓“难度”,指“艺术上的原创性”,“难也指结构上的难,语言上的难,思想上的难”。莫言说,“结构就是政治”,他认为“长篇小说的结构是长篇小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家丰沛想象力的表现。好的结构能够突显故事的意义,也能够改变故事的单
一意义。好的结构可以超越故事,也可以解构故事”。
由此可见,莫言的结构创新是有意识的,并且他对自己作品的结构是津津乐道的。众所周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有一股先锋文学之风,有些作家把文学作品的形式推到了极致。某个事物,当它的某个方面被过分放大,那就有可能走向它的相反的方向,即由原来的好转化成坏,在此,文学作品的形式创新的价值则转而走向低处。但莫言的小说,这些年来,结构变化无常,富于创新。我爷爷、我奶奶叙述人称的启用,意识流手法的精通,六道轮回叙述形式的巧妙借用,书信、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杂糅的写法,书信故事与剧本形式的拼嵌……这些都一次次带给读者惊讶与惊喜。
第一遍读莫言的《酒国》,叙事上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线索、情节隐匿,但这并不妨碍阅读小说片段产生的审美愉悦,包括语言、作品结构,支离破碎的情节。《酒国》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场景的独特性是小说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明的小说家总是让他的人物活动在不断变换的场景中,这既掩盖了小说家的贫乏,又调动的读者的积极性。”③这段话是意味深长的,可以从这段话出发,去研读《酒国》会有意外收获。
二、“小说结构指的是小说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它是小说人物事件进展的布局,是人物关系和人物心态的总体设计;它受到生活规律和作品题材的制约,又体现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创作意图,同
时还是作家艺术匠心的体现。”①在中国传统小说中,小说结构布局的目的,是把生活中复杂的事件理出头绪,从而脉络分明,层次井然,不管情节如何复杂,小说结构使之如直线那么清楚。如果说传统小说结构是为了使情节明晰以增强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的话,那么莫言小说的结构则打乱事件的正常条理,使情节变得迷离、模糊、零乱,从而扩展小说的内涵和张力。因此他的小说结构往往本身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酒国》的叙事结构令人拍案叫绝。早有研究者指出,这部长篇小说有三个匀称而工整的时空结构:一、叙述省人民检察院高级侦查员丁钩儿在酒国市的办案经过。这一系统代表酒
国市的外在(表层)生活状态;二、叙述以专业作家身份出现的莫言和酒国市业余作家李一斗的通信来往。这一系统代表了作为生活和艺术中介的创作主体(作家)的内在生活状态;三、以李一斗的九篇短篇小说进一步补充系统一、二中相关人物和事件的背景、细节。这一系统代表酒国市内在(深层)生活状态。这三重时空结构在小说中互相穿插、互为补充、立体刻画出“酒国市”真假难分、正邪难辨的世态人情,两线分头演进、环环相扣,最后双线合一,从容收尾。
这种叙事结构是莫言对小说艺术的积极探索与尝试,这个叙事结构与小说主题的表达是密不可分的。倘若将《酒国》中的第二系统和第三系统的文本拿掉,单看丁钩儿的故事,一些细节便模糊了,比如无法知道金刚钻也曾是个苦孩子;不知道酒国市的婴儿交易是如此的冷酷无情;不知道余一尺的身份
过往与传奇经历;不知道酒国市的有关烹饪婴儿的触目惊心的课堂教学……总而言之,这九篇所谓的短篇小说起到两个作用:一、将莫言的想象力与疯狂叙事发挥到了极致;二、对第一系统的故事背景进行了虚幻化。有些篇目像是一种抑制不住的“炫耀叙事”,如《采燕》一篇,莫言用了12页的篇幅来叙述采燕的经过。平心而论,这篇小说是挺精彩的,《采燕》的叙述主体是采燕的经过。莫言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但想象力丰富,而且能把未曾经历的事情写得惟妙惟肖,这就照应了上文提到的“场景独特性”。
应当说中国不缺乏会讲故事的人,但到了莫言这里,讲法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线性叙事换成了有意味的结构化叙事。莫言并非一开始就这样,变化源自受了福克纳小说的启发,又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2012年诺奖给莫言的颁奖词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它恰好说明了莫言小说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在莫言的笔下,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能够协调地糅合在了一起。《酒国》中有《一尺英豪》里的《酒国奇事录》,这是民间笔法;《酒国》里的历史相当模糊,如小说中的莫言与酒国市业余作家谈论到莫言的过去的作品《红高粱》等,读这些段落会令读者产生亦真亦假的幻感,所以在莫言笔下,历史是诡异的;至于当代社会,在《酒国》中是显而易见的,丁钩儿的故事就是当代的,而且是后现代主义的当代故事,反英雄、反崇高的。丁钩儿这个所谓的大侦查员,从一开始就并没有作
为一个侦查员的威严,而是一个“用破案”②
的花样男人。酒国市里大大小小的官员让人感觉亦正亦邪,人物不能简单地分出好坏。如果《酒国》没有这样一个奇特的结构,而是写到丁钩儿掉进茅坑就完结,对比之下只是看到了一个人民检察官由于过失而最终意外死亡的故事,至于其他人物形象如金刚钻、余一尺等,读者只能有人物对白留下的一点印象,不立体。而莫言也完全可以用倒叙、插叙,或者意识流的写法把他们的身份补充进去,但是这样写形式又流于平庸,由此,莫言的结构
摘  要:莫言的长篇小说《酒国》,给了我们一个经典的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的文本。笔者设想通过这样一个文本的分析,发现文学批评存在的形式主义和大批评的问题,我们应该关注形式与内容的意义整体性。
关键字:《酒国》;形式;内容
(上接第40页)
大愚 小惠,你一直很支持我,还经常拿出你自己的积蓄。
小惠 你刚毕业前几年还有份工作,业余时间来养虾,后来倒好,把工作都辞了,一天到晚就待在水塘边,就差在这睡了。
大愚 小惠,我也是希望能够好好养虾,养好虾。
小惠 可是三年了,你的虾在哪里?第一年,花了那么多钱的苗到最后才捞上两桶虾。
大愚 那是第一年是买的苗不好。
小惠 好,那第二年呢?
大愚 第二年你也知道,虾长势很好,也都成功褪壳,可是后期有次用药过猛了,又死了一大批。
小惠 那时候你是怎么说的?没经验,下次就好了。那今年呢,为什么现在捞的两个塘又都没有虾?
大愚 我,我,我······我也不知道,我正在研究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小惠 大愚,不要研究了,我看这虾你是养不好了。你就不能跟我回去嘛,我也不要求你赚多少钱,但我就是看不得你现在这样。
大愚 我怎么啦,我还不是一直在想办法。
小惠 你看你现在又黑又瘦,一米八的人,体重才一百二十多斤,自从养了这虾,你就操不完的心,干不完的活。(哭泣)大愚 小惠,你别哭。原来你是一直担心我的身体呀。
小惠 你要气死我呀!
大愚 小惠,你听我说,我从小在市里长大,小时候回乡下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爷爷的水塘上玩,看看那小鱼小虾小蟹。后来,上大学了,我更是为了学水产转学了,我从一个连鲢鱼草鱼青鱼都认不清的人,成了天天蹲在学校试验池的学生。你知道那时候我有多高兴吗?
小惠 我知道,那时候我还经常去试验池给你送饭,当初我也是欣赏你这份执着。
大愚 是呀,后来毕业了,我就开始寻思着水塘,选养殖品种。慢慢地我接触到澳洲淡水龙虾,我那时候整个人每天都是毛毛躁躁的,就怕错过了这么好的项目。
小惠 我知道,可是咱养了三年了,你心里真的不急吗?
大愚 我急,小惠,你都不知道,我都急的睡不着觉了。好多次半夜睡不着,我多想跟你说说。可是我不能啊,我知道因为我养虾的事情,你已经承受了很多的压力,付出了很多。
小惠 大愚,我一直以为你每天都只把心思放在养虾上,有家没家没两样,心里也开始埋怨起你了。老公,对不起啊,上午不该让你做选择的。不过,今年这虾又没成,怎么办哪?
莫言红高粱大愚 小惠,我已经叫老伯试试看捕捞第三塘,第四塘了,看看情况会不会好一下。我今年把四个塘在养殖方法上是做了区分的,都有详细的养殖记录,我就不相信从这些数据里不出问题和原因。
小惠 可是老公,就算这样,明年还继续养吗?
大愚 养,我相信明年只要养,肯定会成功了。
(由远及近处传来老伯的呼喊声:大愚,大愚······)大愚 怎么啦,这么着急
老伯 大愚,大愚,有虾了,有虾了
小惠 什么意思啊
老伯 第三塘、第四塘捕捞出好多些虾,满满的两塘虾送给的拼音
大愚 太好了,太好了,我们赶紧去看看。
三人行赶往第三塘、第四塘。
(完)
创新是成功的。
三、莫言小说结构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在一个新颖的结构下,还有深刻、丰富的内容。《酒国》的叙述了怎样的故事呢?
大侦查员丁钩儿的故事是相当精彩的。莫言用通俗的笔法叙述,文本充满激情,人物形象既模糊又鲜明;模糊之处在于莫言对人物并没有肖像描写,他经常用某个特点来指代一个人,如“平头”“老革命”等;而鲜明之处在于莫言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十分成功,丁钩儿风流而易受诱惑,女司机粗犷而善于伪装,金刚钻豪爽而世故。这也是莫言的成功之处。丁钩儿的故事的结尾是,“理想、正义、尊严、荣誉、爱情等等诸多神圣的东西,伴随着饱受苦难的特级侦查员,沉入了茅坑的最底层……”①这样的结局是消极的、悲观的,但意味深长的是,小说中的莫言终于按捺不住了坐上了火车去酒国市了,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为我的特技侦查员寻一个比掉进厕所里淹死更好一点的结局”。②这些都是莫言的把戏,莫言之所以这么做,是要获得更自由的叙述权限,在现实小说以外的现实生活中,作家的叙述会有所限制,而通过莫言进入文本后获得这样一种暧昧的身份,他就可以更加大胆的表达他的想法。上面那句话说明了什么呢?一方面,莫言设计的丁钩儿这一风流潇洒形象,就算是死,也谈不上作为人民检察官英勇就义;另一方面,在文本写作的过程中,丁钩儿又是具有独立思想、符合他的故事发展的行为方式的,某种程度上脱离作家的创作意图。然而,莫言到了酒国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莫言在酒国市住着一尺酒店“最好的房间”,动不动就“以酒代茶”喝最好的酒,而且还有意念中的情服务(莫言躺到床上,让小马按摩。他把精神集中
在一副冰凉的手铐上,才避免了犯错误。③)。这不就是丁钩儿的受到的待遇么?我们可以把丁钩儿与莫言作对比。
一开始,丁钩儿目的相当明确,在进入宴席之前他的话语都与酒国吃婴儿案件的调查相关,这里我们可以对比莫言到达酒国前的目标(为丁钩儿个更好的结局)。但是,在丁钩儿受到矿长热情的款待后,在酒的作用下,意识混沌了,意志也不坚定了,所以犯错就难免而且正常了,对比莫言在受到款待又被灌了一肚子酒之后的情形,还不是如出一辙。《酒国》的结尾意味深长:
垃圾桶设计“作家,怎么啦?”王副市长用温柔的目光盯着他问。
祠堂对联>zebra是什么意思他克制着冲动的心情,嗓子发着颤说:
“我好像在恋爱!”④
丁钩儿在莫言笔下已经死去了,现在轮到莫言本人,他却“恋爱”了。莫言已经身体力行给丁钩儿到了一个更好的结局。丁钩儿死得莫名其妙,莫言的“恋爱”却是那么水到渠成。到此,《酒国》所要表达东西昭然若揭了:大利诱惑之下,人无完人!
《酒国》的形式创新,带来的不仅是令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是他自己的写作的自由、恣意的大胆心态。《酒国》在华丽形式的外衣下,并没有缺少内容的丰富性,正如夏志清所言,一本小说之优劣,当然不能以主题的深浅来评价,最要紧的关键是这个主题是否得到适当的处理。①《酒国》这篇小说就很成功:要表达的东西都隐匿在了想象力极强的情景、对话、场面之中,每当我们觉得好像得到了小说的真谛的时候,情景一转,我们便又得紧跟着莫言的叙事再一次踏上追寻的旅程。
42